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丙子,公元前二八五年)
秦王會楚王于宛,〔宛,于元翻。〕會趙王于中陽。〔班志,中陽縣屬西河郡。水經註:文水逕太原茲氏縣故城之東,瀦為文湖;文湖水又東逕中陽縣故城東。〕
【白話】
秦王國(首都咸陽【陝西省咸陽市】)國王(三任昭襄王)嬴稷,在宛城(河南省南陽市)跟楚王國(首都郢都【湖北省江陵縣】)國王(二十二任頃襄王)羋橫,舉行高峰會議,接著在中陽(山西省中陽縣)跟趙王國(首都邯鄲【河北省邯鄲市】)國王(二任惠文王)趙何,舉行高峰會議。
秦蒙武擊齊,拔九城。〔風俗通:東蒙主以蒙山為氏。〕
【白話】
秦王國大將蒙武,攻擊齊王國(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連破九個城市。
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周,為天子。狐咺正議,斮之檀衢。〔狐,姓也。春秋之時,晉有狐突、狐毛、狐偃父子。左傳:齊簡公與婦人飲酒于檀臺。檀衢,意其地為通檀臺之衢路也。爾雅:四達謂之衢。咺,況晚翻,又況遠翻。斮,側略翻,斬也。〕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左傳:晉圍齊,州綽門于東閭。杜預注曰:齊東門。〕
【白話】
齊國王(三任湣王)田地,自從吞併宋王國(首都睢陽【河南省商丘縣】)後,發現自己的智慧確實超人一等,遂驕傲不可一世。於是攻擊楚王國,再攻擊三晉(趙王國、魏王國、韓王國)。目標直指已分裂為二的周王國(首都洛陽【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揚言要把周天子趕下台,由他來做。大臣狐咺(音【選】。《漢書》作狐爰)指責他荒唐,田地把狐咺押解到街市上斬首。陳舉繼續規勸,田地把陳舉綁到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的東門處決。
燕昭王日夜撫循其人,益以富實,〔燕,因肩翻。〕乃與樂毅謀伐齊。樂毅曰:齊,霸國之餘業也,〔毅,魚器翻。自齊桓公霸天下,國以強大;田氏藉其餘業。〕地大人眾,未易獨攻也。〔易,弋豉翻。〕王必欲伐之,莫如約趙及楚、魏。於是使樂毅約趙,別使使者連楚、魏,且令趙嚪秦以伐齊之利。〔使者,上疏吏翻。令,力丁翻。以利誘之曰嚪。嚪,音田濫翻。誘,羊久翻。〕諸侯害齊王之驕暴,皆爭合謀與燕伐齊。〔燕,因肩翻。〕
【白話】
燕王國(首都薊城【北京市】國王(四任昭王)姬平,日夜加強戰鬥訓練,擢拔人才,不吝惜給他們官爵財富。得到齊王國天怒人怨的情報,認為時候已到,遂跟樂毅密謀發動一次滅國性的大規模進攻。樂毅說:「齊王國是霸權的後代,疆土廣大,人民眾多,以我們燕王國的兵力,單獨攻擊,不容易成功。一定要發動這場戰爭的話,最好跟趙王國、楚王國、魏王國結盟,共同出軍。」姬平於是派樂毅前往趙王國,再派其他使節分別出使楚、魏,並通過趙王國向秦王國承諾分給它相當利益。各國君王對田地的蠻橫,早已厭惡不耐,所以巴不得早日行動,陰謀一拍即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