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天天谈》19:答友问

作者: 就想写点啥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1:03 被阅读2次

        看了本人持续写作的《策划天天谈》系列,有不少的朋友很感兴趣,于是问了一些问题,现将其中问得较多的几个拿出来,以应大家的关心和交流:

1、问:QQ同志,你怎么想起来要写这个《策划天天谈》系列啊,会不会有点不低调啊?答:这符合本人一贯坚持的“高调学习,高调工作,高调写微信;低调喝酒,低调吃饭,低调打游戏”的原则,该高就高,该低就低,互联网时代的交流就在于高与低的配合。

2、问:为什么你愿意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不怕被人学到么?答:本人有一个观点,这个观念很不错,原来是一个德国的哲学家提出的,后来被中国知名的市场运营专家王志纲先生进行了中国化的解释,这个观点就是“我有一个广柑,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我得苹果你得广柑,结果只是大家各自得到不同的水果而已;如果我拥有一个思想,你也拥有一个不同思想,我们互相交换,结果却是各自都能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东西。第一个,就是我得到了你的新思想,你也得到了我的新思想。第二个,就是你我在交流之中,根据对方的思想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对照、反思,能提升、发展自己原有的思想。第三个,你我的思想可能在交流的激烈碰撞中,会产生一个比你我原有的思想更有创建性的新思想,甚至更多的收获!”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啊,何乐而不为之呢?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分享经济’的理论指出,分享经济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处于向更高级阶段发展前的等待状态,想一想,通过微信就能参与社会实践多不错的。至于人家会不会学一些东西,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教会徒弟,激励师傅”,除了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外,交流式的互相学习也是一种生产力嘛。

3、问:看你写的内容,很多都是一些较基础、较基本的一些事例、心得和原理等,一些从业资历较久的高手,可能会说你写的东西不够具有创意性啊?答:有缘跟一位四川籍的围棋高手,相处过一段时间,虽然是围棋高手,但经常看见他手不离一本书,开始以为是他的什么秘籍法宝,于是一问,他微微一笑,拿出来一看——《围棋基础入门》。作为围棋的顶级高手,为什么这种入门级的书不离手呢?又微微一笑,说道“意料不到的突破往往来自最基本的东西”。的确,越基础的东西,越靠近事物的本质,如果掌握了本质,后面的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本人不是高手、大师,不能把一些东西写到最基本、最基础的状态,但这也是本人写的东西相对较基础、较基本的原因,同时,看《策划天天谈》的很多朋友的从业经历都不同,基础一点的东西也便于他们理解。

OK,希望朋友们在今后继续多多的交流,因为将各自得到三个新东西,很不错的哦。

相关文章

  • 《策划天天谈》19:答友问

    看了本人持续写作的《策划天天谈》系列,有不少的朋友很感兴趣,于是问了一些问题,现将其中问得较多的几个拿出来...

  • 《策划天天谈》29:再答友

    又有不少朋友在微信交流中提问,在此再对一些问题进行回应,以答友之问:一、有些朋友问本人对全球经济环境的看法...

  • 答友友问

    先声明,本文只是为朋友解惑,回答一些朋友不懂的地方,顺带说一些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还有一些个人的写作习惯。不喜者...

  • 答友问

    友询缘何轻名禄,只将闲情赋诗书。 我自默然不回复,笑撷淡月斟玉斛。 燕唱新阳换旧雨,偶吟一阙新鹧鸪。 借以答友昔日...

  • 答友问

    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阴 初五日,有友翻吾案上之书----«诸子集成»,问读之用于何处?吾不能答。 今日,...

  • 《策划天天谈》9:策划思维

    昨天本人说应对经济的高频运动,要多采取策划思维,就有朋友在问,那怎么养成策划思维呢?感觉这个问题太难了,因...

  • 《策划天天谈》16:策划管理

    很多做策划部门负责人的朋友(特别是做项目整体策划或者系统性策划的部门),都喜欢抱怨下属,说下属的策划方案创...

  • 答跑友问

    Q1:中午吃番薯,晚上不吃可以吗? A:当然不行,从两点谈,首先太苛刻了,除了在校生以外,正常的社会上班族很难执行...

  • 答墙友问

  • 答微友问

    微博网友问:杨力虹老师,我感觉自己很迷茫,我原本有很深抑郁症,后来在接触了灵修后,知道了不要抗拒,要接受,然后我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策划天天谈》19:答友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y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