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陈丹燕学写游记

作者: 山水凡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2-13 09:57 被阅读0次

    《名人教你写游记》学习笔记之十:以我观物,描摹有我之境

    陈丹燕,1958年出生,祖籍广东平乐。20世纪8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她的青少年题材多部作品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

    1992年兼任上海东方电视台青春节目主持人。“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曾风靡一时。被称为最具“上海味”的作家。海派文化的记录者。

    她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旅游随笔《咖啡苦不苦》《我要游过大海》等广受好评,是“真正的旅行文学”。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解释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还在书中举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就是从自己的眼睛里看世界,自己笔下的景物都带有自己的浓浓情绪。或者说,读者可以从作者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情绪。

    “无我之境”,就是作者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偶(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样,平静地看待周围的景物,把自己的感情藏得很深,读者很难从作者的描写的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不过,王国维还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游记作品同样也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一篇游记,既要平静得化为无形,又要有韵味而让人喜欢,这确实非高手不能为之。沈从文、汪曾祺的散文中能找到这样的境界,但这样的境界也不是我们随便什么心境就可以去阅读的。

    所以,游记写作,我们必须在“有我之境”做好文章,突出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如果游记作品中没有“我”,也就失去了游记的价值,还不如去看导游手册。

    陈丹燕的游记,首先灌入读者鼻息之间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我”字。可以说,她的游记把“我”张扬到了极致的地步。

    陈丹燕酷爱旅游,是一位把自己生命托付给旅行的作家,是第一批超出国门去旅游的中国人。她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旅行可以使你对世界产生不同于其他人的深切体会”“旅行让我变成了一条江,如果没有旅行我就是一条小水沟,我非常地爱旅行”。

    她的游记作品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慕尼黑的蓝天》其写作的角度是个性化的,自我的。她说这种“蓝”,“蓝得可以像天堂一样”,谁也没有去过天堂,谁也不知道天堂的蓝到底是怎样一个蓝法,只能说这是陈丹燕心中的“蓝”,不是大众心目中的蓝。

    这种蓝,又会让作者回眸自己生命的历程,“想起小时候,小时候曾经有过一个欧洲娃娃”,那是作者童年时代想象的世界,“象征着一些非常优美的事物”。

    面对这样的蓝,作者的感情没有像腾格尔那样高唱“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反而时时流泪伤心,可能是因为太美了,美得让人流泪……这样的情感体验多么真实,多么细腻,多么感人。

    《名人教你写游记》一书还推荐了陈丹燕的《莫扎特的萨尔茨堡》,读完这篇游记,让读者走进莫扎特家乡萨尔茨堡的同时,也跟随作者回忆了她女儿及她自己的童年往事:

    女儿小的时候,想为女儿找一块草地却找不到;在哥哥的有沙沙杂音的收录机里认识了莫扎特;小时候,在家附近常常听到一架大提琴拉莫扎特;小时候曾站在烧唱片的火堆旁边看热闹……

    陈丹燕写“我”的这些游记,是给予我们最隆重的馈赠。

    (第8期书评影评写作特训营    第 3篇  1396字 ,共累计5254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陈丹燕学写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hd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