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联盟行走在乾县散文
【行走在乾县】乾陵露天书法石刻

【行走在乾县】乾陵露天书法石刻

作者: 行走在乾县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8:07 被阅读13次

    乾州蕞娃

    这里说的露天石刻主要指乾陵阙楼以北的那一部分。为什么要说这些石刻,是因为昨天下午和孩子一起登乾陵,在为孩子讲解这些碑石的时候,我发现这些碑石的内容有点眼熟,仔细回想一下,我发现很多石刻都出自于《乾陵杯全国书法大展作品集》。但是,在乾陵上并没有关于这些石刻来历的解释说明,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乾陵的对外宣传效果。

    乾陵阙楼北边平台上有两块是被几乎是并列的,右侧这一通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  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立 一九六三年三月郭沫若书”。

    众所周知,郭沫若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郭沫若对于乾陵的关注,是源于他对于文物考古的热爱。虽然1958年,郭沫若在主持挖开明朝万历皇帝陵墓时,因技术落后,导致三千多件稀世珍宝被毁,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但是,为了一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郭沫若还是在1960年向国务院提出了开挖乾陵的申请。只是,周总理在送来的乾陵发掘计划做出了:“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

    左侧石碑上书“明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 ¨(¨为空一字,因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敬书唐高宗乾陵 大清乾隆岁次丁酉孟秋 知乾州事崔龙见立石”

    这石碑中所提到的陕西巡抚毕沅(1730年-1797年),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毕沅博学多才,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做官从政之暇,潜心研攻经史敬重文士,辛勤笔耕,著作等身,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藏书甚丰,曾出其私人藏书20万卷,让章学诚编书修志。其实,最让我敬佩的是毕沅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对于陕西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在这通石碑的旁边还有一块纪念碑,上书“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时代:唐;国务院总编号:第171号;古墓葬类编号:10号;陕西省人民委员会1962年2月9日立。”

    需要说明的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共180处,共分为六类,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33处)、石窟寺(14处)、古建筑及历史建筑纪念物(77处)、石刻及其他(11处)、古遗址(26处)、古墓葬(19处)。乾陵在古墓葬类排在第10位。

    1991年由乾县县委、县政府,陕西省文化厅、文物局、文联、书协、陕西日报社、中国书画报社和乾陵博物馆商定联合举办“乾陵杯海内外书法篆刻大展”。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组委会还派张重庆等人专程赴北京约征了诸多国内名家作品,邀请书法家舒同、张汀、沈鹏先生担任评委会名誉主任。本次大赛共征集作品6418幅,其中篆刻作品228件。经评审,最后选出2225余幅参展作品,45幅勒石作品,4幅题贺作品。并于1992年9月14日,成功地举办了“中国乾陵杯首届海内外书法篆刻大展”。2003年8月将其中优秀作品结集,出版了《乾陵杯全国书法大展作品集》一书。

    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大唐在此”的题字,这是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社会活动家冯骥才先生题写的。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文革中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二十世纪末以来,冯骥才先生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影响深远。

    欧阳中石书丹的“乾陵又复唐时盛,漠谷更新晋代光”。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治学博涉多优,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多作行书,宗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壮大。

     

    茹桂书丹的“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这可是武则天流传不多的诗文之一。茹桂(原名乐生),陕西长安人,1936年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被评论界称其为“具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型书法家”。茹桂长于行草书,取法二王及米芾,形成了自己雄健豪爽、恣肆跳宕的风格;尤其在行书创作上参合了国画甚至西画的技法,写来自然随意,纵横多变,或逆或顺,或中或侧,有方有圆,有重有轻,忽疾忽徐,时涩时畅,奇崛中见平易。

        钟明善书丹的“女皇英气贯长虹,胡服骑射驭蛟龙。留得无字碑石在,千秋功过任人评。”钟明善,陕西咸阳人,1939年生。全国书协原副主席、西安交大艺术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钟明善幼承家教以书画为日课,后从田登五学习写意花鸟画,青年时代潜心于书史书论研究;书法初宗颜、柳继追“二王”,后博采众长尤喜米芾、文徵明诸家,书作以功底深厚、秀雅多姿见长,能多种书体,以行草为擅。

