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针对是否去珠海换岗工作的事情我写出来发了简书,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一开始,我看到有简友留言说,我可以过去,应该给孩爸一个照顾孩子的机会。我想或许是因为我对家里的事说得比较委婉,别人以为我太强势,自己一手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以至于孩爸英雄无用武之地,想照顾和教育孩子,却苦于没有机会。正好我外出工作,他可以有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却不知,不是人家没机会,是懒得管。
于是乎,我也不管什么家丑不家丑了,干脆把家里情况说得清楚明白点,把孩爸的日常行为也来说一说。原本800多字的文章被我增加到了2000来字。
我以为这下大家会有不同的意见,让我意外的是评论区的留言多数都还是支持我出去工作的。
说实话,原本我根本没考虑过去换岗的,但是看到大家的意见以后,我觉得也有道理,开始动摇了,心想:或许会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我不在家,孩爸一人在家带孩子,说不定孩子情况会好转呢!
当然,我知道大家支持我出去工作,除了让孩爸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来,也是因为大家觉得这对于我的个人发展来说,是个好机会。孩爸听到这个消息时支持我去,也是因为从工作的角度来说觉得对我有好处。
孩爸说一般跟岗学习回来以后都会受到学校重用,这正好可以改变我的现状。
我想说的是孩爸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年轻的男老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在学校的地位可能会有变化,但我是个例外。
对于我来说,倘若放在十年前或者几年前我刚来这个学校不久时,假如有这样一个换岗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屁颠屁颠地就去了。但是现在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则没有任何波澜,连一丝涟漪都没有。因为什么?因为被打击得多了,看清了现实,看清了别人,也看清了自己,那种热情已经被灭得差不多了。
我来到现在的单位已经差不多四年了,为了能在这里站稳脚跟,获得别人的认可,也因为自己本身工作责任心就强,我真的特别努力地工作,也作出了一些成绩。
我以为会凭业绩说话,我也以为别人会看到自己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会给予自己较高的评价。事实却并非如此,成人的世界远没那么单纯,要复杂得多。我不但没得到期望中的认可,反而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收获一些来自同事和领导的打击。
大家都带同一个班,你的成绩好,别的科考得差,你把别人比下去了,人家就会觉得没面子不高兴,不高兴就会有闲话,甚至人家跑到领导面前去中伤。相对于我这个不会巴结领导,不会搞关系,只会老老实实干活的外来者,领导更愿意相信他的那些优秀的老同事们。
之前的事我就不说了。上学期因为工作中的一些事,我就被狠狠地教训了。我之前也写了一些出来,这里就不再赘述。
这学期开学,我又被教训了一次——评优,这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在领导和学校中的位置。评选优秀教师,名额少的时候虽然我按照评选标准已经被推荐上去了,但是我知道自己其实就是陪跑的,不会有我的份,结果也的确如此。我其实也能接受,倾向于班主任,我也能理解和接受——班主任的确比科任老师多做很多工作,责任更大,也更辛苦。
但是我无法接受在评优名额很多、多数人都能获奖的情况下,有的科任刚来这里短短半年,有的科任教学成绩多次倒数第一,有的同事懒懒散散、教学成绩也差,有的同事外出换岗,紧接着请产假,都没在这里工作多久,这些人却都能统统被评为优秀。
而我来了这里几年,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学成绩在同事中也属于比较突出(在同年级任教的十来个语文老师中,我的教学成绩多数都是排在第二、三名,辅导学生获奖方面则是首屈一指,成绩突出,在我们学校整个语文组几十个老师里也算比较突出了。按照规定,评过优秀的老师,三年内不得再评,每年都有很多评优名额,这种情况下轮也轮到我了)的情况下,却次次榜上无名。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