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是我了解不多,却又较为敬重的当代文化学者、作家和散文大家。
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是中学时代读的他的文化散文《敦煌》,为其优美典雅的文字、浓郁的文化气息以及满腔的热忱与忧思所动容、所震撼、所折服。由此,对他的书和文章便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极端之美》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文化学术著作,装帧精美、文字通俗简练,向大众娓娓介绍了“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普洱茶、昆曲和书法——的极端之美。
日更15 | 举世独有,极端之美在翻开此书之前,本人对作者所推出的这三项举世独有的文化,是有疑虑的,尤其是不甚了解的前两项。
普洱,于我的印象就是一块用纸包着的茶饼,模样甚丑,也没有喝过,只知道其名声在外。
把茶作为文化,我是赞同的。中国自古就有“南茶北酒”之说,茶文化也由来已久。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喝茶的习惯,茶已早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品(茶、酒、咖啡)之一。怎么就举世独有呢,还只是茶中的一种?
带着这种好奇,我打开了此书,开始答案的寻求之旅。
一、普洱之功效。
相信不少女子和中老年人,知道或开始喝普洱都是冲着它的其中一个功效来的——瘦脂。想当年清代帝王们跨下马背过起宫廷生活,最大的负担便是越来越肥硕的身体。因此,当他们不经意地一喝普洱茶,便欣喜莫名。
不仅如此,普洱茶还暖润解油腻、解牛羊毒,而且现代科学检测手段还证明,普洱茶还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明显功效,所以在当今这个食物充裕、油腻过剩的时代,它的风行,理所应当。
另外一个使之风行的主要一点是,它不影响睡眠,即使夜间喝了,也能倒头酣睡。这个好处,在各种茶品里绝无仅有。
二、普洱之口感
关于普洱的口感,作者描述的实在令人向往。简单说是两个词:陈酽、暖润。详细地说是一系列绝妙的联想与比喻:
这一种,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轻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
那一种,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熬了三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磐钹声中轻轻诵经。
这一种,是寒山小屋被炉火连续熏烤了好几个冬季后木窗木壁散发出来的松香气息。木壁上挂着弓箭马鞍,充满着草野霸气。
那一种,不是气息了,是一位慈目老者的纯净笑容和难懂语言,虽然不知意思却让你身心安顿,滤净尘嚣,不再漂泊;
这一种,是两位素颜淑女静静地打开了一座整洁的檀木厅堂,而廊外的灿烂银杏正开始由黄变褐。
……
余秋雨与妻子马兰,都是普洱老茶品鉴专家三、普洱之深度。
普洱的深度在于其的丰富、复杂和自成学问的程度,在世界上,恐怕只有法国的红酒可以相比。不管是从代际区分(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等)、贮存区分(老茶、熟茶、茶等)、原料区分(大叶种、古树茶、台地茶等),还是产地区分(易武山、景迈山、南糯山等),即使是同一个茶号里的同一种品种,也包含着很多重要的差别,谁也无法一言道尽。
四、普洱之“核心机密”
普洱茶的“核心机密”在于其利用微生物来改变和提升食物细胞的质地,使之产生独特风味的过程。红茶、乌龙茶虽然也有发酵过程,却因为不以微生物菌群参与为主,实际上是一种“氧化红变”,与普洱茶的“发酵”属于不同类型。
普洱茶的发酵,在长年累月之间,无声无息地让茶品天天升级。其发酵过程可以十几年、几十年,这也给茶客们带来一种巨大的方便,那就是不怕“超期贮存”。
书中插图当然,书上介绍的远远不止这些,普洱本身还有很多未解之迷,待一代又一代普洱受好者解开。
关于昆曲,几乎是一点都不了解,有幸从本书中窥得万一。
在现代多媒体出现以前,戏剧无疑是人类社会最最盛大的娱乐活动之一。即使在娱乐至上、娱乐无限多元化的今天,戏剧依然在荧屏和广大农村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可相对于西方,中国戏剧实在出现得太晚了,比古希腊和古印度晚了近一两千年。所以它一出现便爆发了,一发便不可收拾。
这场爆发,主要体现在元杂剧和随后的昆曲上。
书中插图:昆曲盛况蒙古的铁骑冲破了“非戏剧精神”的千年儒学传统及其一系列的体制架构,从野地里,从石缝间,从巷陌中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新天地。这时,原来只想通过科举考试而做官的书生们发觉这条路已被阻断,却又别无谋生长技,就一一撇步到勾栏、瓦舍之间来帮策化更好的戏剧演出。这一下可不得了,一大批真正的戏剧作家就此面世,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纪君祥、郑光祖等等名字快速走进了中国戏剧史、中国文学史、中国艺术史。
穿过元杂剧的辉煌过道,作者带我们走入昆曲的世界。
昆曲属于“传奇”系统,它的血缘,产生得比元杂剧还要早一些,产生地较多地集中在浙江,主要在温州、黄岩、嘉兴、余姚、慈溪一带。元杂剧衰退后,它便开始了新的空间、新的面貌。
昆曲,或者说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昆腔的改革。昆腔本来就好听,流利悠远,再加上在音乐家魏良辅及其女婿张野塘等人前前后几十年的改革,使得昆腔日臻精致悦耳。再后来,梁辰鱼等一批批戏剧家、文人学士的全面改革,使得昆曲大火特为,几乎燎烧了半个中国的审美莽原200多年!盛况达到“通国若狂”、并出现了很多优秀奢华的家庭戏班。到了明朝末年,已然成了那些逃难的官僚、士大夫的麻醉品。
第三书法,它之举世独有、它之极端之美,举世公认。在人类的诸多奇迹中,中国文字,中国书法,独占鳌头。作者带领我们在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游历一遭,着着实实领略了其极端之美。恐难万一,不敢多言,各位读者还是自己亲自去感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