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深深的悲悯

作者: 张馨28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22:31 被阅读48次
    爱,是深深的悲悯

    当一群六岁的孩子来到我面前时,我对他们感知世界的差异惊诧不已。

    我凝视着这一双双乌黑的眼睛,每一个儿童此刻都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小窗口,在入迷地观看着蓝天和大地,太阳和月亮,鲜花和飞鸟。而且每一个小窗口都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个儿童在感知大自然的音乐,他谛听着鸟儿的歌唱,青草的低吟,树叶的呢喃。而在另一个儿童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一个五彩缤纷、色彩绚丽的世界。这个儿童习惯于从统一整体上中来欣赏自然景观,而另一个儿童却专注于细节。比如说,我们来到森林里,吸引住这个儿童的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壮丽美,而另一个儿童感到惊讶的是一丛青草或一根细芽。这个儿童赞叹的是百鸟齐鸣的多重奏,而另一个儿童去盯住一只蚂蚁,它拖着超过自身重量好几倍的东西。

    对儿童感知世界的这些微妙之处越是了解,便愈会爱每一个儿童。如果不了解儿童身上人性的多面性,如果每天没有发现每个儿童的某种新东西,一切儿童的模样都差不多,那么我就不能说已经看清了儿童的真面目。而看不清儿童真面目的人是不可能爱儿童的。

    来上学的儿童不都是美丽的玫瑰。否则,就是你太天真。玫瑰是有的,可能也有莠草,那就是儿童身上的各种毛病。这是长在儿童心中的脓疮和溃疡,起源可追溯到儿童最初的遭遇。有时注视你的不是纯净、坦荡的目光,而是伪善的眼神。

    对这一切难道也可以爱吗?不,我爱的不是他现在是什么模样,而他应当成为的那个模样,而儿童的脓疮和溃疡总有一天被根治,儿童那伪善的微笑也会消失,会闪耀出高尚与美的光辉。我爱的是这时候的这种真正的人,因为他身上包含着我心里的一部分。

    读到此处,或许,每一个老师都会深深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没有爱就没有足够的敏感,不可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不能触及孩子非常细微的心灵深处。而没有了解,真正的教育就不会发生。本质上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虔诚的牧师。对学生的爱是源于对人类、对他人心灵深深的悲悯。没有深深的爱,没有精深的学科知识,没有对人类的悲悯情怀,老师是不可能做到这一切的。

    把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挂在心头,和孩子一起去体验美,分享快乐,感受大自然,像孩子一样,相互敞开心扉,敢于呈现真实的自我。仿佛都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师生之间达到一种心有灵犀,息息相通的默契。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那么勤奋,坚守32年,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表现,研究每一学科的学科知识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心理学、脑科学等等。或许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的那种大爱,那种对人类的关怀,对儿童敏感心灵的呵护,以及对世界崇高的责任感。

    苏氏既拥有精深的学养,又进行着真正的实践,切实培养出那么多好学生,真切地给附近社区做出极大贡献。现代教师很难做到像苏氏那样,或许就在于缺乏宽宏无私的大爱,没有那种人道主义精神。因为,这才是一切教育技艺的源泉。

    当下的多数老师,教书仅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饭碗,工资刚刚能糊口,经常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时时被“馊先生刮大夫”地奚落一番。拮据的收入,被鄙夷的地位,尤其是男老师,在社会上很不被人待见。处境如此尴尬,哪儿能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或许,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让老师在物质上高枕无忧,在社会上被人尊重,起码不被当成猎物被不良媒体围攻(高铁扒门也好,师生冲突也罢,只要涉及老师,媒体就肆无忌惮)。不再担心材米油盐,不再担心自身安全,老师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去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否则,现实如此不堪,谁也做不到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对事业、对(别人)孩子心灵保持高度敏感而全神贯注。若真有人这样,反而可能会与现实格格不入,直接被边缘化。

    这能怪谁呢?多数是社会或历史欠下的孽债。虽然教师不再被认为是下九流的职业,但与高尚、体面还相差甚远。

    总之,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感觉到了教育的复杂,也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但是,现实生活中,教师们却是如此卑微与低下。

    教育的明天会怎样?

    只要法律(教育法,教师法等)不是白条,只要政策能落实,只要工资不是空调,或许会变好。

    上一篇:评课:细微之处见精神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60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是深深的悲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bb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