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今年的春节档是神仙打架,然而大多数电影正式公映后纷纷露怯。
黄渤和沈腾主演,宁浩执导的《疯狂的外星人》虽目前暂居票房冠军,但成片品质堪堪能入眼。
韩寒改行做导演后的第三部作品《飞驰人生》也备受期待,观众口碑放出后却褒贬不一。
周星驰重新回归到小人物喜剧风格的《新喜剧之王》,从定档到上映就一直被诟病“炒冷饭”。
只有《流浪地球》例外。
豆瓣、猫眼、淘票票三大网站显示的评分数据,让这部黑马片足以称得上“口碑炸裂”。
无数影迷力荐,称其为春节最值得一看的电影!
作为首部国产硬科幻大片,《流浪星球》究竟成色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在刘慈欣同名原著中,世界观设定非常硬核。
极速膨胀的太阳将会吞没整个太阳系,全人类为了生存要向外太空寻求新的生存地。
联合政府决定启动“流浪地球计划”,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安装12000台地球发动机,进而推动地球飞离太阳系。
这个计划需要耗费2500年,约100代人,分五步完成。
第一步:刹车时代,通过地球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转动;
第二步:逃逸时代,驾驶地球发动机飞离太阳系;
第三步:流浪时代I,飞向另一颗恒星比邻星;
第四步:流浪时代II,让发动机减速和恢复地球自转;
第五步:新太阳时代,地球进入比邻星系运行轨道,成为一颗卫星。
把如此天马行空的设定还原成影像,面临的挑战极大,而《流浪地球》做到了。
判断科幻片优秀与否,一看特效,二看剧情。
本片制片人龚格尔在采访中坦言:电影的资金基本都拿去做特效了。相信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会为这部片子的特效震惊,它丝毫不逊于好莱坞大片水准。
整个团队用7个月时间,请了4位中科院院士协助,设计出3000张概念设计图,画了8000张分镜头稿,制作了10000件道具,搭建了7100000延展平米的实景,只为还原书中“超凡想象力构思出的冷峻残酷场面”。
完美重现了高达11000米的地球发动机在原著中堪比“雅典卫城柱”和“上帝的喷灯”的描写。
地球和木星的交会时,空中形成的大红斑清晰可见,震撼感十足。
停止自转后,被冰川覆盖的地球表面。
以及国产电影中第一次出现的太空场面。
无论是遭遇星际飞行危机的空间站,还是地球启航中拖出的“尾迹”,画面都极具精细度和观赏度。
说完《流浪地球》出色的特效技术,接下来说说剧情。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只借助了原著中的基础设定,具体的故事完全是再创作。
导演郭帆坚持这样的创作理念:“有着真正能表达我们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的一个载体,才能够称之为中国科幻。”
他将这个载体定义为“家”。
往小了说,这个“家”是主角一家。
父亲刘培强(吴京 饰)为了执行太空任务,离家17年。
留在地球的刘启(屈楚萧 饰)和姥爷韩子昂(吴孟达 饰)、妹妹韩朵朵(赵今麦 饰)相依为命。
影片围绕主角一家人的羁绊,重点刻画了父子情、兄妹情和祖孙情。
往大了说,“家”更是指地球。
正如名字《流浪地球》,本片最令人惊奇的一点,就是世界末日来临时人类居然要带着地球逃逸。毕竟在美式科幻片里,舍弃地球另谋出路是常有的事。
要理解这个设定,先得清楚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史其实就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史。受浓郁的农耕文明影响,中国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早就写在基因和血液里。
这种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念也只有中国人能拍出。
夸了这么多,然而严格来看,影片在剧作和表演上仍存在诸多瑕疵。
由于是科幻灾难题材,影片整体气质偏向严肃悲壮。但比如为了照顾和贴近受众,穿插了许多破坏气氛的元素。
比如强行插入的“海草舞”、“福”字、“你妈让你穿秋裤”等桥段,简直不能太尴尬;
吴京、李光洁等人也没少被编剧安排上煽情化的“主角演讲”戏份;
为了节省经费选用的新人演员表演平平,后期配音明显,令人出戏。
总体来讲,《流浪地球》虽然存在不足,但瑕不掩瑜。按照目前中国电影工业发展水平,它已经迈出了中国高品质科幻电影的第一步。
故此,无论是表子或是里子,《流浪地球》都无愧于“首部国产科幻大片”的称号。
《流浪地球》能以这种成色呈现在大荧屏上,离不开导演郭帆破釜沉舟般的创作热情,离不开吴京独具慧眼的投资眼光,离不开默默付出四年的台前幕后工作者们。
更离不开写出这个故事的原著作者刘慈欣。
刘慈欣被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亦是中国科幻在世界科幻的领路人。
2015年,《三体》摘下有着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一夜间无数人知道了刘慈欣。
这是大刘创作生涯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具分量的作品。
近几年,“三体热”刮过一轮又一轮,在年轻人群体中,谈科幻必谈《三体》,没读过《三体》好比没看过《权力的游戏》。
更有狂热粉丝把刘慈欣看作中国的阿瑟·C·克拉克。(世界三大科幻大师之一,代表作《2001:太空漫游》)
然而摆在刘慈欣面前一个较为尴尬的事实就是,尽管《三体》一版再版,非常畅销,但并未打开他其他作品的销量和知名度。
要知道《三体》只是刘慈欣的成名作,在此之前,他早已写过《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6部长篇小说,《朝闻道》《乡村教师》等34部中短篇小说。
如果不是磁铁粉和科幻迷,怕是很少听说过这些书名。
这种悲哀是大刘的,也是中国科幻的。
在中国,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科幻题材都坐了几十年的冷板凳。这也导致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很难出圈。
与其将刘慈欣视为例外,不如把他看作中国科幻出圈的开始。
知名导演宁浩就是刘慈欣的资深粉丝。前面提到的春节档贺岁片之一《疯狂的外星人》,创作灵感便来自《乡村教师》。
据公开信息显示,继《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后,还有《微纪元》《超新星纪元》《三体》等至少三部刘慈欣作品电影改编计划。
可以预料的是,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几年的发展上,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IP依旧是重头戏。
金字塔并非一天能够建成,中国科幻要走的路,也远比想象中难走得多。
对此,刘慈欣本人非常清楚,在《流浪地球》观影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明确表示:虽然科幻文学前景不太明朗,但中国科幻电影起航了。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都有着宏大的场面、超凡的想象力和非常理性的笔触,仿佛一个旁观者见证人类的生存和文明。
他构建出的未来绝大多数也都是悲观的,地球的结局不是毁灭,就是远航。
这就意味着,小说影视化改编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如今成功吃下第一个螃蟹的《流浪地球》,让我们对大刘作品影视化以及国产科幻电影有了更多的期待。
当然它能给予的助力绝非这么简单,正如本片主创的期待那样:
希望自己的电影可以在观众的心中,特别是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勇于想象、相信科学的种子。
其实这不仅是科幻电影,更是中国科幻发展的意义所在。
本文作者 | 枕云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或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文小咖”(ID:culturec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