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听他后面会怎么说……

作者: 远9898 | 来源:发表于2017-06-10 13:38 被阅读197次

如果你是下面这些情境中的主人公,你的心情会如何?

假如你是班主任,班里最闹腾的男生又跟同学打架了,而且一连揍了好几个!你费了很大劲儿才将他们拉开,他却仍扑上去厮打,并扬言要揍死对方;

假如你是即将临盆的孕妇,开指的过程让你疼痛难耐,只好借助敲打床头的木板来减轻疼痛,结果被护工喝住:“别敲了!”

假如你是一个五岁半孩子的妈妈,工作一整天后回到家,只想安安静静地躺会儿,孩子却突然在你耳边将录音机的音量开到最大;

假如你曾嘱咐老公一定要买“维达”卫生纸——因为这个牌子的好用,结果他仍然买回了最不好使的那款……

是的,这些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一旦发生在你的头上,也一定会很不爽。

不过稍等,听听“他”后面怎么说——

最后一件小事发生在几天前。

那天晚上,看着又被买回的**牌卫生纸,我恼火极了!都说过多少次了,这纸质量不好,又薄又粗,隔断处还容易撕裂!早晨嘱咐老公买“维达”,他还口口声声答应得好好的!

正要抱怨,突然想到:说不定还有其他原因呢?

于是问他怎么买了这牌子?同样的问题,因为没了负能量,对方的感受会完全不同。

他无奈地笑笑:“下班后加了会儿班,接上儿子已经很晚了,为了不耽误他听‘小喇叭’,就没去超市;可一想到你说家里已经没纸了,就在旁边的小店买了——但那里只有这一种。”

看到他一脸疲惫的样子,心疼中感到庆幸——幸好我闭嘴多听了两句,否则又得闹矛盾了!

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带着评判去看待一些事物。听到一些话、看到一些现象,就会不由自主下定论。且等一等,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听听他们后面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那个孩子之所以大打出手,是因为同学嘲笑他没爸爸才激怒了他;

呵斥孕妇的老护工接下来的一句是:“别把手砸疼啦!”

而当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时,五岁半的儿子兴奋地跟妈妈说:“妈妈快听!轮到我发言了!”——英语课外班的老师让孩子回家后多听课堂录音。

还有一个寓言故事,很有意思,也令人深省:有人请瞎子朋友去吃饭,饭毕时已很晚。瞎子要走,主人给他点了一盏灯,他很生气:“我本来就看不见,你还给我一个灯笼,这不是嘲笑我吗?!”主人平静地说道:“我是因为在乎你才点灯的。你看不见,别人看得见,这样你走在黑夜里就不怕别人撞到你了。”


即使没有下文,只要我们耐心倾听,深入了解,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在那些让我们不耐不解的表象背后,一定有一些让他们非那么做不可的原因。

有一天,我正在备课,有人喊报告。待我示意对方进来,一个脑袋从门口探进来,原来是某班的小林,一年前我教过他。看上去他心情很糟:“老师,您能出来一下吗?”想到他曾经在我的课上特别捣蛋,顿觉有些不耐,本想就地解决,但看到他难过又期盼的眼神,还是答应了。

跟他来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不待我落脚站稳,他就开始愤怒地指责:“马老师,刚才***咬了我好几口!看:我的脸、胳膊和大腿上都是牙印!太可恶了!跟疯狗一样!”

想到他曾经的“斑斑劣迹”,看到那早已消失了的“牙印”,脑海中冒的第一个词就是“恶人先告状”。正想说教,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儿:“你怎么来找我了?”

