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戈登·诺伊费尔德 加博尔·马泰
265个笔记
◆ 总序 一本好书,一个灯塔
>> 不管你形成了什么样的关于人性的认识体系,都不要固着在那里。
>> 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真理之灯”在手,自信满满地前行时,很可能,我们的眼睛是瞎的,你走的路,也是错的。
>>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 每个人都在保护自己的主体感,并试着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主体感。只有当确保这个基础时,一个人才愿意敞开自己,否则,一个人就会关闭自己。
人性的迷宫,人生的迷途,都和以上这一条规律有关,而一本好书,一本好的心理学书籍,会在各种程度上持有以上这条规律,视其为基本原则。
>> 帮助你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教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的真我,本质上就是最好的。
◆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 我发明过一个小练习,方法非常简单:安静,闭上眼睛,花5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他,便是你内在的婴儿。
>> 许多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们都讲到一点: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 精神分析有这样一句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回应,让关系得以变得柔和并融洽;而关系则是回应的前提。
>> 父母们得知道,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才是根本。相比起来,培养孩子的技能,没有那么重要。特别是,不能在培养孩子技能时,和孩子构建一个非常糟糕的关系,那绝对是舍本逐末。
一个稳定而高质量的依恋关系,对一个人是极大的祝福。如果生命由此开始,那会是非常幸福的。
>> 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是安静而孤独的。他们不向别人发出声音,不求别人回应,也很难回应别人。
>> 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别人确实重要,不过,比这一点更关键的,是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关于互动的人格特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它可以改变。
>> 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们什么也不懂”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问题。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力。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抚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
>> 人类发展心理学家把教养的根基称为“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
>> 在孩子真正成熟独立前,只要他们需要,父母就有义务维系心理脐带。
◆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 当孩子感觉父母无法主导自己时,而自己对依恋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就会自动依赖其他关系,不再相信父母。他们不再把父母、老师或其他成年人视为导师或榜样,而是转向了并不具备教养能力的群体——同伴。他们不再向成年人“取经”,却从不成熟的同龄人那里接受“教育”,而自己都不成熟的人,必然无法“教育”出成熟的孩子。一旦孩子与同伴在彼此的“教育”中长大,会更不愿听从父母的教养,变成管不住、教不会、长不大的孩子。
>> 导向,是一种帮助人们明确方向、熟悉环境的动力,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和需求。与导向相反的是失去方向,会带来困惑迷茫的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下,人的情感和目标混乱交错,如同乱麻。
>> 在关系中,被看见是人类很深的一个心理需求,很多人只有在被看见的时候,才感受到存在感。
>> 孩子是不能同时向成年人和其他孩子寻求定向的,因为他们的大脑接受不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指示,所以,他们会自动在父母和同伴中进行选择,决定接受哪一方的价值观、引导和文化。身为父母,只有和孩子构建了原生依恋关系,才能承担起引导孩子定向的责任。
◆ 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就不会再产生了
>> 英国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则表示:“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也就不会再产生了。”什么是有利的关系?有利的关系必须具备: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养育的欲望,有为对方拼尽全力的能力,有为对方的成长牺牲一切的意愿。以上这些,都是同伴关系做不到的,亲子关系却可以实现。
◆ 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
>> 放手与独立,并不是矛盾的。孩子当然需要独立,但独立需要有两个前提:要在父母的教养任务完成之后;而且,独立的目标是让孩子做自己。
>> 现在的孩子,看上去都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如果我们真以为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心知肚明,无疑是件危险的事。孩子内心的很多需求,其实恐怕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往往需要睿智的成年人主动发现,主动满足。
>> 对孩子的教养,父母必须充当主导,必须负责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
◆ 第2章 依恋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你要处理的不是一个行为问题,而是一段关系问题。
·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即使是家庭,一旦缺少依恋关系,也不能称之为家。
◆ 依恋:关系中的地心引力
>> 人与人的依恋,是指一个人在身体、行为、情感和心理方面,想与某个特定的人保持长久的亲近和联系。
◆ 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
>> 依恋的首要作用,就是让孩子从依恋对象的身上找到类似航标的标志。
>> 当人类找不到任何事物或者人来为自己定向时,即使是那些由自我引导能力的成年人,也会感到茫然无措。
>> 与父母关系疏离并不是真的不让孩子迷茫,而只是让孩子感知不到自己的迷茫,这更加危险。
◆ 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
>> 依恋对孩子的心理成熟,能起到核心影响作用。所以,孩子最依恋谁,谁对他的影响也最大。
>> 当孩子的精力都放在导向的选择上,他的人格和行为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 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个性,也要去融入同伴群体、让自己合群,只是源自他们内心的冲突,跟他们是否健康成熟、是不是青春期没有任何关系。
◆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 依恋本质上具有两极性。
>> 从亲近到疏远,从喜欢到讨厌,从关切到蔑视,从深爱到憎恨,这些强烈又对立的情感,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孩子对同伴有多亲近,就会对父母有多疏远,依恋中不存在中立的东西。
>> 孩子疏远父母,并不代表他们有性格缺陷或不懂礼貌,也不是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依恋本能失灵了,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看见疏远的内在原因,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 成年人眼中孩子的“个性”,其实是孩子的一种伪装,伪装背后,是他们求同的强烈内驱力。而倘若此时我们能看见这种求同的真实原因,就等于向孩子靠近了一步。
◆ 第3章 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从原生依恋派生出的关系,很少会反过来和原生关系发生冲突。相反,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这些派生关系,更加重视与父母的关系。
·在依恋空缺时就近选择一个人做航标,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而太多父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替代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在某些时刻被暂时替代,久而久之就会被永久替代。
·大多数情况下,关系之间并不是因为有了联结而自然派生,而是因为空缺而被强行替代。
◆ 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派生关系
>> 一般来讲,对一个人产生依恋,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原生关系的自然衍生,也就是说,新关系是原生关系派生出来的产物。
