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
别被媚娘妆带跑偏,揭秘最真实的唐宋五代美妆风尚

别被媚娘妆带跑偏,揭秘最真实的唐宋五代美妆风尚

作者: 美妆博物馆 | 来源:发表于2016-09-08 10:16 被阅读230次

导语:媚娘妆大热,却遭到历史学家痛批?博物馆陈列的唐宋女子立俑,游客看后惊呼“和想象的完全不同”?影视剧中演绎的女子妆容究竟和真实历史相差多少?今天,美妆博物馆为您揭秘。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近年相关影视剧大热,更是吸引人们关注这位传奇女性的方方面面。“媚娘妆”备受追捧,让大家误以为唐代的美妆风尚便是如此,然而古画典籍、出土文物却告诉我们影视剧与历史真相相去甚远。

相对于大热的唐代,大家对宋代以及夹在唐宋之间五代十国的美妆潮流,却知之甚少。本期美妆博物馆不仅要为唐代美妆“正名”,还要给大家介绍来自这三个时代的时尚弄潮儿,为你扒一扒最真实的唐宋五代美妆时尚。

 

美妆达人”上官婉儿,巧思打造红梅妆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大唐王朝是封建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古代妆饰史上富丽的巅峰。自初唐时期(唐太宗至武则天执政期间)始,红妆、浓眉,风格上已有富丽之姿。

《北户录》里道:“天后每对宰臣,令昭容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

说的正是上官婉儿在眉心刺梅花以掩盖伤疤,未曾料想这朵梅花衬得她越发娇艳。红梅妆遂得到当时爱美女子的争相模仿,这也是唐代盛行的贴花钿的开端。

选自唐张萱《捣练图》

 

“时尚教主”杨玉环,“红妆”独领风骚

到了盛唐时期(唐玄宗执政年间),殷实国力下封建阶级穷奢极欲,女性的丰肥、华贵之美成为主流。其中风流人物当属杨贵妃。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尤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贵妃钟爱红妆,在面部敷以铅粉之后,再将厚重的胭脂涂抹至两颊。风靡一时的红妆,之后更是衍生出了桃花妆、慵来妆……令人眼花缭乱。

选自唐《弈棋仕女图》

《中华古今注》中记:“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迴心髻,……作白妆青黛眉。”后杨贵妃模仿这个妆饰,不施胭脂、只以铅粉傅面,被认作“新妆”。宫廷内外纷纷效仿,“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选自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清脱疏狂李梦符,插花高歌显风流

唐朝覆灭之后,五代十国割据混战。自唐时便流行的“男子多为妇人之饰”,五代时更为兴盛。说到五代时期的时尚潮人,就不得不说起这样一位诗人。

《江淮异人录》中记载:“李梦符者,常游洪州市井中。年可二十余,短小而洁白,美秀如玉人。以放荡自恣,四时常插花,遍历城中酒肆,高歌大醉。”

后梁开平年间,这位李梦符,面如冠玉,好戴簪花,常流连于城中酒肆之中,酣饮高歌,还作诗称“插花饮酒无妨事,樵唱渔歌不碍时”。这样一位风流人物,就如同现在的文艺潮男,将五代时男子敷铅粉涂胭脂、佩戴簪花的时尚可谓演绎得淋漓尽致。

选自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素雅当道,美妆潮人另辟蹊径表达美

两宋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折射在女性妆饰上便成了:一反浓艳鲜丽,代之以“薄施朱色,面透微红”的素雅妆容、纤细秀丽的蛾眉和樱桃小口。端庄、清秀成为宋代妆饰的标签。

虽说礼教束缚颇深,但宋朝亦有美妆达人在妆饰上另辟蹊径。《清异录》记载:“莹姐,平康妓也。玉浄花明,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唐斯立戏之曰:‘西蜀有《十眉图》,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图。’”这位名妓莹姐,发明了近百种眉形以求日日妆容不同,甚至被人戏称为“眉癖”。

选自元周朗《杜秋娘图》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除了多样的眉妆,宋代“梅钿”也是盛行:眉心点缀一片寒梅,取其冰清玉洁之意。宫妃为讨圣宠,在妆容上也力求创新。以珠翠珍宝制成花钿,称为“玉靥”,成为宋代难得一见的较为奢华的装饰。

 

选自《梅花仕女图》

选自《宋高宗皇后像》

 

端庄的宋妆力图展现女性的纤弱,明艳的唐妆着力勾画女性的妩媚。纵使王朝倾覆世事变迁,美依然是女子永恒的追求。历史虽已蒙上尘埃,可那些和我们一样爱美、爱时尚的女子依然在历史的画卷中笑语嫣然。

未来美妆博物馆会继续为大家揭秘各个朝代的“时尚达人”,历史是否总是惊人的相似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美妆博物馆】,欢迎关注【美妆博物馆】(ID:meizhuangbowuguan)——中国第一美妆博物致知平台,全方位解密美妆。投稿、转载、合作等事宜请联系:meizhuangbowuguan@163.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被媚娘妆带跑偏,揭秘最真实的唐宋五代美妆风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ss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