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阅读分享 (终)

作者: 温若雨 | 来源:发表于2024-09-15 00:03 被阅读0次

时间:2024年9月15日

阅读进度:100%

我喜欢的句子:

1. “印度教认为,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而是从成长到平衡,从平衡到衰败,从衰败到崩解,从崩解到成长,如此永恒循环着。”

2. “一但摆脱七层无知的蒙蔽之后,就会回归无限,好比沧海蒸发的一滴水,雨后坠进水池,流入溪中,进入江河,通过险峻的峡谷和广袤的平原,一路迂回曲折,受到岩石和枯树阻碍,终于抵达最初无边的大海。”

3. “人往往妄自菲薄,智慧才是解脱之道;救赎不必靠出世苦修,只要舍弃自我即可;行事不为私利,能常保心地纯洁;责任就是契机,让人学习放下小我、成就大我。”

4. “最伟大的理想应该是自我实现。”

5. “我要是真正欣赏一个人,就算他做了我反对的坏事,我还是照样欣赏他。”

第六章的内容颇为隐晦,但我读得津津有味。如果没有这一章,我无法了解拉里。可是读完了这一章,依然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

拉里在印度的经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他就像取经的唐僧,走遍万水千山以后“得道成仙”。他追求的完全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连毛姆都不禁感叹:“凡夫俗子如我,只能景仰这些凤毛麟角之人的光辉,无法设身处地进入其内心世界。”

关于精神世界的思考,我虽然没有拉里那么深刻,但也有些许感触。

人类的基本矛盾与困惑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无限的,但人生是有限的。人的身体占据有限的空间,当他存在于某一空间位置时,他就不能同时处于另一空间位置;而且他会被物理的屏障所阻隔。但人的心理空间却无远弗届,无可阻断,所以人有思念,有隐私,有猜疑,有操纵。

人的身体占据有限的时间,他只能存在于此时此地,但他又必须离开此时此地。但人的心理时间却无始无终,可以在任何时间场景停留,可以感受快与慢、长久与短暂,所以人有怀念,有幻想,有祈愿,有丧失之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无所不至、永远可依、永不消亡”。有的人把这种渴望寄托给神,有的人把它寄托给事业(格雷),有人寄托给金钱或权利(艾略特),有人寄托给爱人、儿女或朋友(伊莎贝尔),也有人把它寄托给酒精或娱乐(苏菲)。而拉里不再渴望“无所不至、永远可依、永不消亡”的力量,他活着,并且毫无束缚。

苏菲的惨死和伊莎贝尔的阴谋令人心酸,书中的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有些“不正常”,如果不是因为看过毛姆的《面纱》和《寻欢作乐》,我肯定会以为他对女性抱有偏见。

《刀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局,不过我已经开始想象这样的画面:纽约的一个雨天,一辆出租车停靠在马路边,司机的眼睛望向窗外,他深邃的眼神尽显温柔。

相关文章

  • 《刀锋》阅读心得

    火车从重庆北出发,缓缓驶入轨道,穿过山丘,越过河流,停留在平地。沿路多是云蒸雾蔼的风景,大山被绿和白笼罩着,偶有零...

  • 《刀锋》阅读沉淀

    如果我不愿意随波逐流,那就注定要忍受异样的眼光和评价;同样的,我亦可以选择默默退之群众安分守己,不过是隐忍梦想熄灭...

  • 今日阅读《刀锋》

    毛姆的书倒是读了几本,相比之下王纪卿翻译的这本最好读了。 都说这本书是毛姆的“隐形”传记,里边的主人公很多,身上都...

  •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阅读有感5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习惯二以始为终 阅读93~103 第5天感悟分享 今天阅读了习惯二以终为始,刚开始就把...

  • 毛姆的书

    到目前为止,毛姆的作品已经看过《人性的枷锁》《面纱》《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刀锋》正在阅读中。不知道为什么,在...

  • 今日分享书籍——毛姆《刀锋》

    文章讲述的是刚参加完一战的美国青年拉里,因好友在战争中救他而中弹牺牲,开始怀疑生命的真正意义。 为了寻求心中的答案...

  • 【无戒学堂】《刀锋》艾略特、伊莎贝尔、拉里

    《刀锋》阅读笔记 第一章和第二章 《刀锋》是毛姆晚期最知名的一部小说,也是他唯一一部以自己真作为叙事者的小说。 《...

  • 《刀锋上的行走》读书分享

    不论是在哪里,工作亦或游荡,谈论亦或讨论,前行亦或是停留,书的作者随遇而安,泰然自若的气场吸引我跟着他畅游全球行程...

  • 《幼儿园真谛》忠实于教育对象

    阅读书目:《幼儿园真谛》 阅读分享:书中提到“幼儿的生活流朝着什么方向、以什么样的速度流逝,教师必须自始自终地关注...

  • 敌不过岁月蹉跎

    时间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我奋力与他反驳 旁观之人言语凛冽的刀锋 将我刮透 太多回忆誓言 也终敌不过岁月蹉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刀锋》阅读分享 (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xi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