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事就像是荒海拾贝,常常会被最晶莹的那颗吸引。我常常在夜里想到以前的事,那些由快乐和青涩组成的片段交织在一起,经常令我长久神往。而后醒来看看自己身处的境地,又突然窘迫起来。不争气的时候,眼泪也将要夺眶而出。我经常反省自己一步一步走来所做的过错,却几乎从来不为这些过错做些什么弥补的措施来。我将这些过错压在心底,久而久之它们形成一根根难以抹去的刺,在暗处一遍又一遍的偷袭我。我多想将它们曝晒在大庭广众之下,任其日蚀月灼,任其受人唾骂。可是,也只是想想罢了。
这个时候,真想找一个相处多年的兄弟去喝几杯,不用好酒,能醉就行。醉了之后从以前的陈年旧事中再找点趣事,醉了之后敞开的聊自己未来最想做的事。吹吹牛,嬉笑怒骂,而后迎接新生活。
算了,前面的吐槽纯粹是我发的牢骚,一个人成长到现在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许多想发泄出来的事,可却因为某种原因要深埋心底。不过,今天我在将要入睡之前,趁着还有几天就要再老一岁之时,笼统的写下这二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我的童年其实没什么值得去谈论的,那是一段美好却恍惚的记忆,我仅仅记得曾经有三个来自不同村庄的小伙伴在一起度过了小学六年,这六年来他们只在下学的时候才分开,其余时间,连上厕所都要一起。这三个人小学毕业之后便不再有联系,如今已经都散落天涯了,其中一个的我只身跨越一千多公里来到川南求学。
中学时代是一段璀璨而又悲伤的记忆。这份记忆是关于兄弟情谊,关于师生情谊,关于理想,也关于青涩的初恋。
细算下来,中学六年,我和我的堂哥住在一起的时光大约有三年,那时候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关于怎么样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方式,有一段我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想,如果是堂哥,他会怎么做。这是一种丢失自我的体现,在上大学初期,我因自我缺失变得不自信。这和初中时代我的自信满满截然不同,那时候我成绩尚可,又深得老师关心,做什么都放开了手脚,也从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是什么。初中毕业时,我的英语老师靠在我的桌子上,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以后一定要努力,我流着泪许诺,这泪水是不舍和感恩。如今却只能流着泪说声抱歉,这泪水是辜负与不甘。高中时代有一群要好的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前所未有的勇气,这勇气关于争取和奉献。这让我至今受益匪浅,原则问题上,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说法而妥协,所以得罪了人。这也让我开始慢慢讨厌那种明明不喜欢却要逆来顺受的人。他们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曲意奉承,或者因为别人一次赞同而沾沾自喜。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享受正确的权利,本来就是属于自己的。高中时代我多读了一年书,也就是复读,那一年,是磨平我信心的一年,深夜苦读却毫无进取的滋味折磨了我整整一年,无人诉说。最后以考入一所二本院校结束了十年寒窗。
精彩的情节与惨淡的结局生出落差,恰恰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剧本之一。不过这样的戏码加在自己身上,确实是令人意想不到。
大学时代,很少有人明确知道自己以后的道路。我做了设计行业里的一条小鱼,却想翻出大的浪花来。同学的一次创业邀请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最后是彼此都没坚持下来,我知道,是我自己的能力和态度暂时还不够成熟。这件事也使我明白,不经过深思熟虑和添加约束条件的事多半是要黄在起跑线上的。所以,今天我是失败者。这件事的无疾而终总让我深夜里想到家乡的某条突然消失的河流。我清楚记得我坐在父亲车上,望着窗外属于童年时代静静流淌的河流干涸成一条臭水沟时的怅惘。这份怅惘,是关于事物消逝的悠思追念。
二十多岁的年纪,普通的我,确实没有在内心深处设下太多的防备。所以经常有几个人可以随意出入那里,在我心处,将他们视为目前为止人生中不可缺的人。没有他们,也没有今天还算正直的我。我在此感谢,这份谢意也许从不曾脱口而出,却也是显露在眼角和行为里。
沙滩边精美的贝壳大多已捡拾完毕,我将它们捧在手心,重新扔回海里,静待时间将其重新排列组合。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某一处从未涉足的浅滩,发现那一枚属于原谅的贝壳。这份原谅,是给予经常犯错的自己,让他找回自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3398715/2d0ada0edf30c98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