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温州近现代史(普及)温州商会温州
2019-12-16 辛亥革命前后的陈黻宸 作者:张小宇

2019-12-16 辛亥革命前后的陈黻宸 作者:张小宇

作者: 阿土文史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10:31 被阅读0次

  载于2019年12月14日《联谊报》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后改名芾,浙江瑞安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史学家,与陈虬、宋恕被称为清末民初学术界的“东瓯三先生”。曾先后担任浙江省谘议局议长、浙江省民政部长、民国首届国会议员、众议院议员。陈黻宸涉足政界,是从1909年10月主持浙江谘议局开始,至1911年11月另组温州军政分府流产,总共三年时间。因这段时间正是我国尝试改良帝制、建立共和政体,到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政府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史称辛亥革命。陈黻宸也从“维新思想家”转变为“政治家”;从“一介书生”“学堂讲席”转变为“议长”“民政长”。因而,被称为“辛亥从政”。“谘议局”是清末学习西方民主,建立“议会君主制”政治制度的产物。在中央设有“资政院”,各省设有“谘议局”,“谘议局”是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有权议决本省应兴应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等政务,是一个参政议政机构。

遥选假副议长 惊获选正议长

      1909年9月5日,在浙江谘议局正式成立大会召开前,召开了谘议局准备会,会上选举沈钧儒为假(临时代理)议长,陈黻宸、陈敬第为假副议长。会上,假副议长陈敬第声明说,“陈黻宸君在粤应发电知照”。9月8日,在“假定成立会”上宣布“请假副议长陈黻宸君莅省电文”,电文以沈钧儒假议长名义签发,全文为“上海旅沪学会转陈介丈鉴:吾公被举假副议长,乞莅省商导一切,钧儒叩”。《陈黻宸致醉石弟、孟聪侄书20》载,“余自(农历八月)十七下香港、十八晚开船,二十一日六点即到杭州”,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即公历10月5日。在9月5日选举假副议长时,陈黻宸还在广州,直到10月5日才到杭州,选举时,陈黻宸不在会议现场,当选假副议长。同样,6月3日至7月20日,选举温州地区省级议员时,从投票开始到开票,陈黻宸不在选举现场(瑞安),也是在广州“遥选”,他是农历六月初三才回到瑞安,初四就公布选举名单。

        1909年10月14日,浙江谘议局召开第一次成立大会,上午8时,举行开幕礼,增中丞暨司道局各级长官、各署审查委员等以次莅会。下午一时,开始选举议长及常驻议员,假定议长沈钧儒声明选举投票方法,即刻,发票选举。是时,议员列席者112员,第一步先选举正议长,按照《选举章程》票数多者获选。在选举正议长过程中,假定议长沈钧儒认为“本日系沈钧儒执行,似可无庸添派”检票、监察员,自己亲自开箱唱名,结果是“温州陈黻宸君得七十六票,逾额当选为正议长”。

      这个选举过程没有过渡,也没有曲折,似乎是履行正常程序,其实是有点意外。现无法推测,这次正议长选举,是沈钧儒过于自信,还是陈黻宸胸有成竹,但结果是,陈黻宸“意外惊喜”获当正议长,沈钧儒“屈位”副议长。

        1908年4月,沈钧儒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毕业回国,被分配在清廷的法部任主事,积极参与“预备立宪”活动,担任宪政公会干事部干事长兼评议部议长,由于会长杨度公务繁忙,沈钧儒实际负责主持宪政公会会务。1908年8月,清廷颁布了《宪法大纲》《选举法要领》等,启动“9年立宪”计划,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各省设立“谘议局”。9月,浙江巡抚奏请调沈钧儒襄理浙江谘议局,担任浙江谘议局筹备处总参议,与陈敬弟等一起,负责筹备工作,指导全省各地选举事务,制定谘议局相关法条、章程。1909年9月5日,按照《谘议局假议长假副议长选举规则》,选举沈钧儒为假议长,陈黻宸为假副议长,9月8日,沈钧儒主持“假定期间成立大会”,布置起草“成立大会报告”、安排议员来杭接待工作、商讨邀请陈黻宸就职电文,10月3日、10日还在主持召开“假定会”第一、第二次会议,而在10月14日,浙江谘议局正式成立大会上,落选正议长。沈钧儒从担任浙江谘议局筹备处总参议,到担任假定议长,历经一年多时间,到正式选举时却不能担任正议长,“屈任”副议长,是不是做了“亏本生意”。反观陈黻宸,从浙江谘议局筹备处成立到当选假定议长,一直在广州方言馆任讲席,就连“就任假议长”也是沈钧儒发电邀请而来,凭心而论,相对沈钧儒在谘议局辛辛苦苦筹备一年多时间,陈黻宸当选正议长真是“意外收获”。