>> 造物者的设计非常巧妙。从原生依恋派生出的关系,很少会反过来和原生关系发生冲突。
>> 这些派生关系,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这个保护圈不仅不会破坏基地,还为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搭建起了有力的屏障。
◆ 情感出“外遇”,关系被替代
>> 依恋产生的第二种方式,则是用另一种关系来替代原生关系。
◆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形式
>> 和父母亲近的孩子,在依赖的同时,也能忍受跟父母分离,而且分离不会影响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
>> 与父母导向的孩子相比,同伴导向的孩子很容易选择另一种依恋模式:一种自己不易受伤的依恋模式。他们跟谁都能玩,但跟谁又都不是真正的亲近,用隐藏脆弱来保护自己。这些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付出感情时受到过伤害,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爱来弥补这种伤害时,就会退到相对安全的地带。有的人从来不愿敞开心扉,不愿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之前被人拒绝过,或者抛弃过。
>> 世界上最亲密的感情就是相知,这是一种经过了解之后依然喜欢、接纳、张开双臂拥抱彼此的感觉。
>> 而同伴导向的孩子是很难成熟的,“故意逃避脆弱”是他们情感联结的本能。他们生活的世界中,依恋是极为有限并肤浅的,他们认为的最安全方式,就是追求和别人的共性。这也是同伴导向的孩子为了保持与同伴的接触,所经常选择的一种方式。
◆ 第4章 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父母真正缺乏的,是教养的“动力”,这种动力不是爱、教养知识、专注力或者教养技能,而是教养的权利。
·父母行使教养权利不在于孩子自身的需求,而在于孩子是否渴望父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养发挥作用,需要三个要素:有需求的依赖者、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和孩子对成年人的正常依恋。
◆ 天生教养权威的丧失
>> 教养的权利,指的并不是武力或者强迫,而是指“天生的教养权威”。这种天生的权威,来自父母和孩子恰到好处的同盟关系。教养的权利,是各种关系正常运转情况下自发产生的,不用费心争取,也不用人为推动。
◆ 关系赋予教养权利
>> 能赋予父母教养权威的不是教养技巧,而是亲子间的依恋关系。
>> 支持和认可就是一种被看见,会让孩子有归属感和满足感。
>> 心理上不依赖父母的孩子,父母是无法给予他们任何情感上的支持的。
◆ 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一旦孩子心中没有了排序意识,就不会认为父母比其他人重要,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
·父母导向中的孩子,会开启对父母的依恋模式,自愿接受对方的照顾和引导。
·当失去了孩子的依恋做支撑,我们只能靠为人父母的承诺与责任感对待孩子。
◆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 依恋起到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对成年人和孩子进行排序。
>> 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写过经典三部曲,专门研究亲子关系对性格发展的影响,在第一部《依恋》中,他写道:“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如果长期颠倒,基本上可以断定父母心理出现了异常,这种异常回过头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病态。”角色的颠倒,会扭曲孩子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成为孩子未来各种压力的最大来源。
◆ 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
>> 教养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当回事”。一切都源于依恋。
>> 当我们排斥孩子时,我们自身的成熟和责任感确实可以帮我们克服这种反应,但因为依恋关系的淡化,我们会很容易被激怒。
◆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 教养的基础,是孩子愿意关注我们,愿意听我们说话。
◆ 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
>> 依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亲近我们。
>> 独处是激发她创造性与迈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 依恋父母的孩子,通常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并以有这样的父母为荣。
>> 孩子只会把自己深深依恋的人当作模范。
◆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 教养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孩子提供方向和指导。
>>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养方式有多高明,而在于孩子在自己的依恋程序中,设定的榜样是谁。如果孩子想要寻求指导的人并不是父母,那么父母即使再有智慧,再擅长循循诱导,也没有用。
>> 教养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孩子是以成年人为导向的,孩子是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寻求指导的。因此,所有教养研究的重点,都是父母如何为孩子提出方向。而这样的结果是,当孩子不听从教导的时候,大家很可能认为是父母的管教方式出了问题,或者是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强。这些原因在某些情况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情况则是因为更深层次的问题:孩子不依恋父母,当然不会听从父母的引导。身为父母,我们必须看见更深层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养问题。
>> 谁充当孩子的航标,谁就自然能为孩子指明方向,这是孩子的本能在发挥定向作用。孩子会自动地从依恋对象的身上寻求指导,如果孩子的依恋脑是以父母为导向的,那么孩子就会从父母的表情、反应、价值观、语言和肢体动作中捕捉到各种线索。孩子会认真研究父母的各种行为,从父母身上找到处理事情的依据。依恋能让指导变得容易,有时甚至容易得出人意料。
>>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他们指导,这样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如果父母不按照以上原则指导孩子,最终也会失去教养权威。
◆ 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 对父母来说,依恋起到的最大作用是:孩子愿意为了父母而努力。
>> 依恋会从很多方面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激发的原因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依恋意识”可谓是孩子天生的警钟,会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做让父母厌恶的事。具备这种依恋意识的孩子,会很自觉地不去碰触父母的底线。
>> 依恋意识的核心是分离焦虑。
>> 依恋意识的最基本作用,是让孩子和依恋对象保持联系。依恋对象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带动孩子的依恋意识重新调整。只有孩子已经成长到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时,他的依恋意识才会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主,才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依恋关系中都能处理得当。
◆ 第6章 逆反心理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很多父母总是觉得别人家孩子听话,自己家孩子逆反,以为这是孩子的天生性情,其实并非如此。逆反,很多时候源于不被看见,所以孩子会跟父母对着干。
·大多数和父母关系亲近的孩子,依然会反复出现逆反心理,但每次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并且逆反的原因也比较固定。
·同伴导向下的对抗,和帮助孩子独立的自然逆反心理,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父母对孩子逆反心理最好的回应,就是:培养更牢固的关系,而不是依赖施压手段。
>> 日益疏离的亲子关系不仅颠覆了依恋的作用,还扭曲了孩子的另一种本能,奥地利心理学家奥托·兰克把这种本能称为“反意志”,即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
>> 什么是逆反心理?它是人在受到强迫时产生出的本能,是一种自发的反抗心理。一个人觉得自己受到控制或者压制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 人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即使成年人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尤其是孩子。
>> 不管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的潜在动力都很明确——本能地反抗所有控制。
◆ 亲子关系减弱,逆反心理增强
>> 逆反心理能得到缓解吗?
