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在大学|活着

作者: LILI是个傻狍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20:49 被阅读131次

    大一的时候,第一次读余华的作品,便是那本写尽人间沧桑的《活着》。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学校图书馆、手机APP上陆续读完《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我胆小如鼠》等作品。他以冷峻的笔触揭露着人性丑陋与阴暗,善于用悬念和死亡来渲染氛围,对人充满了吸引力,给人以震撼。

    每一个沉重的悲剧,每一次无情的打击,透过福贵,我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看到了人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活着的意志

    余华在自序里说,他是被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深深打动后决定写下这本书,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小说以福贵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一生,他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却也拥有着本质的幸福和欢乐。福贵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他复杂而悲惨的生活穿越了中国五十年的历史。由一个真正的富二代到一个败家子,生活在他把所有的家产输给了龙二的那天就完全改变,以后的漫长岁月,于富贵来说是一次新生。生活给予他苦难的同时,给了他一个不离不弃的妻子,一对可爱的儿女,是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可贵的幸福。

    友庆的死让我第一次落泪,医生对生命的漠视,无知与自私,让如此单纯的孩子就这样告别人世。友庆是个可爱而又可怜的孩子,从出生起几乎就没过上好日子,他宁愿每天来回跑十几公里,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割草喂他的两头羊,让人看着都心疼。凤霞的死让我第二次落泪,一个又聋又哑的姑娘,勤快懂事,受尽磨难,令人欣慰的是,她嫁给了二喜,因为二喜是真心疼她爱她的。她和二喜一起手拉手度过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光,她死的那天,二喜哭得昏天暗地。福贵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一对儿女双双离世,在同一家医院同一间小屋,就像在他的心口割了无数刀,剧痛,但还是要活着。凤霞留下的唯一的孩子,成为了二喜和福贵生活的全部,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就有了生活的盼头。再到后来,福贵的妻子死了,二喜也死了,以如此惨烈的方式,他一辈子献给了建筑工地,最后死在了两排水泥板间。天真的孩子不知道死为何物,仰头问福贵,爸爸什么时候来接他。

    到最后,孩子七岁时也离开了爷爷,原因在我们看来是离奇的。富贵说,不是孩子嘴馋,实在是因为太穷都没能让他吃上一顿好的,豆子对他来说已经是山珍海味了。一连串人物的死亡,让我愈发感觉沉重,都不知道该从何处同情。福贵经历了三代人的死亡,见证了漫长的历史,活着是他唯一剩下来的意志。那么多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后,福贵成为小说里塑造起来的英雄。晚年的光景似乎有些落寞,但福贵对一切已经释然,他和也叫福贵的老牛做伴,如讲述别人的故事般讲着自己的故事。

    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往往让人沉浸,而优秀的小说往往看完之后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曾经幻想过很多次,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我的奶奶突然不在人世了,我会怎么样?我承认,我太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害怕我会再也见不到他们。偶尔会想起,村里人的意外的逝去,几天前还见过的好好的生命,以让人猝不及防的速度黯淡下去。那时候,恐惧感会加深,我知道,只要我们活着,就谁也无法阻止变老。当回首走过的一辈子时,我们会记起些什么,值得留恋的、后悔的、做过的和想要做的,是否早已变得模糊?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电话里和父母聊聊天,回家了陪奶奶说说话,和朋友偶尔聚一下,累了倦了就给自己一个假,出去走走心情就不会很差,生活虽然有很多的变化,很多的槛确实很难跨,但踏过荆棘也许就是鲜花,没有什么事情比天大,活着便是对爱最好的回答。

    有人总在碌碌无为、抱怨着生活不公,而自己的能力又撑不起野心。读书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想要探索了解的也越多。大学里有位老师,随手带着一本课外书,或是关于文学或是关于军事,他总是擅于利于零星的时间去看书,广泛涉猎,说话自然也是妙语连珠,学生不禁感叹博学多才。老教授尚能如此,何况我们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

    人们说大学是最好的读书时光,也是最后的读书生涯。大学时间很多,资源丰富,是人精力旺盛,思想不断深入的时期,故而应如习总书记提倡那般,多读书。但读书不应止步于大学,而是一辈子的事。虽然不用再学习课本,必修选修的区别已不在,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还需切实践行到生活,愿不负此生。

    《大学生活和读书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3515f7f0a20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在大学|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yi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