谘议局分化难保贵林性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发起了武装(辛亥)革命,各省革命人纷纷响应。浙江组织省城民团,任汤寿潜为总理、陈黻宸为副理,汤尔和、楼守光、马叙伦分管上、中、下城,据马叙伦回忆“民团名为保卫闾阎,实际响应武汉”,巡抚增韫发现有异,没有给民团发放武器。10月底,经革命党人积极工作,驻杭新军、杭城警官和杭州巡防营均同意起义,但城里的清军兵力强大、械弹充足,旗营(清军兵营)防守严密,不易攻破。副议长陈时夏邀请的上海革命党陈其美敢死队兵力有限,攻城没有把握。陈时夏知道,城里清军协领贵林(字翰香)与陈黻宸、宋恕等人是多年朋友,关系密切,他建议陈黻宸出面“劝降”清军,陈黻宸也认识到旗汉对峙,带来无谓的伤亡不值得,因而,前往旗营劝说贵林,“清天命尽矣,公无徒死”,并谒贵母“请戒其子勿战,母初勿从,(陈黻宸)反复再四,母感其诚,乃谕贵林就约”。同时,革命党人与谘议局邀请当时在上海的汤寿潜来杭,组建新的都督府。11月4日,贵林命令旗营官兵不开枪、不放炮,让革命党带着已投诚的新军进城,汤寿潜代表都督府、贵林代表清军签订了“议降”书,使杭城避免了一场血光之灾。

          但是在这时,谘议局内部已发生了分化,陈时夏、褚辅成、周承菼等挟兵权自重,不受汤寿潜节制,汤寿潜组阁的都督府没有几天就被调整。11月7日,褚辅成为政事长,周承菼为总司令,沈钧儒为临时警察局长,汤寿潜被架空、陈黻宸受排挤。更可怕是,13日,褚辅成、周承菼、沈钧儒等人以商谈“八旗生计”为由,“邀请”贵林人等到政事部,贵林到部后,褚辅成即命令“军法紧急处分”,枪决了贵林,贵林之子海量为父收尸时,又遭杀害。褚辅成、周承菼等违背和约,杀害贵林父子,汤寿潜泣曰“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陈黻宸十分痛心,也觉得自己害死了贵林,陈德溥(陈黻宸之孙)描写这段历史时,写道:“陈黻宸用两广方言学堂的工资,替贵林一家厚葬。十里杭州城,十处搭棚公祭。陈黻宸身着白衣携着二子扶着四具棺木,沿着西湖两岸,缓缓前进,一路哭声恸天地。人们感激这位为确保杭城平安,而遭不白之寃的将军。”,后来,“陈黻宸将贵林其一子及孙、孙女带回瑞安。皆令氏陈,予将军子名曰:子云,孙名曰:振纲,女孙曰娴,为教养甚备,如己所生”,陈黻宸的重情义举,颇为后人赞赏和敬佩。

遭诬陷被迫出走另组军政分府流产

      11月9日,陈黻宸被迫离杭赴沪,褚辅成等为了不给陈黻宸翻身机会,于次日在《申报》刊发恶意消息:“陈介石(陈黻宸,字介石)谋充民政部长,任用私人,被民政领袖公斥,以致谘议局人员概行摒弃。陈介石恐军政府宣其罪状,已于十九日将局中官款万余金悉数卷逃,现军政府追查账目不得,业已密饬截拿,以期必得。”因《申报》恶伤,陈黻宸只好离沪返乡,看到温州“政局紊乱、民心动”,而“防营统领梅占魁拥兵自卫,被捧为温州军政分府”,陈黻宸“谋欲挤之”,在亲家余朝绅家召集商讨,另组军政分府,自任民政部长,副部长章献猷、徐象严,财政部长吕渭英、副部长王岳崧,交通部长余朝绅,执法部长项骧等。11月14日,贴出通告,当夜就被人撕掉,有人并贴出反通告恶意辱骂,同时,省军政府褚辅成、周承菼、沈钧儒等竭力反对,陈黻宸的另组军政分府出师未捷“即死腹胎”,宣告流产。陈黻宸也赴沪就职世界宗教会会长,来年,“复适京,兼任北京大学文科史学教授”,一直到1917年逝世。中国虽然少了一位政治家,却多了一位“洋洋洒洒、韩潮苏海”“挥笔急书、累千百言”的教育家、史学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12-16 辛亥革命前后的陈黻宸 作者:张小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pr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