能,但必须满足一定前提。如果原生的依恋关系没有被取代,那么孩子逆反心理是可以缓解的。
>> 反抗和自己不亲近的人,这是人的本能。
◆ 逆反心理的双重作用
>> 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双重作用。首先,逆反心理是一道屏障,它能帮助孩子抵制依恋对象以外的人,保护孩子不受陌生人的误导和控制。同时,逆反心理也能促进孩子的自我意志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 这种有意识逆反和真正独立之间的转变,必须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要能从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
>> 他在本能地拒绝任何新鲜事物,以便腾出空间来形成自己的想法。虽然最终形成的想法是一样的——天空是蓝色的,但这个过程,却锻炼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独创性。
>> 逆反心理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主、新鲜、独立、充满活力的人,成了一个即使脱离了依恋关系,也能独立生活的人。
>> 一个真正成熟、拥有自我意志的人,在面对不同想法时,不再是条件反射地大声反对,而是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如果别人的想法有道理,他会去思考;如果别人的想法没有道理,他会坚持自己的看法。
◆ 虚假的独立
>> 正常的逆反,最终目的是真正的独立。人不会为了屈服一个人的意志,而从另一个人那里寻求自由。同伴导向下的反抗,孩子追求的自由不是为了做自己,而是为了迎合同伴。
◆ 助力还是压力
>> 教养权威越是微弱,我们就越依赖助力。
>> 无论是采用奖赏这类的“正面”压力,还是采用惩罚这类的“负面”压力,都不可避免地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所有利用孩子的喜好、厌恶和不安全感而让孩子屈服的手段,都是在给孩子施压。只有缺乏内力(依恋的力量)的父母,才会不断地求助外力。但在我看来,父母即使动用了这些手段,也应该是最后的选择,而不应该是第一反应,更不应该成为惯用伎俩。不幸的是,在面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时,父母们内心因为绝望只能去求助外力。
>> 不管是奖赏还是惩罚,本质都是一种控制。控制只能让孩子暂时听话,而无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 抚育者一旦希望通过心理施压或者控制来实现浅层的目标,逆反心理都将破坏目标的达成。
>> 所有的亲子冲突,都源于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都源于内心不被回应。因此,父母对孩子逆反心理最好的回应,就是:培养更牢固的关系,而不是依赖施压手段。
◆ 第7章 逃避感受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比起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情感创伤。
·依恋是孩子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最强大的动力,然而也是最容易让他们受伤的原因。
·作为父母,即使明知关系都具有不确定性,依然应该努力为孩子提供同伴无法提供的东西:一种无须通过取悦的、让自己舒服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同等回应的关系。
>> 脆弱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vulnerate,意为受伤。人类是最脆弱的生物,这种脆弱不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灵层面。人类的正常心智,本身就具备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人会伪装自己,避免让自己产生脆弱感。比如遇到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会用幻想来暂时麻痹自己,减轻痛苦感。等到重新体会到安全感之后,人就会脱掉盔甲,展现出更加柔弱和真实的一面。这都属于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 感知不到脆弱,也是一种心理创伤
>>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会选择逃避脆弱,产生防御性的冷酷和无所谓的态度。
◆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失去了天生的抗压保护
>>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之所以更容易受伤,第一个原因是:他们失去了天生的力量源泉和自信心,没有了抵御伤害和疼痛的情感屏障。
>> 除了重大创伤之外,孩子日常的生活也会出现各种伤害:被忽略、被排挤、达不到别人的期望、没人支持、没人喜欢、被羞辱或者被嘲笑。
>> 对父母的依恋,一方面会让孩子在亲子关系容易受伤,另一方面,则会保护孩子在其他关系中更有韧性,这种依恋会展示出内外两个方面的作用:关系内脆弱,关系外坚强。依恋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会伤害你的人”和“不会伤害你的人”两类,它既是一道屏障,又是一把利剑,而这也体现了人类生存的两大主题——依恋和脆弱性——是齐头并进、息息相关的。
>> 作为父母,首要任务是保护孩子不受身体上的伤害,而更重要的,则是看见其内心,从而有力地保护孩子。
◆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伤害
>> 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容易受伤,而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龄人伤害。
>> 拒绝的形式包括孤立、排斥、侮辱、奚落等,而无论是哪种拒绝,都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的旋涡。
>> 让孩子变得脆弱的,是依赖情感出了问题,而不是同伴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言行。
>> 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培养他对成年人的依恋,即使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
>> 保护孩子的最重要因素,是“他们的生命中有一个有魅力的成年人,一个他们认同并能给予他们力量的人”。西格尔还说:“亲子之间如果没有一条坚不可摧的关怀纽带,那么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无法表达脆弱
>>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易受伤的第三个原因是,每当孩子表现出任何脆弱,都会受到那些已“百毒不侵”的同伴的攻击。
>> 我的部分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区分什么是伪装的坚强,什么是内在的脆弱防御机制,前者是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后者则会阻碍他们感知自己的情感。
>> 卡尔·荣格说过,我们在自己身上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往往最容易拿来攻击别人。
>> 在习惯掩饰脆弱的人的面前,诉说自己遭受的伤痛或者表现出在乎某件事,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和情感麻木的同伴在一起,任何敞开心扉的表达,都很可能被他们攻击。
◆ 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 与同伴关系亲密的孩子容易受伤的第四个原因,也是更根本的原因,就是: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即使孩子们不互相伤害,同伴导向所隐藏的脆弱性,也会让孩子难以应对,而这种脆弱性来自同伴关系的不稳定本质。
>> 这种冷淡有一种反抗的意图,在表达着这么一种意思:你不在的时候,我太痛苦了,这种感觉我不想再经历第二次,我要用冷漠把自己包裹起来,对爱无动于衷,对痛也是如此。我再也不想受到这样的伤害了。
>> 孩子越依恋父母,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的抗压能力就会越强。
>> 一些父母或许依然对此存在疑问:为什么要让孩子直面自己的痛苦呢?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变得冷淡,又有什么错呢?
我们需要知道,情感不是奢侈品,不光让人享受愉悦,它更是一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生存的意义至关重要。情感可以指导我们,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为我们提供获取成功所需的必要信息。情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有益的,什么会威胁我们的安全,什么可以呵护我们的成长。想象一下,如果看不到、听不到、尝不到或者感觉不到冷热和疼痛,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而封闭情感,就意味着失去重要的感觉器官,同时也失去了人格的必要组成部分。情感会促使我们探索世界,激励我们发现新事物,让我们变得成熟。有情感,生活才会变得有价值、有热情、有趣味。而与父母关系疏离导致的无情,则会使孩子被桎梏和恐惧包围。当孩子变得无情冷漠后,他们会对生活失去希望,对自己没有期待,觉得世界不欢迎他们展现自我。
