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网友在知乎提问“爸爸把我的荷兰猪摔死了,我还能原谅他吗?”
原来,网友当天和爸爸吵了一架,爸爸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气之下把孩子的宠物荷兰猪摔在了地上。
前一秒还能跟自己互动卖萌的荷兰猪,仅仅因为父子间的争吵,而被无辜迁怒,转眼没有了任何气息,孩子心里一定对爸爸充满了愤怒和怨恨。
爸爸只顾肆意发泄心中的怒火,却让孩子产生了巨大的恐惧,破坏了孩子心中最可贵的信任,让孩子失去了安全感。
即便冷静下来,孩子也陷入了“我是不是应该原谅爸爸”的纠结之中。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他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
父母情绪失控时,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01
父母失控的情绪,是孩子最大的噩梦
5岁那年,河南南阳小伙夏西伟的父亲喝醉酒与母亲发生争吵,为发泄怒气,父亲在他的后腰踹了一脚,原本健康的他,从此高位截瘫。
为了努力活下去,夏西伟曾乞讨四年,摆地摊卖过气球,卖过CD。简单的拉货对他来说是最大的难题,没有腿的他只能慢慢摸索,不断练习,将三轮车当成腿来用。
后来,看到手机贴膜比较赚钱,他便改行在广场上做贴膜生意。辛苦六年后,攒钱在南阳买了一套住房。
积极向上的他原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可是父亲却为他的人生无故增添了许多荆棘坎坷。
父母一旦情绪失控,失去理智,变得比魔鬼还要可怕,他们失控后的行为将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噩梦。
02
父母失控的情绪,会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创伤
CCTV《心理访谈》有一期节目,三十三岁的女孩范成金大学毕业十年,却一直在家啃老,她与家人的关系总是剑拔弩张。
父亲因成金的出生被单位辞退回家务农,常常在家抱怨不已。母亲性格强势刚烈,经常和丈夫吵得不可开交,对女儿说话总是冷嘲热讽、夹枪带棒,话语中充满了否定和打击。
父母发泄式的冷言冷语,像锋利的刀子一样,将成金的自信一点点剥落,成金外表虽然是三十三岁的成年人,但内心仍是个未长大的孩子。她陷入自我否定,失去了基本的社会能力。
著名心理学专家徐浩渊博士说:“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他们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
同样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家长的不同情绪状态,说出来的效果千差万别。
03
父母失控的情绪,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但对于四川女孩潘樟宜来说,家却是她的噩梦。
樟宜打小就活在被妈妈打骂的恐惧之中,“她把我推进水塘试图淹死”、“她拿烧红的铁钩子烫我,却误伤弟弟,弟弟脖子上被烫出一个大洞”,即便时隔多年,樟宜回忆起母亲的恶行,依然哭的撕心裂肺、悲痛欲绝。
在15年那年,樟宜离家出走后,八年未回过一次家,结婚也没有告诉父母一声。父母千方百计打探到她的婆家,可是樟宜却避而不见。
因为未婚先孕,樟宜母亲与丈夫仓促成婚。母亲觉得是樟宜的到来拖累了她,理所当然把对贫苦生活、对丈夫的愤怒全发泄给了女儿。母亲失控情绪后的恶行,成为樟宜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碾碎了她对父母对家的依恋。
很多时候,父母缺乏足够的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通过打骂孩子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让孩子为父母的情绪负责。
04
父母情绪稳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合格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而不是单方面的专制和压制。学会管理情绪,是每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必须要做的功课。
1.改变认知,换位思考,学会理解
很多时候,大人生气的事情,其实只是孩子做出的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
有一次,我准备给两个月大的二宝洗澡,豆豆主动来帮忙。可是不到五分钟,他进来出去好几次,一会找水壶,一会又要找塑料鸭子。
好不容易烘暖和的房间一下子变凉,我担心二宝感冒,忍不住吼了他两句,豆豆被吓懵了,眼泪水骨碌碌往下掉。
我突然意识到他只是个七岁的孩子,拿玩具是为了逗弟弟开心,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让弟弟受凉。
如果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多一些理解和耐心,放下不合理的期待和要求,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也没那么可气。
2.接纳情绪,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暂停”
《正面管教》中有这样一个案例,11岁的茱莉总是忘记将脏衣服放进洗衣篮,妈妈为此唠叨过很多次,但收效甚微。茱莉又一次忘记将裤子放进洗衣篮,妈妈故意选择忽视。
隔天,茱莉非常想穿那条裤子,埋怨妈妈,让妈妈专门帮她洗裤子。妈妈为了避免和女儿的冲突,转身去卫生间洗澡。窝火的女儿不得不穿了另外一条裤子,而且之后都记得将脏衣服放进洗衣篮。
当负面情绪即将爆发时,坚守先解决情绪再处理问题的原则,暂时从冲突中撤离,让自己进入冷静。与自己进行对话,问问自己当下的决定和处理方式是否最合适,提醒自己对于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3.学会好好说话,正确表达情绪
好好说话,是情绪表达和良好沟通的前提。
侄女琳琳还有三个月就要中考,堂哥回家看到她还在看电视剧,调整情绪后说:
我知道你喜欢这部剧,但你马上面临中考,时间有限。
看到你这样我很生气也有些失望,希望你给爸爸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学习压力大想要放松,但是我还是希望你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堂哥说的话,首先承认自己有情绪,既理解孩子,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希望孩子给出理由,是对孩子的尊重,同时表明对孩子的要求,这样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4.为自己的不当言行承担责任
当上高中的女儿又一次超过十点后回家时,刘姐终于忍不住发飙了。
“你一个女孩子,这么晚回家,怎么一点不自爱?”
对于妈妈的责骂,女儿显得非常厌烦,好几天都不愿跟妈妈说话。
刘姐意识到自己的话伤害了女儿,向女儿道歉后,温和的告诉她“你没能按时回家,妈妈特别担心你的安全,以后我希望你能够遵守约定按时回家。”
如果一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必须要有弥补的措施。父母在负面情绪爆发以后,一定要及时道歉,挽回和消除已经造成的伤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奥里森·马登曾说过:“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父母情绪稳定,是家庭最好的气场。在平和友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心理成长更加健康。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给孩子提供持久和稳定的爱,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沐浴阳光,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岭上霜
推荐阅读:
如果可以,请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愿所有家长,都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