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以治国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3-09 06:00 被阅读0次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是强调如果家人都教育不好,却想教化天下百姓,那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只有修德,家庭才能孝悌慈爱,在社会上事君、事长、使众的道理与家中孝悌慈爱如出一辙,有孝顺父母之心,则可事君;有友爱兄长之心,则可事长;有慈爱晚辈之心,则可使众。因此一个能够齐家的君子,便有了教化天下的资本。即使他不在社会上采取行动,照样可以成为榜样,教化天下万民。

    周公在《康诰》中教导康叔说,要遵循四时节令变化规律,懂得何时安排百姓服徭役,则百姓勤于农耕,生活安定,国家和谐。你如果自己生病了,感受到其中的痛苦,就应该有希望百姓完全不受疾病、灾祸困扰之心,对待百姓,你要像对待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希望他们健康、安定。

    曾子引用这段话,进一步发挥说,心中若有这样的爱民之心,即使不能完全达到目标,那也接近于仁德了。没有哪个女孩子先学会养育孩子,再出嫁为人妻为人母的。只要有爱护孩子的真心,就能养好孩子。

    朱熹解释说,教化百姓不能使用强力,根本还在于自己内心的发端,只有自己修身立德,才能推广教化。

    国君一家仁爱,则全国都推崇仁爱;国君一家谦让,则全国都推崇谦让;国君一人贪婪暴戾,则国家就会发生作乱,国家运转的机制就是这样。所以说,国君说错一句话,就可以招致败亡,国君一个人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

    齐家治国,显然是针对诸侯国君而言的。曾子希望国君不要仅仅依靠君主的权威,利用刑罚来统治百姓,而要从自身修德,王家立教开始。

    如果君王一家有孝悌慈爱之风,则臣民皆有孝悌慈爱之习,忠君爱民、敬老爱幼、温厚礼让之风蔚然,国家自然就大治了。

    尧舜以仁统治天下,臣民便从之以仁;桀纣以暴力统治天下,臣民便从之以暴力。尧舜自然不会希望百姓暴乱,即使有人煽动百姓暴乱,百姓也不会应从;暴虐的桀纣,希望百姓仁爱孝悌,礼让谦和,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国君首先要自己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做到;自己不做坏事,才能批评责难做坏事的人。国君的内心不能推己及人,不能在行为上作出榜样,而希望别人能够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这就是治国在齐其家的道理。

    从曾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曾子强调的是国君要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一定不能做。所谓齐家,说到底还是强调修身,曾子只是强调了不修身的后果,即国君不修身,就没有可能治理好国家。试想,国君怎么可能放着国家大事不管,先把自己的家事管好,再回头来治理国家呢?尧帝的儿子丹朱不肖,舜帝更是父顽、母嚚、弟傲,但他们都是备受尊崇的千古圣王。

    随后曾子连续引用了《诗经·周南·桃夭》、《诗经·小雅·蓼萧》和《诗经·曹风·鸣鸠》中的三个句子,即: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兄宜弟。”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曾子在这里只是利用《诗经》在士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更多的是从情感上强调,善待家人兄弟,才能善待国人,才能教化万民,只有自己有个正形,才能让天下人心服信服。

    ----《我读大学1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家以治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qp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