◆ 第8章 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只有学龄前儿童,才有资格享受“学龄前综合征”。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都是无法变得成熟的。
·父母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帮助孩子真正的成熟,而不只是让他们看起来是个成年人。
>> 年龄大点的孩子或者成年人,如果还不能让各项心理功能互相协调,只能说明他没有达到自己年龄应有的成熟。遗憾的是,很多父母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是认为孩子不成熟是很正常的。
当身体和生理机能到了成年阶段时,并非所有人的心理和情感都会随之成熟。罗伯特·布莱在《手足社会》一书中提到,成年人不成熟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极其普遍:“人们都懒得长大,就像在一个都是半成年人的池塘里游泳的鱼。”
◆ 外表成熟得像大人,内心幼稚得像小童
>> 人越成熟,大脑整合信息的能力也会越强,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看法、观念、感受和冲动,并且不会出现思维混乱或者行为迟缓的现象。我把这种能力称为“综合能力”。大脑发展到这种程度时,对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人会变得更加文明开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幼稚的特性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平衡稳定的性格。大脑的这种综合能力,是无法通过教授而获得的,必须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培养。
◆ 成熟:分裂与凝聚的协奏曲
>> 20世纪50年代,发展理论领域有了一个最重要的突破,科学家发现,无论何时何地,成熟过程都有一个统一的、可以预见的顺序:第一个阶段,是分裂或者分化;第二个阶段中,各个分裂的要素重新凝聚。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生物学领域还是心理学领域,也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人类这样的复杂生物,都严格遵循着这一规律。
>> 成熟首先要从分裂开始。先把所有事物都分离开,直到它们变成各自不同的独立个体,然后,相同的元素会随着发展进展,逐渐凝聚在一起。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过程。
>> 心理成熟也遵循这样的模式,它包含了各个意识要素的分化——想法、感受、冲动、价值观、喜好、意图和渴望。这些要素要先进行分化,才能被凝聚或调和。
>> 要想让孩子成熟,就要先把孩子和同伴分开,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越独立,也就越能和他人愉快相处,而且不会丧失自我。
>> 内心体验分离,就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开端。
>> 他们没有经历过“另一种情况”,无法在困境中看到事情好的那一面;他们也没有反思能力,只能被当下的体验困住;他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就会立刻表现出来;因为无法让沮丧和关心共存,所以他们没有耐心;因为无法让愤怒和爱共存,所以他们不会原谅别人;因为无法让沮丧和恐惧共存,所以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总而言之,他们还不成熟。
>> 成熟是个自有规律的过程,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经历这个过程。成熟就像电脑系统一样,虽然提前安装好了,但是不一定会被激活。
◆ 人格上要独立,情感上要先依赖
>> 个体的独立,是个属于成熟的任务,并且也只有成熟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可以呵护孩子的成熟过程,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为他们扫清障碍,但我们却不能强行让孩子长大,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 父母想要助力孩子的成熟,关键是要满足他们的依恋需求。要让孩子变得独立,必须先让他们学会依赖;要让孩子有个性,必须先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和共存感;要让孩子适应离别,必须要先承担起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责任。
>> 因此,成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真正的独立和分离,恰好始于依赖和依恋。
>> 人类会一直有着与他人产生联系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会消失,也不应该消失,但是真正独立成熟的人,却可以不受这些需求的控制。
>> 心理上的依恋饥饿和生理上的饥饿非常像。正常孩子对依恋的需求,就像对食物的需求一样,是不会消失的。作为父母,如果要把孩子从对食物的过分渴求中解放出来,不仅要负责把孩子喂饱,还要给他们一种食物充足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对后续的供给没有信心,无论他们眼前有多少食物,都会把获得食物看作当下最重要的事。对于孩子的依恋饥饿,道理也是如此。除非孩子知道自己在对父母的依恋上没有后顾之忧,否则他们是无法正常生活、成熟发展的。
>> 在《个人形成论》一书中,心理治疗师卡尔·罗杰斯描述了一种温暖、关爱的态度,他称之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如此命名是因为“这种态度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罗杰斯在书中写道:“它是一种关爱,没有占有欲,不要求个人满足。它是一种氛围,只表明我关心你,而不是因为你先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了,我才去关心你。”
>> 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情感健康成长的必要养分。父母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确信自己是被父母认可并深爱的,内心的欲求始终是被父母看见的,孩子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或者做出任何改变,就能得到父母的爱与理解。事实上,孩子也做不了什么事情,因为父母的爱不是可以赢得或者失去的物品。父母必须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它就在那里,和孩子的表现是“好”还是“坏”无关。孩子可以发脾气、任性、抱怨、不听话或者举止粗鲁,但父母却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直被爱着的。父母必须掌握一种方法,既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不好的行为,又让孩子依然能感觉到爱,要让孩子敢于在家长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安和最讨人厌的性格,同时又不会失去父母无条件的爱。
>> 要实现这个目标,孩子需要先能体会到足够的安全感和无条件的爱。孩子一旦有了这些方面的满足,他们的大脑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非常感谢你,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执行任务了,可以让主人变成独立的个体了。我不需要一直寻找燃料,因为我知道我的油箱是满的,现在就可以重新上路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 很多孩子之所以无法成熟起来,是因为他们的依恋饥饿迟迟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无法投入自我的实现中。尤其是当其他依恋关系取代亲子依恋后,孩子会一直处于“依恋饥饿”中,更加难以成熟。
◆ 孩子看不到父母,父母看不到孩子
>> 因为同伴是不成熟的人,所以,同伴关系从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会不停地追求支持、爱和重视,不断地追求亲密关系,如此一来,孩子就会一直处于焦虑中。同伴导向越严重的孩子,心中的焦虑不安不仅程度会越强烈,持续的时间也会越长。不管孩子和同伴的接触和联系有多密切,心中也永远不会把这种亲近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于是,希望被同伴喜欢的孩子,总会时刻关注同伴的细微变化,同伴每个带有厌恶的词汇、眼神或者手势,都会让孩子感到恐慌。带着恐慌和同伴在一起,孩子永远也无法实现独立。从本质上说,同伴关系是有附加条件的,种种条件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成熟。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孩子才能从同伴关系中获得满足和喜悦,却不会因为同伴关系而阻碍自己的成熟之旅,那就是孩子先具备了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父母内心的认同、看见和陪伴,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从同伴关系中也能得到有益的收获。这样的孩子不会依赖同伴,更不会为同伴关系的不稳定而感到不安。