    杨争光书丹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书丹者杨争光是乾县籍著名作家、影视编剧。

    刘自椟书丹的是大篆,但是认得人却很少了,我这次是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出来,这幅参赛作品的楷书简体应该如何去写。刘自椟(1914-2001),号迟斋,男,汉族。生于圣哲辈出、文风极盛的于右任故里三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协主席,陕西省文史馆馆员。书法四体具佳,尤以篆书为最。刘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家,也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关学传人,他的文化积淀、治学思想也正源于生他养他的家乡三原。

    陈少默书丹的无字碑,谁立竖?李兮唐,周兮武。千秋冤结一抔土,唐家余子不足数,于阗此意晦终古。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尚炯,明嘉靖年间进士。本文选自于其在无字碑题写的《送杨遂庵还朝过乾陵》一文。陈少默,一名陈泽秦,祖籍陕西安康,民国初年陕西督军陈树藩之子,少时起居住西安至今。曾求学燕京大学,毕业于西北大学国文系,以诗文、书法及书画鉴定享誉于世。书法从颜真卿入手,中年专攻何绍基、翁同龢两家,晚年研习汉隶,喜用鸡毫,独具风格。书法界将他与刘自犊、卫俊秀、邱星3位老先生并称“陕西书坛四老”。

    何海霞书丹的“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何海霞(1908-1998),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人。早年从师张大千学画,1946年随张氏入川写生。1956年调入陕西美协从事专业创作,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1983年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不久调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工作。擅长山水,亦能花卉。其创作往往将青绿工笔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立意新奇,笔力雄健,风格浑厚而不失秀丽。代表作有《西岳峥嵘何壮哉》、《陕北清秋》、《看山还看祖国山》等。

    曹伯庸书丹的“梁山何奕奕,我喜陡其颠。眼底秦川廻,心头往事联。 周唐嗟逝去,水库望清涟。一样山河改,农夫乐大田。”。曹伯庸(1930-2011),陕西礼泉人,陕西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著名书法大师之一。先生博学多才,于“版本目录学”、“古籍文献学”,文物、书画鉴定和篆刻等研究有素。于绘画、诗词,偶而为之,信手拈来,亦无不饶有情趣。

    郭沫若书丹的“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黃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不传。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翻案续新篇。”

    “峰头黛色晴犹湿,笔底春云暗不开。墨花淋漓翠湖断,隐几忽闻山雨来。”这首是清代恽寿平自题《山雨图》,不过原诗是“锋头”而不是“峰头”。

    李成海书丹的“巨石无一字,曾经风雨磨。千秋功与过,后世自评说。”李成海,号容川,斋号粟庵、赏荷轩,祖籍河南省温县,一九四五年生于西安。幼喜书法、篆刻,得恩师陕西书界老前辈陈少默、程克刚先生教诲,长年不缀。遍临北朝诸碑,上塑源流,研汉隶、金文,自成风格:工北魏,兼各体,尤以行书见长;行草书以北魏体济形,以隶书取势,极具特色;篆刻以汉印为宗,兼学多家,常能于平整中出新。

    赵熊书丹的“千年书翰事,大雅晋唐风。奇诡兰亭迷,清魂系乾陵。”赵熊,字大愚,别署药石庐,面墙斋,风过耳堂。1949年2月1日生于西安,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赵熊先生在诗、书、画、印上皆有成就。

        陈天民书丹的:“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这首诗的作者为钱起。陈天民,字玄伯,号奉天草民,别署易安庐主。1955年出生于陕西乾县。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创作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是西北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兰亭奖的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

    卫俊秀书丹的“高山自固气,长谷送清风。乾州名胜地,巍然天子冢。迎来中外客,云集古西京。都将百年兴,瞻拜唐乾陵。”卫俊秀(1909-2002),字子英,笔名景讯、若鲁,山西省襄汾县景村人。幼爱书法,擅行草、大草,中国当代学者型书法大家。擅长行草,深得傅山书法三昧,所作用笔使转自如,清健洒脱,别具风貌。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在乾县】乾陵露天书法石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sz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