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步攀高,人体消耗越来越大,尤其老年人耐受力弱,要安全度夏,就要遵循"四多四少"的原则,不仅能让你保健事半功倍,关键时刻还能保命!
多喝热茶、少吃冷饮
多喝热茶,解暑止渴、护血管
中医认为,夏天养生要“顺应天时”,采取“以热制热”的方法,安然度夏,更需要“热养生”。
多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能解暑止渴。
因为热茶既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分泌;又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水分通过皮肤毛孔和尿液排出体外,同时带走体内热量,使降温效果更好。
热茶还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热茶中的茶多酚、果胶、氨基酸、糖等物质,可与口中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使人产生清凉的感觉。
午后喝杯绿茶,不仅清热消暑,还能解毒、止渴。喝绿茶具有坚固牙齿、保护毛细血管、补钾及提神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40950/09223e810b602b19.png)
少吃冷饮,保护脾胃防寒邪
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大量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而致外邪入侵,使寒邪慢慢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
因此,此时防寒比防暑还重要,而防寒最要防的就是饮食之寒。各类冷饮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解热,但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脾胃消化功能日渐虚弱,进食冷饮,会出现胃脘疼痛、怕冷、腹泻等症状,定要少吃。
多吃蔬果、少吃肉类
多吃蔬果,增强免疫力、活得更长
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差,饮食应以温软易消化、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为主,适当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及豆制品,还可经常吃些藕粉、莲子粥、荷叶粥等。
研究发现:多吃果蔬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能帮我们活得更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40950/17abc52e0d872f3e.png)
少吃肉类,防湿热、护心血管
中医讲: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现代研究表明:吃太多肉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少吃肉会降低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它是与2型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相关的一组风险因素。
因此,要少吃油条、烤饼、肥肉等厚味之物,以防生痰、生热、生湿。
多吃酸、少吃甜
多吃酸,健胃消食、抗菌抑菌
夏季出汗多,易损失津液。适当吃番茄、柠檬、乌梅等酸味食品,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高温天气,人们常感食欲不振、胃口差。想要调节胃口、刺激食欲,用醋调味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夏天还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醋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在外用餐时配些醋吃,对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夏季人们喜欢吃凉菜,用醋调味既可增进食欲,又能够杀灭肠道细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40950/3a166bfdf393890b.png)
少吃甜,防湿痰、防疲劳
甜食尽量少吃,糖分过多,会影响中老年人的脾胃消化,更会生湿生痰,给体内添上“一把火”。
吃完甜食后,糖分在胃肠道很容易被消化吸收,胃部血流量增多会引起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人犯困。
甜食还可能让人长胖,疲劳感也会加剧。
多用扇子、少开空调
多用扇子,防中风、增强大脑功能
摇扇纳凉,虽古老但摇动的是清新自然风,能平衡机体、健身活络。
摇扇虽只是一种单侧肢体运动,但对脑血管也是一种锻炼,不仅可使肢体关节、肌肉得到锻炼,还可锻炼大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俗话说:十指连心。按中医经络理论,十个手指的末端与六条经络相连,且又分别与心脏、肺、脑相连。摇扇时,对手指、手掌各穴位的刺激,必然使血气保持通畅运行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40950/931834eacdd8f1f3.png)
少开空调,防关节病、手脚麻木
空调的冷空气会引起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导致脖子和后背僵硬、手脚冰凉、麻木等。
若装有空调的房间温度调得太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使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脑中风或其他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尽可能远离空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