>> 孩子要想感知忙碌,就必须先体验空虚;要想帮助别人,就必须先体验需要帮助的感觉;要想感知完整,就必须先体验残缺;要想感受团聚的快乐,就必须先体验失去的痛苦;要想感受到安慰,就必须先体验受伤的感觉。
>> 满足,是一种让人舒适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的先决条件,是人要具备感知脆弱的能力。当孩子失去感知脆弱的能力,也会同时失去感知呵护和满足的能力。
>> 孩子的依恋需求如果真的得到了满足,他们反而会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和别人腻在一起。
>> 要想获得满足感,孩子必须要接受这种无能为力,这样才能实现从依恋到独立的转移,从沮丧不甘,变为平静地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
>> 无力感导致的泪水,会伴随着一种能量的转移。人们会在哭泣中调适心情,从试图改变事物的执拗,变成一种积极的悲伤,一种理性的退让。
>> 个性才是集体的真正根基。
>> 改变对方的个性,阻止对方表达真实的自我,压制任何反驳的观点或者价值观,这一切在同伴间好像都是很自然的行为。
>> 我们要给孩子同伴所不能给的:接受、看见、回应孩子的不成熟,让孩子在爱和认同中自由地做自己。只有看见,孩子才能真正变得成熟和独立。这是成年人才能做到的,而且是必须做到的。
◆ 第9章 沮丧感与攻击性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虽然孩子的攻击性并不全是因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但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攻击性。
·正因为我们意识不到依恋的存在,所以我们也难以意识到沮丧和不正常的依恋关系之间,存在着的联系。
·当孩子和父母缺乏一种足够稳固的依恋关系,一旦孩子的依恋脑锁定了同伴,父母的任何干预,都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沮丧。
>> 攻击性强的孩子,爱挑衅、说话冲、不顾及别人,总像一个角斗士。虽然孩子的攻击性并不全是因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但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攻击性。
>> 他们的攻击性表现,不只是指打架和辱骂,还包括大量有攻击意味的手势、言语和行为。比如敌对、逆反和蔑视的情绪,粗鲁的手势、翻白眼等肢体语言,也可能是说话的语调、嘲讽的表情、眼中的怒气、讽刺的用词或者冷淡的回应,等等。
◆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产生攻击性
>> 是什么让一个人想去攻击别人?答案就是:沮丧带来的挫败感。挫败感是攻击的助燃剂。
>> 正常情况下,沮丧并不一定会引发攻击性。处理沮丧情绪的正确方式,是去尝试改变事情。如果改变不了,我们就要去接受事情的本来面目,然后让自己适应这种不能改变的情形。如果我们做不到适应,也可以让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温和一些,控制自己的攻击冲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控力,虽然在极度沮丧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不会出现攻击冲动,然而,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在处理情绪的时候,总会受到阻碍。这些阻碍,会导致沮丧的情感不断被压抑,而最终以攻击的形式突然爆发出来。
◆ 亲子关系缺失,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
>> 只有无力感,才能让人放弃行不通的事情,同时消解心中的挫败感。
>> 而在教养中,我们也要允许自己去感知这种无力感,这样就不会执迷于那些明知道无论重复多少遍,却都行不通的教养方式了。
适应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过程,并且是无意识的,不由大脑皮层的意识区域控制,而是由情感器官控制。
>> 当人感知不到无力感时,既无法放手,也无法接受现有的局限。当人不具备适应的能力,失败时就很难重振旗鼓,迷失时无法脱身,受伤后也就没有能力恢复原来的样子。
>> 正常情况下,抑制攻击冲动的,是不能伤害人的心理、是向往美好的意愿、是害怕被报复的恐惧,或是出于对后果的担心。一旦攻击的冲动变得强烈,这股抑制冲动的感受,也会在相反的位置出现。这两种互为矛盾的动力,在孩子心中激起文明的觉醒,让孩子可以成功地控制自我。所以,如果没有了这种矛盾的心理,心中的攻击冲动就会轻而易举占据主导,也就没有什么能拦得住孩子去进行攻击了。
◆ 第10章 欺凌问题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欺凌实质上是依恋缺失的恶果。
·孩子离开父母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欺凌的行为。
·依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保证自然的等级关系。
>> 当父代和子代的自然等级遭到破坏后,欺凌就出现了。这个道理换到人类世界中,就是当孩子与成年人缺乏依恋关系的时候,亲子之间的自然等级就会混乱,欺凌随之产生。
>> 依赖同伴的孩子,因为没有了父母的引导,他们会出现退化,一直退化到靠本能和冲动做事。
◆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面临欺凌问题
>> 主导地位,是不会激发出欺凌者的照顾意识的,因为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内心变得十分冷酷,不会有关心或负责的感情。欺凌者会严格地封闭自我,远离任何可能让自己打开心扉的事情。因此,欺凌者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对欺凌者而言,无情是一种优势,他们不会流泪,无所畏惧。而关心则意味着,要对某人或者某事付出情感。责任心意味着,要打开心扉去感受自己的无能或内疚。于是,“我不在乎”和“不是我的错”成了欺凌者一贯奉行的准则。原本,在产生主导本能的同时,是应该同时产生出责任心的,但如果内心冷酷,封闭了情感,不仅不会出现责任心,还会把这种主导本能毁灭性地转换成欺凌。
◆ 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欺凌者
>> 说来让人意外,但事实上,和依赖者相比,主导者其实更加脆弱。越是情感封闭的孩子,就越想支配别人。有时候,这种支配的动力,可能是来自扮演依赖者时所经历的痛苦。父母可能觉得奇怪,但这却是事实。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看到孩子内心的痛苦。
◆ 欺凌,让孩子更不被看见
>> 欺凌者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依恋过程,我把它称为“无辜型依恋”。一个情感健康的人,在想要亲近一个人的时候,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不会隐藏自己脆弱的一面。但对欺凌者来说,公开亲近别人真的太冒险了。尤其对有同伴导向倾向的欺凌者来说,说“我喜欢你”“你对我很重要”“你不在的时候我很想你”或者“我想让你做我的朋友”之类的话,简直太可怕了。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情感的空缺,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空缺。
>> 这种方式下,欺凌者可以永远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他不会把自己暴露在某段关系中,不会直接和喜欢的同伴接触,而是会先拒绝和别人接触,并大张旗鼓地忽视、回避他们,尤其是自己真正想接触的人在场的时候。欺凌者也不会模仿自己喜欢的同伴,只是会嘲笑和模仿其他人。欺凌者太冷漠了,无法对重要的人打开心扉,所以他们也不让那些不重要的人知道自己的秘密,为此,他们甚至会编造出一些假秘密。
>> 欺凌者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爱有危险,但恨没有;喜欢有风险,但轻蔑没有;效仿那个人可能会伤害到自己,但嘲笑其他人却不会。欺凌者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会本能地选择自己受伤最少的路线。
◆ 坚硬外壳下的脆弱生物
>> 欺凌是人类情感脑区中两种最重要的心理动力——依恋和防御心互相作用的结果。
>> 欺凌者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能依赖一个成年人,而且这个成年人也愿意满足他的情感需求。他们强硬的外表下,实际上是一个饱受创伤、极其孤独的孩子,一旦遇到真正关心自己的成年人,他们强硬的外壳就会瞬间软化。
>> 欺凌者,本质上是包裹在冷漠的坚硬外壳下的敏感生物,极不成熟、依赖性强,却还想占据主导地位。同伴导向不仅会引发欺凌,还会加剧欺凌的程度。欺凌者的所有特性,都源于两种强大动力的结合,这两种动力分别是强烈、扭曲、错位的依恋和逃离脆弱的迫切渴望。这种结合出来的产物,就是欺凌者——一个强硬、卑鄙、要求极高的孩子,不断为自己挑选可以找碴的对象,并嘲弄、取笑和恐吓别人。另外,欺凌者对别人的轻视是非常敏感的,也很容易被激怒,他无所畏惧,没有感情,以欺负弱小为乐。
>> 真正能改变欺凌者的唯一方式,是扭转欺凌背后的动力,即让孩子重新融入一段健康的依恋等级关系,让他们放下戒备心理,满足他的依恋饥饿。
