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夏天就这样过去了。感觉今年的高温天气实在少,这几天晚上出去走路,晚风吹在身上,已经有几分秋凉了。
想起小时候,每到立秋那天,外婆必定会啪嗒啪嗒挥舞着手里的大蒲扇说:好了好了,一个热天总算熬过去了!一个“熬”字,说尽多少无奈!
那个年代的人,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所有的消暑之物,唯有一把蒲扇和一口老井。
曾经,夏天里唯一的纳凉工具就是扇子,人手一把,须臾不离。评弹演员上台,桌上总有一块手帕一把扇子作为道具。这一把扇子在表演中变幻无穷,就如孙悟空的金箍棒,何止七十二变!
写信的时候是笔——收拢来。读信的时候是纸——摊开来。杀伐的时候是刀剑,也是盾牌。往肩上一搭,是扁担,往脸上一遮,是帘子,甚至还可以比划出飞禽走兽。
小时候听说书,被台上说书先生这一套眼花缭乱的动作给惊呆了,一把扇子真是做什么像什么,惟妙惟肖,毫无违和感。
说书先生用的是折扇,普通百姓用的是蒲扇,这一把扇子也是可以当作生活中的道具的。摇起来扇风,遮在头顶上遮阳,雷阵雨突然倒下来的时候还可以权且挡雨,上街买东西没有带容器的时候,这把蒲扇又是托盘,可以托住一些轻便的东西,到了晚上乘风凉的时候,人手一把蒲扇,一会儿扇风,一会儿拍蚊子,忙得不可开交。
吴地风俗,姑娘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天,娘家要送来凉席、扇子都消暑物品,称为“送夏衣”。有些阿姨,一把扇子当当心心用了二三十年,因为是当年娘家送来的礼物,所以特别珍惜。
苏州的传统工艺品檀香扇,是把檀香木一片片做成镂空的各式繁复花样,再用极细的丝线穿连起来而成。这种扇子精致无比,扇起来香风阵阵。这套工序还引申出一句俗语——“穿扇面”,寓意替人说合连缀。
同样一把扇子,同样是扇凉风,拿在不同的人手里,居然会有完全不同的腔调。这个,评弹演员有精彩的演绎,真的是五行八作各有不同,总结起来就是:文胸武肚轿裤档,媒肩画背俗人忙。解释开来就是:文人扇胸前,武人扇肚子,轿夫扇裤裆,画师喜欢反绑双手扇背部,一般的凡夫俗子,手里的扇子不停乱扇。仔细想来,还真的是这个道理,十分生动传神。
那时候一家子兄弟姐妹多,还有姑嫂妯娌,蒲扇每天拿进拿出,很容易放到哪里就找不着了,几把蒲扇混在一起,也很难分清。为了容易区分,就必须要做点记号。女人们的蒲扇都围了一圈花布边,叫做滚边。一家的姐妹有意选择不一样的布色,一目了然,绝不会认错。
男人们的扇子没有花边,就想办法在扇子上弄点花头经,比如在手柄上烫个名号。这是聪明人的手艺活,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一条弄堂里总会出个把这样的巧手,于是整条弄堂的蒲扇都有了名号。
和细布围边一个道理,敢在扇柄上写字的,必是拿得出手的好字。
大人们的扇子都是到了秋天收作起来,当当心心用上好几年的,布边旧了烂了,重新围一圈又和新的一样。孩子们的蒲扇经历过一个暑假的官兵捉强盗厮杀打斗,一把蒲扇就如刀剑一样砍伐决断,不待夏天过去就早已开始破败,一般是用不到明年的。
立秋了,天气渐渐凉起来了,大人把家里每个人的蒲扇收作在一起,擦洗干净后装在塑料袋里,藏到大橱顶上,等待明年夏天再拿出来使用。
孩子们拍手唱着童谣: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若要问我借,请过八月中!
这时节,差不多已经是八月中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