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如是我闻佛、儒、道专题国学与传统文化
你连佛教都不了解,还谈什么“佛系”——浅谈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你连佛教都不了解,还谈什么“佛系”——浅谈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作者: 草石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7:18 被阅读17次
    图片来自网络

    佛系,网络流行词,该词的含义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佛系成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态状态和人生态度。该词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词语。

    以上是百度百科对“佛系”这个网络热词的解释,用“佛系”一词来作为这种生活态度的概括实际上源于大众对佛教的诸多误解。真正的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其实与此有本质区别。济群法师在他的人生佛教系列书籍中也谈过这个话题。

    辩证地说,佛教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方式来看,佛教徒似乎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来看,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首先,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声闻乘(即小乘)佛教的信徒的修行目标是实现涅槃,涅槃的意思是解除一切烦恼,实现自我觉醒;菩萨乘(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在涅槃的基础上,普度众生,不仅要自己实现自我觉醒,还要帮助周围的人实现觉醒。从这一点上来看,佛教徒是有明确的修行目标,即人生追求的。

    其次,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学问,以探索真理为己任。在佛教里,“佛”的意思就是觉醒,成佛就是实现自我觉醒,不再迷惑,不再为世俗烦恼所困。要想实现自我觉醒,必须努力学习努力修行,不懈的探求真理,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和真相。从这点上来说,与“佛系”一词有本质区别。

    第三,佛教徒要以积极止恶和行善为追求。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一个人自身也有善恶两种力量同时存在。在佛教的观点里,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两种力量是共同存在的。我们要积极发扬自身善的那一部分,修行自己的慈悲心。佛教徒积极的止恶和行善,其实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是在修行自身的慈悲心。

    第四,佛教徒要积极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完善人格,首先要从克服烦恼做起,在佛教的观点里,烦恼主要源于贪嗔痴,即贪欲、嗔恨、愚痴。佛教徒将这三种成为“三毒”。如果没有贪欲,欲望就不会成为他的牵绊;如果没有嗔恨,愤怒和怨恨也不会使人活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如果没有愚痴,也就不会因为迷惑而使自己无法获得智慧。

    综上所述,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与所谓的“佛系”确实差别很大,至少比“佛系”要积极得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连佛教都不了解,还谈什么“佛系”——浅谈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vm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