◆ 第11章 扭曲的性意识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青春期的性,经常表达的是一种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
·当孩子迫切需要满足原始依恋时,会把性当成实现亲密的工具。
·性能短暂地安抚依恋饥饿,但却无法真正满足依恋需求。
·我们或许无法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但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就可以降低孩子面临的风险。
>> 性,本身也很少是单纯为了性。有时,性是为了满足一种渴望,可能是为了逃避无聊或者孤独,也可能是占有的一种方式,或者是为了和另一个人发展亲密的关系。性可以是地位和身份的有力象征,可以用来标记、归类、相融一些人,也可以用来占有、屈服、取悦一些人。在某些情况下,性反映了一种没有界限和无法拒绝的状态。当然,性也可以表达爱、诚挚的热情和真正的亲密。但几乎所有情况下,性都是一种依恋。
>> 然而,很多孩子对于性的追求,并不是因为真正的亲密,而是因为亲子关系出现空缺,同时又渴望依恋,所以才出现的。青春期的性,经常表达的是一种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
◆ 性,逃避脆弱的方式
>> 青春期的孩子在性方面越活跃,在情感上就会越冷漠。
>> 靠性逃避脆弱感的代价,却激发了他们的伪装潜能,降低了孩子感知生命的自由和深度。
◆ 先关系,后性行为
>> 最安全的性行为,不是为了建立某种关系而出现的,而是在关系已经让双方安心满足的时候才出现的。性,应该是最后才发生的依恋行为,是排他关系的开始,是用来为情侣创造更加亲密的关系而服务的。人足够成熟时,性行为才会安全。
>> 在很多方面,成熟是性的先决条件。成熟的首要表现就是个体分离。适当分离是培养健康关系的必要条件。
>> 人要先有智慧,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这种智慧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处理复杂情感、思想和冲动的能力;做出明智的决定,必须同时具备感受恐惧和渴望的能力;让对方的渴望和自己的渴望并存;维持双方的界限,必须和互相亲近的热情交织在一起;当然,我们还需要具备考虑现在和未来的能力。性应该能同时激发出人心中的期望和不安,人们既应该尊重性,又应该害怕性,既要因为性高兴,也要小心谨慎地对待性。而不成熟的人是不能进行深入思考的,他们只会享受当下。
◆ 第12章 成绩不佳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只有依恋关系安全稳固了,孩子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勇敢探索未知世界。
·想要调和孩子厌学念头的因素,同样需要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才能感受深层的情感和脆弱感。
·依恋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没有好奇心或者吸取教训的能力,依恋也能完成任务。
>> 孩子愿意主动学习,其必须具备4种特质: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统一协调的思维、吸取教训的能力,以及和老师的和谐关系。
◆ 综合能力,不成熟孩子欠缺的特质
>> 自我激励是一种能帮助大脑协调统一的综合思维,让大脑能够处理互相矛盾的冲动和想法。
◆ 第13章 孩子的社交问题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真正的合群和社交能力,绝不只是附和,而是一种和他人发展成熟关系的能力。
·孩子对自我关系的需求,远远高于对同伴关系的需求。
·孩子越依恋成年人,我们就越不需要去限制他们的社交。
◆ 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
>> 真正的合群和社交能力,绝不只是附和,而是一种关心他人、考虑他人感受的能力,是一种有技巧地和他人发展成熟关系的能力。
◆ 多跟孩子玩并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 和同龄人的接触,如果真能提高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真能让他们变成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的话,那理应意味着,孩子和同龄人待得时间越长,就越会与人相处。可事实上,借助研究我们往往发现,孩子和同龄人待得时间越长,就越难发展与人相处的能力,也越难融入社会。
>> 融入社会,不是简单的合群或者和别人处得来,融入社会不光要融入别人,还要在融入的时候,保留自己的特性或者个性。
>> 孩子在与人交际的时候,首先必须守住自己,并且也能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这个要求即便对成年人来讲,也并不容易。
>> 如果孩子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并珍视别人的想法,才可以证明他能坚守自我,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
◆ 孩子更需要依恋而不是朋友
>> 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随便把一个人当成真心朋友的,除非他对我们很体贴,认可我们的界限,尊重我们的个性。真正的朋友,会支持我们的发展和成长,而不会去想发展和成长对友谊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友谊的基础,是互相尊重、保留个性。因此,人在没有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前,是不可能有这种友谊的。现实中,很多孩子根本没有培养出拥有这种友谊的能力。
◆ 和同伴交流无法提升孩子的自尊
>> 我们对自尊概念的理解,有时是非常肤浅的。自尊的最大特点,不是自我感觉有多好,而是能不受他人影响地进行自我评价。自尊的最大挑战是当别人不重视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重视自己;别人怀疑我们的时候,我们也相信自己;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接纳自己。真正有价值的自尊,是源于成熟的自尊。人要和自己建立自我关系,能够感受复杂情感,虽然内心矛盾但仍愿相信。事实上,健康的自尊,其关键就是自信和自我价值。
>> 真正的自尊,不是因为我会做某件事,相反,真正的自尊应该是,不管我能不能做某件事,我都是有价值的。
>> 在孩子能够独立做出自主评价前,我们的职责就是给予他们极大的认同,准确看见他们的内心需求,让他们没必要再去别处寻找安慰。这种肯定,比爱和表扬还要有益处,它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也能渗透到孩子的内心最深处,让孩子知道不管自己给我们展现 “好的”或 “坏的”一面,他永远是我们深爱的、欢迎的孩子,我们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庆幸。
◆ 同伴不能代替兄弟姐妹
>> 孩子发展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玩耍,而不是纯粹为了社交。
◆ 依恋竞争
>> 所谓的看见,其实最基本的就是看见孩子的依恋需求,永不放手。
◆ 第14章 让孩子归巢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用行为本身去建立关系。
·如果把目光一直停留在孩子在行为上的改善,那么我们也就无法改善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每一次分离,都需要用情感联结让孩子重新归巢。
◆ 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
>> 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习惯和孩子联络感情,每一次分离,都需要用情感联结让孩子重新归巢。
◆ 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
>> 温情、享受和愉悦,一直是能有效激活依恋本能的首要因素。
>> 提供给孩子最好的、能抓紧的东西,就是让孩子感觉我们非常喜欢和他相处。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我们的喜悦之情,比如手势、语言、符号或者行动。孩子必须知道父母需要他,知道父母能看见自己,知道自己对父母而言是特别的、重要的、有价值的、被认可的、被想念的、被喜欢的。
>> 孩子的自尊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而是建议在内心的感受被父母看见和接纳,也就是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接受、并喜爱上真实的自己后,才产生的。
◆ 鼓励孩子依赖
>> 鼓励孩子不依赖父母,并不是真正地鼓励孩子独立,而只是鼓励孩子不再什么都靠我们。这对于还没成熟到能够自我独立的孩子们而言,很容易促使他们把依赖情感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比如同龄人。这是倡导孩子独立的父母万万没想到,也没有意识到的。
>> 独立是成熟结出的果实,抚养孩子,就是为了呵护他的依赖需求。一旦在这方面得到满足,孩子就会释放自己的本性,自发地实现成熟。
◆ 做孩子的航标
>> 唤起孩子依恋本能的第四种方式,就是为孩子确定方向。
>> 看见孩子的需求,始终是稳定持有教养权威的最佳方式。
>> 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主动充当孩子的向导,这是一种美好的责任,会重新激活孩子的亲近本能。
