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之后,时隔三年,吴宇森带着他的新电影《追捕》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中。
《追捕》讲述的是国际律师杜丘清晨醒来,发现一个陌生女子被杀死在枕边,当所有证据皆指向自己就是凶手时,他拒捕逃离,决定自己查出真相。颇有名气的警探矢村在追捕过程中,察觉案件并不简单。一警一“匪”在交手中竟发展出了一段惺惺相惜的情谊,探明真相的过程中,他们卷入了更大的阴谋……
我看着影片中老派的故事情节和似曾相识的双雄对峙,双枪飞身射击,以及突兀飞起的白鸽,想着若是时光倒回炙手可热的港片时代,我对这样的故事和镜头也许还保有热忱。
然而数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像发育的骨骼,一日比一日不同。吴宇森却倔强地坚持着数十年前对江湖道义,兄弟情结,乃至是动作元素的表达。如果《追捕》有什么令人必须观看的因素,想必就是人们对八九十年代暴力美学、江湖情义等旧式演绎方式的重温与回顾。
《追捕》中的暴力场面总是让人不免想起吴宇森当年的那些经典影片,“水都”大阪河道中的暗杀和快艇追逐似乎与《变脸》中那段“MTV年度最佳动作场面”不谋而合;而矢村还原杀人现场则让人想起《喋血双雄》中的李修贤。二男一女的有趣关系则像极了当年的《纵横四海》;别墅那场动作戏几乎是一台时光机一样的存在,教人直接回到人人都是神枪手的港片时代,还有带着主角不死光环的双枪飞身射击……
姑且以最大的善意揣测《追捕》中的这些“巧合”是影坛老将吴宇森的有意为之,为的是形成吴强烈的个人风格,但元素的植入和故事情节编排的逻辑如此失却严密,仿若一件旧尺码的衬衣套在了早已发胖的身材之上,无论先扣哪个扣子都会从另一个扣子那儿暴露出尴尬。
时长106分钟的《追捕》大概被安排了2/3的打斗场面,我仿佛看到吴宇森制作这部电影时的着急。急切地想让暴力美学洪水般地再一次淹没人们的感官,急切想依靠动作场面抢消观众可能产生的尿点,急切地想让港片时代的经典镜头重回人们的眼球。
而急切的代价,便是很有力地冲刷了影片中不可或缺的情节逻辑。我经常处于一脸困惑之中“怎么又打起来了”“这个人怎么出现在这里”……推动影片前进的与其说是情节的发展,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打斗场面的功劳。
很多人看完《追捕》都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哀号,言下之意是,吴宇森老了,并且江郎才尽了。而我则把《追捕》看作是吴不愿意老去的一种格斗。不可否认,他创造的暴力美学仍有生命,也不得不承认,他对现下人们的电影口味,以及说故事的能力,始终如摸盲脉,拿捏难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