“因为您懂心理学!”他愤怒的脸庞突然变得肃穆,还有少有的恭敬。

我心中一颤,为自己刚才先入为主的想法感到脸红,于是静下心来听他讲述事情的原委。

原来,在上一节课上,***同学反复说他跟班里的两个女生在谈恋爱,说了两遍他都忍了,第三次实在忍不住,让对方闭嘴仍不奏效,于是上前就踹了对方一脚。这一踹不要紧,动静大了,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也严重影响到了课堂。因为要赶课,任课老师只是做了一些简单处理。课下,其他几个和***关系要好的男生还继续煽风点火。他觉得老师处理不公,更为那些男生的行为感到气愤不已。

我忍住说教的冲动,尽量闭紧嘴巴听他讲述缘原委、发泄怒气。当我放空自己的头脑,才渐渐看到他内心的愤怒和愤怒的委屈;而他的表情也一点点放松,不再狰狞可怖,语气也舒缓了很多。

最后,我有些忐忑地问他:“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刚才情绪最激烈的时候,他扬言要狠揍对方一顿,然后让他妈妈跟对方父母打电话,再让他们揍儿子一顿……

他竟然平静地说:“我先冷静一下,去趟医务室。”

“下面呢?”

“您放心吧!我不会先动手的,要不我得吃大亏了!”他终于完全冷静下来。

那天下午,他告诉我,后来意识到自己也很冲动,就主动问候了对方:“你没事吧?”那个男生也很不好意思,跟他道歉,俩人握手言和。

因为情绪有了泄洪的出口,理智最终回笼,问题就解决了。

果然,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我治愈和自我成长的潜能。你倾听他,他就会治愈自己。

难以想象,如果我也用先入为主的观念和道理去堵他,后果将会多么不堪设想!

不光是别人的言行,身边的万事万物,如果我们没能深入其中去了解、去体验,都会容易妄下定论。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智慧。慢下来,静下来,感受它,体验它,与它同在。

只有仔细观察过蜘蛛,才会感受到它的智慧;

只有喝过蜂蜜,才能感受到蜂蜜的甜意;

只有静静地品过茶,才能悟出茶的禅意;

……

更何况隔行如隔山,身边有那么多我们看不清、参不透的东西!

即使我们读了很多书,在某些领域浸润了很多年,没有看到事物的核心本质,也会容易走偏。

所以,要小心我们的念头和言论。

当我们对某些事物一知半解,并与自己的信念相背离时,便会对其下妄下评判;一旦完全看见,就只剩下爱与慈悲。

相关文章

  • 等一下,听他后面会怎么说……

    如果你是下面这些情境中的主人公,你的心情会如何? 假如你是班主任,班里最闹腾的男生又跟同学打架了,而且一连揍了好几...

  • 听他怎么说

    我对师范生的微格教学指导己有十个年头了,从最初的坐主控室观察指导,下一节课回到教室评课总结,到现在的参与到每个小...

  • 等一下,我有话要说

    等一下,我有话要说; 请你放下手机,去看看身边的人,听听他们的声音。 等一下,我有话要说; 请你说话...

  • 听他们怎么说

    我对师范生的微格教学指导己有十个年头了,从最初的坐主控室观察指导,下一节课回到教室评课总结,到现在的参与到每个小...

  • 肉价疯涨!!听听他们怎么说

    肉价疯涨!!听听他们怎么说

  • 听听他们怎么说

    “推进更好的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坦白说,之前我对麻吉星这句slogan还没有更多的感触,这次因为塘厦中心小学...

  • 嘘,听听他们怎么说

    今天去外面有点事,小宝和他爷爷出去玩了,大宝我问他要不要和我一起出去,他说不要了,在家里玩,我就一个人出去了。等我...

  • 孩子你慢慢来

    为什么孩子上初中后,喜欢和你顶嘴?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一位妈妈的苦恼:我的女儿一直都挺懂事的,可是自从上初中后就...

  •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放学后,这里的教室静悄悄。每次到别的学校参观,先说教室的美,而我们的教室却不这样看,听听他怎么说...

  • 美好的生活听他们怎么说!!!

    智慧俱足的Ta说 深圳梧桐山下两天的工作坊又是一趟信息超浓缩、颠覆认知、改变生命方向的旅程,也是煮了一超大锅的开水...

网友评论

  • 白云绿树:也许护士会再来一句: 谁没有生过孩子?谁没有疼过? 就你生孩子不了起了?
    远9898: @那就许你一寸光阴 😂
  • 玉蕨:你知道,别人受益了;别人不知道,你就遭殃了。
    远9898: @玉蕨 说得好!很精辟!
  • 昭洁紫君:这么多栏目收录,厉害:+1:

本文标题:等一下,听他后面会怎么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nq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