◆ 让孩子重新归巢
>> 重新跟孩子联络感情时,我们要牢记一点:他们需要我们,他们需要我们看见他们内心的痛苦。即使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即使他们的本能失效了,情感封闭了,但潜意识里,他们还是需要我们的。
>> 美国杰出儿童精神病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曾写道:“无论多大的孩子,只要他们和深爱自己的成年人建立了亲密联系,都能重新开启成熟的过程。”把孩子重新拉回亲密的依恋关系中,并让他们一直处于这种依恋关系中,这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基础。
>> 在和孩子的互动交流中,父母要避免使用任何带有惩罚性质的语气或情绪。
>> “每个人”是孩子对依恋对象的称呼,“没有人”就是对所有非依恋对象的叫法。
>> 孩子不论大小,其实内心都是需要父母的,这一点为人父母者必须看见。
◆ 第15章 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看见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尤为珍贵的就是无条件接受孩子的需求。
·比他做了什么更重要,我们更在意的是亲子关系,而不是他的行为或成绩。
◆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需求
>> 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尤为珍贵的就是无条件接受孩子的需求。我们不仅要看见孩子的需求,更要接纳孩子的需求。即使孩子让我们失望,违背我们的价值观,或者让我们恨得咬牙切齿,我们依然要通过语言或动作让孩子明白:我们更在意的是亲子关系,而不是他的行为或成绩。纠正孩子的行为,就必须先和他建立稳固的关系。越是难管的孩子,我们越要抓紧他,这样,他才会反过来抓紧我们。在焦虑或者满腔怒火的时候教训孩子,很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珍惜亲子关系,就不能指望孩子去珍惜。此时,我们要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忍住想批评的冲动,放弃其他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举动。
◆ 先修复关系,再纠正行为
>> 按照自然发展顺序,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是依恋关系,其次是成熟,最后是社会化。
>> 判断一个人是否珍惜某件事,要看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对这件事的在乎程度。
◆ 身体分离,心灵也要保持联系
>> 空间分离时,我们更要意识到心灵联系的重要,并且要自己承担起这份责任。特别是对不善于表达需求的孩子,我们更要细心观察,看到他们隐藏的内心。
◆ 不要强行亲近孩子
>> 聪明的父母不会在自己的依恋权威范围外,再去附加限制条件。
◆ 第16章 唤醒父母的教养直觉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行为管教法其实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谓的教养技巧,其实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 而今的快餐文化中,人们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似乎行为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只要赢得孩子的顺从,即便是暂时的,我们也会以为自己的办法是有效的。然而,如果把关系和孩子的个性发展考虑进来,我们就会发现,行为管教法——也就是强行限制、刻意威胁和撤销特权——其实都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父母更需要“被管教”
>> 对孩子的管教,不该是浅层意义上的惩罚,而是深层面上的培养、管控和命令。
>>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怎样让管教孩子的方式不伤害到亲子关系,不会造成他们情感上的防御和距离上的疏远。
>> 经历了无数次的教养大战,我们会发现,父母需要的不是技巧或者策略,而是关爱、原则和见解,具备了这些,剩下的教养工作就会水到渠成。
>> 父母管教孩子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自我管控的衍生品。父母要通过换位思考去体谅孩子。
>> 管教不应该、也不需要和孩子变成敌对关系。孩子生来就不成熟,他们受情感冲动的控制,或许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但这都不是他们的错。
>> 就像成熟的过程一样,教养的过程也有客观规律可循。管教是孩子发展过程的一个固定环节。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些过程,让他们自发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而父母的一部分任务,就是配合孩子,而不是对抗。当然,引发孩子改变的最重要动力,还是依恋,但这其间也有自然规律在发挥作用——孩子自律克己的内在动力;也有适应的过程——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能力;也有整合的过程——孩子能容忍复杂感情和想法相互交织的能力。自然发展过程中的这些机制,都能起到规范孩子行为的作用,可以让孩子变得更适应这个社会。当这些过程受到限制,或者呈现出不正常的趋势的时候,就会出现同伴导向,父母的教养过程就会变得困难。这些动力本该自发地起到辅助管教的作用,当这些动力受损或扭曲之后,父母也就没有合作对象了。
◆ 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
>> 1.联系法,而不是分离法
>> 疏远孩子或威胁要疏远他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行为管控方式,因为它会触发孩子内心最深的恐惧——被父母抛弃。学步期或者再大点的孩子,如果不在意父母的接触和亲近,那么和父母的分离,对他们就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切断与孩子的联系(或当孩子觉得我们可能要这样做的时候),会让孩子的依恋脑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接下来,孩子做出的所有反应,都会出于焦虑心理,而这种焦虑的体现形式,则取决于孩子的依恋方式。那些所谓的有效方法看似能马上解决问题,但却切断了我们了解孩子的通道。
>> 通过“听话”来维系亲子关系的孩子,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自己再也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他会用一系列的“对不起”,来试图重建和父母的关系。那些通过充满爱的手势和话语来亲近父母的孩子,在感觉父母要疏远自己时,会一直说“我爱你”,来修复和父母的关系。如果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主要是身体接触,孩子可能就会一连几小时都特别黏人,不想让父母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代表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错误,或者真的感到忏悔了,他们这样做,只是出于想重建亲密关系的焦虑心理。父母如果觉得这些方法就能让孩子吸取教训或反思错误,那就太天真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看到所谓技巧的危害,原因在于我们在孩子面前失去了耐心。
>> 因为孩子一直处在依恋饥饿中,孩子会持续焦虑,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个性和独立的自我。这样的孩子,可能会非常“听话”,但同时也会缺乏活力。
>> 攻击心理强的孩子,做出的顺从都是短暂的,他们顺从,是因为对亲子关系产生了短暂的恐慌。而当父母重新亲近自己后,他们的挑衅心理则会加剧,这背后的推动力量,就是不当管教引发的沮丧心理。压制孩子的挑衅,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 亲密关系,是父母教养权威和影响力的来源,也是孩子上进的动力。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既应该是父母的短期目的,也应该是长期目标。
>> 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拉近彼此的关系,而不是疏远。在孩子做出回应之前,父母应该表露出自己拉近亲子关系的意愿,而和孩子重新联系的第一步,就是修复亲子关系。
>> 在和孩子联络感情不成功后,父母应该关注自己收到的提示,及时停止所有与孩子对抗的行为,转而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培养亲子关系上。
>> 2.出现问题的时候,处理关系,而不是问题
>>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会想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及时性原则”,这种原则遵循的理念是:如果不立即处理,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机会,就会从乖张的行为中不负责任地逃脱。其实,这种担忧是毫无根据的。
