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

作者: 赛哩个赛 | 来源:发表于2024-08-17 07:22 被阅读0次

原创写文,文责自负

90年的我,几乎对所有节日一窍不通。(除了春节、中秋、端午几个大节知道的。)今天才知道七月半是中元节。中元节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guǐ节、七月半,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

用我妈一句话形容我,“吃了跟牛一样大,就跟猪一样只会吃。”

今年妈妈手受伤,特意喊我们姐妹倆来家帮忙过节。

到菜场买好祭祀时必要的9样菜,还特意买了我们倆爱吃的梭子蟹和垃圾螺。

到家吃完午饭,我们姐妹倆马上开始忙着洗菜,做菜。

两个出手磨叽的人,就几道菜,做了2小时。清水煮血蚶、清水煮海虾、清水煮鱼肉丸、清水煮鱼膏、生姜红枣汤、煎豆腐、清水蒸梭子蟹、红烧梅童鱼、生姜炒肉丝、就煮这些菜。

看得出来,以上这几个菜,没几道需要体验我们“高超”的厨艺。光整这些清水煮的菜,洗洗、切切、煮煮、抄抄,我倆已经热的汗流浃背,手忙脚乱地摆盘。

再加两个熟食,鹌鹑蛋和脱骨鸡爪倒入盘中。弄好全部小菜,听妈妈指示,把要祭祀的菜先摆上桌。今天我心血来潮,好奇地问妈妈,怎么来定义这些祭祀菜。

妈妈用一种“34的人了,除了年龄长了,什么都没长的眼神来看我。”

“血蚶是日子要笑口常开、红枣是日子红红火火、红烧鱼是年年有余、虾是我们身体像虾一样活蹦乱跳要健康、豆腐是家里有福气、肉丝是日子要丰盛和富足、鱼膏是指年年丰收、鹌鹑蛋是日子团团圆圆、鱼肉丸是平平安安。”妈妈像传授“武林秘籍”那样严谨,与我慢慢道来。

还有这讲究,看着妹妹在一旁一脸不感兴趣模样,才知我这长女再不听点进去,日后这传统祭祀就得在我们手里断绝。我忽感一股使命,默默拿起手机记起来。

九道菜整齐摆放,其余的菜先撤下去。拿9人用的空碗和筷子,摆九个人坐的凳子。朝门那一方位要空出一小块地方,准备插香。

妈妈去喊爷爷来帮忙,接下来的活,可能她自己也不大会。

爷爷一来就开始点香,在我们摆好的空碗中倒入一点点酒。等5,6分钟再加一边酒,最后一边加酒时间延长8分钟左右。等3边加好酒,我们开始上前,双手合十虔诚先问各祖先好,再说出寄语。(这里我就狂输出自己各种愿望,好像有他们助力,我的愿望马上就得以实现。)

最后一环节结束,爷爷开始烧冥纸,我们退出在门外等着。

爷爷弄好,再喊我们进去,开始整理桌上的碗筷、椅凳。

今天全程我都有用心在记,当一些事情开始往心里去时,这件事就开始赋予它不一样的意义。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特色,就像当地方言一样,各有不同。只有传承下去,这一特色才能永存,意义就非凡。

当一家人聚在一起,为不同节日忙碌,做不同的美食。吃饭间围坐在一起谈笑,聊过去各自的糗事、说当下对生活的状况、谈自己对未来美好的畅想。这一天就感觉特别充实,快乐。

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方文化内涵。当我们年轻人觉得做这些事麻烦,没必要,不去学不去做,那这些有特色传统文化将逐渐消失。

如果我们被这快节奏的时代同化成一个模式,没有地方特色,全部都说普通话,过节都在饭店或者不过...那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少了一些不同的色彩和乐趣?

相关文章

  • 古文 | 张岱《西湖七月半》赏析

    【正文】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

  • 自己养菜菜

    张岱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唯看看七月半之人。如今呢,房价贵,房租涨,七月半一无可看,唯看看七月半之猪。 二师兄...

  • 张岱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 《西湖七月半》赏读

    西湖七月半 〔明〕張岱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

  • 中元节

    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 很小时候,每逢七月半,妈妈都会给我们说一遍。 七月半是鬼节,小时...

  • 七月半

    家里的长辈说今天是七月半,我所理解的七月半是七月一半,所以应该是七月十五才是七月半吗?虽然好奇,但是没有去问为什...

  • 七月半

    立秋才一星期,就七月半了。 在家乡,七月半是鬼的节日。父亲去世后,每年的七月半,都是由母亲记着。母亲那天煞黑总是来...

  • 月下之人,月上心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

  •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歌舞演员及...

  • 香纸里的怀想

    七月半,又是一个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从农村来,叫惯了七月半,也就不太适应中元节之类的叫法。或许七月半更顺乎,更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月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gy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