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64条
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朱子作效验说,如何?”
先生曰:“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闼’意。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扬雄《法言》曰:“胜己之私之谓克。”礼,指礼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礼仪。复,反也,回归,反求诸己之反。复礼,是自己的言行回归礼,而不是恢复过去的礼仪。克己复礼,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去除私欲,回归良知。
有一天,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克己复礼了,那么整个天下都在我心中了。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做到了克己复礼就是仁,所以能够仁爱天下,善待天下,即“天下归仁”,也就是王阳明的万物在我心中。
“天下归仁”,有人解释为“整个天下都合乎仁义”,有人解释为“天下人都会认为我仁”,这讲的都是结果,也就是此条提问者所谓的“效验说”。他认为朱熹的观点也是效验说,那么朱熹是怎么说的呢?
朱熹说:“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
朱熹的前半句是说,胜私欲而复于礼,则德行就圆满了,本心就纯粹了,类似于王阳明之致良知。但后半句,朱熹把“归”解释为“参与”,意思是天下人都会以圣人为榜样,都向仁靠拢了,所以克己复礼见效快而且功效极大。
这后半句是王阳明不认同的。王阳明说,圣贤治学只是为了自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圣贤注重自身的修行功夫,而不注重成果。仁者(圣人)以万物为一体,没有内外、他我之分,如果做不到万物一体,只是说明心中还存在着私心。整个身心都是仁的本体,那么全天下都归于我心中的仁体之内了。也就是吕大临《克己铭》中所说的:“亦既克制,皇皇四达;洞然八荒,皆在我闼。”八荒,四面八方,即整个宇宙。闼,门。意即天下万物都在我的心中。
王阳明强调,治学成圣,关键在于自己,不是为了某个目的才去做的,这是符合孔子本意的。所以,孔子才会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所以,颜渊才会说,那我就从视听言动上去修行。
王阳明说,天下都归于我的仁心之内,那么我的仁心也在天下之中了。《论语》说“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字面的意思是说,家里、国内都没有怨言,但根源还在于治学者应该在自己身上找不足,而不去身外找原因,孔子说这话的前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和“不怨天,不尤人”是一个意思。家里、国内都没有了怨言,我自然也包括在家邦之内了,但重点不在这个结果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这段话是紧跟着“颜渊问仁”一段话之后的,对于孔子的教诲,颜回和仲弓的回答都是“(某)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总之,王阳明抓住了孔子教诲的实质,治学之道要拿自己开刀,不委过,重在克制自己的私欲,战胜私欲,致良知是自然的结果,不是可以去追求这个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