及时性原则,源于对动物学习能力的研究,但研究过程中是不涉及意识层面的,也无法和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如果父母生硬套用这个原则,把孩子当成是没有意识的生物,就会让孩子感觉父母特别不信任自己。孩子在这方面像成年人一样,不愿意亲近那些误解自己和侮辱自己能力的人,尤其是,在自己已经有其他依恋对象可以选择的时候。
>>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也是最不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时候。
>> 父母要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当孩子犯错,第一反应就是先保护好孩子的依恋情感。当平息了亲子关系中的紧张气焰,修复好了亲子之间的联系后,父母随时都可以回过头来再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 孩子最典型的两种激怒父母的行为,就是挑衅和逆反心理。
>> 想要保护好亲子关系,父母就要不断让孩子看到:发生矛盾不会影响亲子关系。
>> 3.鼓励孩子流泪倾诉,而不是急着让他吸取教训
>> 孩子汲取的生活教训,更多是源自对生活的适应过程,而不是他们做出正确思考的结果。而适应的关键,是在面对一些行不通、不能改变的事情时,要能感知到无能为力。
>> 父母既要让孩子感受到无力感,又要做安慰他们的天使,这是人类最精妙也最具有挑战性的角色。要想帮助孩子完成适应的过程,父母必须让孩子学会流泪,学会放手,学会在意识到要放手的时候,能心怀平静。
>> 适应过程的第一步,就是给孩子呈现一堵“无力之墙”。
>> 适应过程的第二步,是体谅孩子的挫败感,并安慰他们。
>> 只有放弃不可能的事情,才更有可能发现可能的事情,探索其他方式了。幸运的是,还真的有其他方式可以选择。
>> 4.积极的意愿,比好的行为更宝贵
>> 一个人的意愿,是价值观形成的种子,是责任感的前身。具备各种意愿,才会产生复杂的情感。
>> 引导孩子的意愿,意味着要意识到和关注孩子的意愿,而不是我们的意愿。
>> 5. 鼓励孩子感受复杂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制止冲动行为
>> 孩子的冲动行为,是受本能和情感驱使的,我们很难通过对峙或者大声命令,来强制管教他们。
>> 宇宙自有自己的秩序,只不过未必是我们期待的那种秩序。大脑按照本能和情感指挥孩子行动,这才是它的本职工作。
>> 教养,不代表一定和孩子对峙。自控力不是意志力,而是对复杂情感的掌控力,当相互矛盾的动力交织在一起,各种指令才会彼此平衡,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驾驶员”,稳步前进。当孩子的行为来自意愿而非冲动的时候,一种新的秩序形成了。父母的工作,是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冲动情感和想法,并帮他找出起调和作用的意识元素,削弱他犯错的冲动,而不是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
>> 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去关注可以调和冲动的情感,而不是提醒他去留意酿成错误的失控情绪。
>> 6.要正面引导,不要错误示范
>> 7.改变不了孩子,就尝试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
>> 教养存在个有趣的现象:越是不需要管教的孩子,管教方法对他们来说会越有用;而越是需要管教的孩子,常见的管教方法反而越没用。
>> 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决定了最终的处理方式。
◆ 第17章 扭曲了的数字革命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教养的核心不是各种技能或者做法,而是依恋关系。
·我们追求的是联系,自己在世界中的关系状态,而不是关于世界的真实消息。
◆ 我们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消息
>> 我们关心的是,是否有人重视、喜欢我们,是否有人需要我们、理解我们,以及我们对他们而言,是否是重要的。
>> 网络最能诱惑和满足的,是那些怀有肤浅依恋情感的人,包括不成熟的人、未充分发展自我的人和在关系中空虚的人。
>> 依恋的唯一目的,就是释放自我,让自己能够从迫切的依恋需求中解放出来。这是成长真正的栖息之地。
◆ 孩子为什么会有空洞感
>> 只有真正感受到对方真诚的邀请和被看见,我们才会感到满足。情感上的满足,是感知脆弱的必要条件。
>> 对待和我们有心理亲密感的对象,就应该像性伴侣一样,让对方能感觉到自己的特殊性,感觉到我们的信息是专门发给他的。不管对接收者还是展现者来讲,只有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展现自我才有意义。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方式,都会让我们的互动效果贬值。
>> 了解一个人,必须包括两个条件:他愿意展现自我;他的展现,针对的是自己在意的那个人。
>> 网上交流最多的人,最容易感到孤独,而面对面交流最多的人,最不容易感到孤独。
>>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数字设备比香烟或者酒精更能让人上瘾,但数字设备无法把我们从对亲近的不懈追求中解放出来。
◆ 数字时代的依恋现象:游戏、网络欺凌和色情内容
>> 当我们在真正关心我们的人那里,得到重要性和大权在握的感觉时,这些感觉都是健康依恋的结果。然而,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幻想和假装来自我弥补。和创造性幻想不同的是,游戏可以让玩家高度沉浸在即时奖励中。虚拟现实可以让人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和“赢家”,可以让人释放压抑已久的攻击冲动,这都是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后果。
>> 欺凌也是一种畸形的依恋。我们的阿尔法本能——渴望成为关系的主导者——本应鼓励承担责任,让主导者得以照顾较弱的那一方。然而,如果这个人本身就对照顾和责任有所防备,那么他就会反过来剥削和攻击弱方。我把这种反常行为称为“阿尔法扭曲”。阿尔法扭曲的人不会掩藏秘密,不会呵护弱小,相反,他们只会暴露秘密,羞辱对方,还会通过压制对方来获得主导权。这就是现在很多孩子的状况,尤其是在互联网中,因为匿名制度保护了潜在的欺凌者,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 第18章 拉回迷失在数字时代的孩子
>>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处理潜在危害的诀窍,不在于禁止,而在于把握好时机。
·父母最大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亲密,就越能在分离状态下“抓紧”父母。
>> 对于性而言,正确的时机一定是在双方关系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是在双方已经形成了情感和心理亲密且专一的关系的时候,是在双方已经做出、并且会继续遵守承诺的时候。
>> 过早的性接触,就像饭前吃曲奇一样,都会影响孩子的真正渴望:深刻、忠诚的爱。
>> 对于酒精来讲,正确的时机是无须通过酒精的麻痹作用来面对恐惧的时候,是在自己能够保证不酗酒的时候。酒精有让人放松的效果,这让很多人习惯滥用酒精,但除了那些已经接受现实千疮百孔的人,酒精是不会真正让人放松的,只会产生更大的诱惑。过早喝酒,会影响孩子对接受现实的渴望。
>> 卢梭曾说过,父母最大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
◆ 数字时代的社交时机
>> 对网络社交免疫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感觉特别满足。
>> 孩子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交际能力,他们也往往会选择和自己亲近能力差不多的朋友。
◆ 先玩满足依恋,再玩电子游戏
>> 真正的游戏,是不以结果为导向的。在真正的游戏中,乐趣在于活动本身,而不是结果。
◆ 先做孩子,再认清世界
>> 孩子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做孩子,而不是认清世界。孩子本该最先孕育出自发意识,而过量接受信息,会阻碍这种意识的出现。对孩子发展最重要的,首先是好奇心,这会让孩子愿意学习和接受事物,然后,才是获取信息。
>> 孩子缺乏创新意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感觉无聊。“无聊”这个词意味着空缺,孩子缺乏自发意识的时候——缺乏兴趣、好奇心、主动性和志向——就会把这种空缺当成无聊。讽刺的是,大部分人觉得解决无聊的方法是加强刺激,而这样做其实只会加剧潜在的问题。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和娱乐时代,很多迹象都表明,孩子正在被越来越强烈的无聊所侵蚀。孩子感到无聊,证明孩子缺乏看清世界所需要的满足感。
>> 只有当孩子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思想和存在意义的时候,才是他们看清世界的最佳时机。这种方式正遵循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先输出,再输入。
◆ 父母是孩子和世界的缓冲器,而不是媒介
>> 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认为的,当成年人对孩子没有秘密可言的时候,孩子的童年就会受到威胁。
>> 波兹曼还补充道:“如果父母想保护孩子的童年,就必须把教养看成是对文化的背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