随肖甦教授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作者: 彭水县郁山镇大坝教学点李大开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09:31 被阅读0次

       很高兴,又到了周三晚青椒线上学习时间,虽为编外学员,能有此机会走进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专业课程的培训学习平台,我倍感欣慰同时又倍感珍惜,因为互+计划与友成基金会的合力,让我们天南海北的学员因一根网线而聚积在一起,学习教育界教育大伽的经验成果,为我们的教育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专业课程(二十)讲,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国际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全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肖甦教授讲授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肖教授从“他是谁”、“他的思想有何特色”、“他的名著名言有哪些”、“他为何离我们很近”四个方面引着我们一步一步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教学世界:

       经过肖教授一个多小时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解读,我收获颇丰。特别是“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这一句教育名言让我深受鼓舞,也就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内心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充满自信,助其健康成长。

      在此,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教育故事——《100分的魔力》:

      100分的魔力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一面遮风避雨的墙,是充满安全与幸福的港湾;在学生心中,老师是辽阔无比的天空,是缕缕温和的阳光……在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岁月里,我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树立一份自信与勇气,留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

       2014年春开学那天,我由于有点事耽搁了,上班比平时晚到了近二十分钟。当我走进办公室时,有一位老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来到我跟前向我报名,我一见这个小朋友并不是我的原班生。这位老人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向我诉说:“这是我的孙子,叫王某康,今年七岁,他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务工,原来在中心校就读二年级,由于学习习惯较差,以至于成绩也差,本学期他的班主任叫我们把孩子转回村小来留级。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好回来请求老师给予我孙子报名读一年级,拜托了。”我当时并没有及时给予报名,首先是留级难,其次是报名后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难处。

       但看着老人脸上的希冀,孩子眼中的渴望,我的心震动了。于是我联系了学籍管理处的领导,得知可以办理留级手续,又基于该学生是地地道道的本村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挽救这个孩子。

       “经后你得听老师的话,尽力学习,尽力完成各项作业!”对于我的要求,小家伙用力地点头,王xx的奶奶终于如释重负,办完入学手续后,并嘱咐了孩子好一会才带着王xx离开了学校。

      开学第一周,我就发现王xx同学的作业完成得很差,不是没有按时完成,就是字迹潦草;不是“偷工减料”,就是不改正上次错的地方。总之一句话,从来没有一次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把我叮嘱他要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认真修改错误的作业等等的一些话呢,却当做耳边风,面对刚转学留级的他,我一时却找不到合适教育的方法,咋办?

       接下来的日子,我特别关注王xx同学。以想找到对该学生的一个教育点切入,找到帮助他改变学习中的一些毛病、以促进他学习进步的方法。以才不会觉得心中的不平衡——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留级到一年级都无法帮助其学习进步的面子,以及总觉得对不住王xx奶奶那充满希冀的眼神。

        在第二周星期三的一个下课时,我偶然发现王xx同学在看同桌的作业,当他看到作业本上那个大大的红红的100分时,眼睛似乎发亮了。当时,我暗暗窃喜,似乎明白了什么。

        在放中午学时,我特地将王xx同学带到操场的绿化带旁边,一边散步一边对问他:“你喜欢100分吗?”“我喜欢!”王某康同学不由分说地回答。“你在中心校上学时得过100分吗?”“没有。”他低下了头。我内心一下子震动了,心中明白我终于找到了对该生教育的突破口。我又说:“你想得到100分吗?”“我可以得到100分吗?”他反问我。“当然可以,别人可以得到你也可以得到,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得到100分!”“真的吗?”“真的,只要你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可以跟你打包票!”接着,我俩还拉钩立约,然后他高高兴兴地跑开了。

       接下来几天,王xx同学变了,上课是听讲认真了,作业也完成得认真了。我清楚地记得我在他的作业本上打上第一个100分时,王某康同学高兴得又蹦又跳,大声地对其他同学说:“我得100分啦,我得100分啦!”这时,我觉得自己终于为王xx同学做了一件实事——100分为他增添了学习的信心。我知道该孩子好久好久没有得到鼓励了,我要用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100分来树立他的信心和勇气。

       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万州区教研室付开国主任在讲座上所说的——用不值钱的分数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内涵。他说,八十分不行,就打九十分,九十分不行,就打一百分,一百分不行,还可以打一百一十分、一百二十分……总之一句话,用不值钱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赚钱的买卖。

       从那以后,我终于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个方法——100分促进法。于是我与我班同学约法三章——作业完成得既正确字迹又工整的打100分;错的呢,只要改正后也会得大红勾,得大大的红红的100分。没想到我的提议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掌声。

       于是,我改变了原有批阅作业的方式——正确的打钩,错误的划叉。在批阅作业时,正确的画上一把大大的红勾,错的呢?则先用红笔打上小红点,然后再在学生改正后打上一把大大的红勾,并打上一个大大的红红的100分。

        经过半学期的试验,王xx同学的作业风格与开学之初相比,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天壤之别。而其他同学呢?同样作业也进步了不少——首先是作业按时完成达到了百分之百;其次是完成作业的字迹工整了许多;再次就是错题纠正率也达到了百分之百;最主要的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学生和我的距离近了,爱和我探讨学习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近了,在课间总爱在一起探讨问题了。总之一句话,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达到了空前的浓烈,班级的成绩也上升了一个等次。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我觉得有种东西咽在我的喉咙里,让我说不出话来,我想,那种东西叫“感动”……我要感谢王xx同学,感谢他让我找到了又一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100分促进法;我要感谢那大大的红红的100分的魔力,感谢他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哲学家詹姆士曾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我虽然是山村小学的一名微不足道的老师,但我要用我的真情和关爱去触动每一位儿童的心灵,去肯定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和勇气,以让每一枝娇美的花朵在阳光中灿烂地盛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肖甦教授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v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