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囚徒困境:我是一个被母亲“杀死”的孩子。
故事的“两难”只是阶段性任务,后续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由于是“两难”,当然不容易选择,因此充满挑战的乐趣。
刘德华曾经面临的“两难”选择:
问题:刘德华参加一个节目主持人为了制造效果,问刘德华:“如果周润发和梁朝伟同时落水,你会救谁?”
刘德华毫不躲闪直爽地回答,我会趁机捡起砖头,将梁朝伟击沉。观众一听,全乐歪了,大家都以为他们真的有心结。接着,刘德华补充:这么以来,未来20年,香港的影帝都叫刘德华,而不是梁朝伟。
其实,刘德华的机智,一次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为节目制造了娱乐效果;二是救了一旁的周润发;三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间接承认梁朝伟比他强,是名副其实的影帝,轻易化解了两人的心结说。
最著名的“两难”要属“囚徒的两难选择”。
两名歹徒合伙犯罪被抓进警察局隔离审讯时,警察理性地分析歹徒的处境: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承认犯罪,二是抵死不认。
这两个选择的后果分别是:如果坦承犯罪,只需坐3年牢。如果抵死不认,有两种可能:一是你的同伙也抵死不认,那两人都会无罪释放;如果你的同伙承认犯罪,把你供出来,那你得坐10年牢。
两种选择(认不认罪),三种结果(刑期分别为0、3、10年。你要选哪一个?
由于隔离审讯,信息不透明,造成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后可能 面对的折磨。
作者说在他的阅读经验里,最令人难以选择的“两难”,当属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唐山大地震》。
这部小说写的是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主人公一家四口,父亲当场被压死,一对五岁的双胞胎小姐弟,被压在水泥板的两端。前来救援的人员见状,为难地说,水泥板处于连动状态,不管撬开哪一端救哪一个,另一端的孩子都会被压死,两个孩子只能救活一个。
救援人员让母亲选择。这时“两难”出现,不过母亲拒绝选择。当时情况危急,救援人员告诉母亲,不选择,两个孩子都会死。经历一番周折后,母亲才开口说:“救……弟弟。”
结局:第三种选择。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一个选择等于没有选择;两个选择等于两难折磨;三个选择创意就出现了。
在《美女,还是老虎?》的故事结尾是:
“公主想了很久,终于微微指了指右边的门,青年便慢慢走向右边那扇门,所有的人都屏息以待门打开的结果。此时,公主缓缓走出竞技场……
这是一个放式的结局,作者认为非常适合拿来作为“两难的选择”教学示范——只需改动几个字,就能创造出具体的结局来。
1.异能力。赋予角色异于常人的能力,便能轻易挣脱两难的枷锁。
公主钻入竞技场,然后取代女仆。
2.错误的选择。“错误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错误比正确更容易形成戏剧张力。
公主指了右边的门,青年却向左边的门走去。
3.第三种选择:避开两难,找出第三种选择,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国王突然跳下竞技场,说给青年增加一个选择,将老虎、女仆、公主3人分别放在3扇门后,让青年做出选择。
三种不同的选择方式,结果就大不一样。
前面介绍的《余震》(过中细节详见原作,在此不再细述),利用“假两难”,把一个故事从一个绝境,逼到另一个绝境,最后再利用“救弟弟”这句话,在时间的流变里,慢慢起了心理变化,让死心的姐姐重新活过来。
【齐帆齐微课 第336篇 1269字, 累计512966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