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管理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程笔记
经济学——只需3条原理2个游戏,一看就会的理性人思考方式!

经济学——只需3条原理2个游戏,一看就会的理性人思考方式!

作者: 认知领域Knowin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8:23 被阅读2次

关于经济学的故事:

1767年,苏格兰,在这个以浓郁风情和自由意识著称的美丽群岛上,一个中年男人在游历欧洲各国后回到故土,开始避世隐居、潜心写作。

期间历时9年(写作6年,润色3年),作品终于横空出世。

尔后,英国震惊,欧洲沸腾,美洲也为之疯狂……

这部皇皇巨著,仿佛一颗启明星辰,照亮了工业革命来临的前夜。

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而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成为古典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

——他,就是亚当·斯密。那部著作,就叫《国富论》。

时至今日,当我们打开《国富论》,却很容易两眼冒金星……经济学与我们普罗大众之间,似乎仍隔着一道抽象和复杂的专业门槛。

其实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研究日常生活,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和周边的事务,如何与世界和平相处~。

(比如:为啥买房租房越来越难,为啥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为啥网红越来越火,为啥特朗普有时“特不靠谱”等~)。

经济学本不复杂,只是我们把它理解得太过复杂。

如何get到简单而实用的经济学思想精华,学会理性人的思考方式?

以下,进入正题。


经济学是逻辑学的二次进阶,是理性思维在群体行为上的思考分析工具。其与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转都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

至繁归于至简,我们只需先牢记3条基本原理,代入其思维模式:

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利己驱动利他。自利是人之天性。我们互帮互助真不是因为发啥慈悲之心,而是物种发展的必然。人们都各有所长,也精力有限。追求发展的动机就使得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然要权衡利弊,要考虑他人利益。这就是纯粹的客观和理性假设,也即“看不见的手”的强大引导作用,一步步使整体趋向和谐与均衡。

2.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有交易才有价值。市场是个伟大的好东西,通过提供一个交换的平台和机制,就使得互惠互利能够在圈子里轻松进行,大家能够一起愉快玩耍。但有时也会有人出来搞搞事情破坏规则,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力量,维护游戏秩序。

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实干才能兴邦。一国的生活水平终归还是要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也就是所谓GDP),所以“勤劳、开放、务实、进取”这些大白话总不会错,玩虚的,必不能持久。

第1及第2条原理揭示市场运作的本质,也即微观经济学;第3条原理阐述国家运转基础,也即宏观经济学。其实真就这么简单。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开脑洞,也玩下穿越,通过两个有趣的场景游戏,来进一步学习理性人是如何思考微观及宏观经济的:

一、荒岛求生

设想你跟小伙伴现在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之上:

首先思考什么是当前最重要的东西?

——肯定是食物和栖息地(而非RMB啦~),因为这就是由需求和供给的稀缺性所决定。

为了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你们需要做什么?

——是分工,有人擅长上树摘果子、有人擅长下海捞鱼、有人会搭茅屋。分工能够发挥个体比较优势,获得集体利益。

为了更好地发展,你们需要进一步做什么?

——是生产工具。有了强大的生产工具(比如渔网),才能使效率成倍提升,并进一步解放双手,从事其它高级活动。

——还有就是交换,以物换物才能实现大家的价值交易和分配。而这时候,货币就产生了(不一定是RMB,只要具有符号价值就行,比如扑克牌~)。

……

这个现代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其实就是最典型的微观经济运作模型。

回到现代社会,其实道理也一样。每个家庭与企业,不外乎是在“工资、利润与租金”三大要素之间循环运转,而运作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供需以及价值交换的基本模型上。

在这其中,我们都需要更好的策略来玩好自己的角色游戏。

对于个体来说:

如何追求自身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更好的发展,不外乎两件大事。

第一是方向,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不要瞎干,就会拥有更好的生产力(牢记比较优势~)。

第二是方法,学会巧妙地借用工具,不要傻干,就可以解放自己(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企业来说:

竞争可以推动发展与创新,良性的市场竞争是最有利的生产方式(垄断只会使你变得越来越无效率)。

投资是实物资本与创新的源泉,RMB本身其实并无价值,只有继续投入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价值(对于个人来说也一样)。

二、货币战争

玩完荒岛穿越,现在再来个历史穿越吧。

设想一下,你现在回到1997年:

彼时,经济欣欣向荣。亚洲四小龙GDP连年高速增长,香港股市一路凯歌,全民为之疯狂,人人炒股……

——但谁又能想到,在一片笙歌背后,一场金融风暴即将把东南亚带向万户萧疏的时代。

现在再快进十年,到2007年:

彼时,形势一片大好。美国金融市场热浪不减,住房价格持续走高,个人信用贷款蓬勃发展,人人炒房……

——但谁又能料到,仅仅一年之后,金融机构倒闭,房价崩盘,失业高涨,民众一片恐慌。

时间回到现在,历史好像又在一遍遍重演……

这就是宏观经济整体运转的一个现实场景,虽然残酷,却很真实。

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对未来预期的信心。储蓄与投资便是基于对未来偿债能力的信心,一旦民众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陷入崩盘,便很难挽回。然后就是一地鸡毛和重新洗牌。即是结束,也是新生,又一个经济周期轮回。

不过在这其中,我们也并非完全无能为力。

对于政府来说:

社会永远需要面对自由市场与国家干预之间的权衡取舍,关键在于平衡(比如97年央妈的及时出手,阻止了经济危机蔓延~)。

长期宏观经济政策则必须死磕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通俗来讲,也就是“富国裕民”(才能普天同庆~)。

最后,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则须谨记:经济学教给我们的是投资和复利(持续提升自身价值),而不是投机和赌博(炒股、炒房…)。跨过那条线,可能就是在当韭菜了~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仅是一门学科,当我们用无限逼近“理性人”的方式去看待和分析身边的问题,很多微观和宏观的现象便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逐渐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逻辑判断,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什么是这样,这是自我意识在大脑里的一次真正觉醒。

(最后留个小作业,细想下开头四个问题:为啥买房租房越来越难,为啥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为啥网红越来越火,为啥特朗普有时“特不靠谱”~如何用理性人思维进行解释?——给个小tips:供需模型、交换理论、比较优势以及开放贸易:)

:)还有福利,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经济学”,带你《一张图了解“经济学”》

The End~

P.S.:“看不见的手”指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即通过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形成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P.SS.:“看得见的手”指当市场经济运转失灵,则需要政府进行人为干预,通过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手段),实现经济结构平衡与可持续良性发展,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认知领域Knowin

公众号ID:RenzhiKnowin

一群极致的知识极客,跟我们一起,探索发现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只需3条原理2个游戏,一看就会的理性人思考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pa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