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图式演化(三大改变之一)【心理学通识】

图式演化(三大改变之一)【心理学通识】

作者: 哦一只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9-19 11:25 被阅读0次

what

图式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原型。也是特定阶段人的能力上限,可以在界限内探索和丰富现有图式,是自然规律。

lx: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鹊刀门传奇》唐伯虎的画,虽然画的是曹公公。

从短期看,图式是稳定的,从长期看,图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变化。

lx:

图式就像是操作系统,“键盘手机”就是打电话发信息,玩游戏填表不可能;“流畅的安卓苹果系统”可还能看视频填表,但做不了ppt,“平板”“电脑”就可以实现更多功能。有些软件在这个系统确实不能运转。

孩子也是会逐步升级,如果还在“键盘手机”阶段,要求它能填表,是非常违背规律的。

孩子的图式发展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主客体分不清,看不见就是不存在,能动性为0。

分界:“客体永存”,无论看不看得见,那个东西都不会消失。

(2)前运算阶段:对“东西”命名,明确用途,什么能吃什么能玩。

分界:“守恒”,“逻辑”,才能运算加减

(5~7岁,差不多上小学了,转变完成)

(3)具体运算阶段:简单推理,计算,只能加工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理解不了未知数x的概念。

分界:可以理解抽象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0~12岁)

把抽象概念作为理解的客体。

图式演化的规律

不是知道的越来越多,也不是越来越准确,而是越来越能把“更高级、更抽象”的东西作为认知对象

例如:

“我不开心不舒服”

“我被唤起了烦躁的情绪”(把“情绪”从我这个主体独立出来,成为客体去理解)【感觉运动到前运算阶段,主客体分离与客体永存】

“当我…时,就容易被唤起烦躁的情绪”(认知情绪背后的“规律”)【具体到形式运算,抽象】

教育启示

没到这个阶段,就解决不了这个阶段的问题

lx:对自我中心阶段的孩子,很难讲“换位”,但可以用游戏、故事让他们理解,换位对我有好处。或者给一句口号或者“如果,就”。如果我能提问他人,就会更受欢迎?

天才儿童迷思

一是确实天赋异禀,但是毕竟在少数

二是在用初级图式勉强解决高级问题,理解似是而非。

sto:

小狗算数,不一定是真的理解,只是习得了一套“答对就获得奖励”的流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式演化(三大改变之一)【心理学通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mn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