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乡村青年教师青椒培训计划》

参加《乡村青年教师青椒培训计划》的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但收获了许多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技能,就连精神状态也在一天天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变了吗?真的变了吗?还是在故弄玄虚地拍马屁,向培训老师讨好呢?”呵呵,如果真有兴趣了解这个问题,那得从我参加培训之前说起。
说是职业倦怠也好,说是不思进取也罢。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思想状态是消极的。记得每次写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时,总忘不了写上一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好的成绩”。但事实上,“争取更好的工作成绩”已经成了一句程式化的口号。怎么争取?争取到了吗?便再无下文。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却是记住了,老老实实上班,按时完成任务,但是却也仅限于此。
日子长了,不免滋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于是,生活越过越平淡,工作越做越平庸,路子也越走越窄,却还一脸不屑地以为,“大家也都如此吧!”
刚参加这次培训时,只是觉得新鮮,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做,自己也就跟着做了。说到这里,我必须得感谢一下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卫苏琴老师。虽然她已有四十七八岁了,但对待工作却始终地积极认真。为了怕错过听课而定闹钟提醒自己的办法就是她想出来的。每次课后作业布置下来,她也总是第一个着手操办。每次看着她爬在书桌上,认真地写写画画,好久也顾不上抬头的样子,我都会不由地一阵儿惭愧。也正是在她的感召和带动下,我才逐渐收了心,也认真地学起来。

还是老话说得好,“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当我真正地较真起来时,学习也跟着变得有趣儿了。记得画九宫格时,不擅长画画的我们为了交上一份像样的作业,又是找彩铅又是找图样,修修改改了好久才将作业交上去。同时,也因为有了她的鼓励和相互帮助,我们才一次一次地坚持了下来。
但真正让我的思想起变化的是寒假中的“种子特训营”。在这个特训营里,能进入学习群的都是各地教师中的精英。听着她们在视频中滔滔不绝地分享着自己精彩的工作历程,我第一次感到脸红心跳,无地自容,简直像“混进革命队伍里的三类分子。”后来又在“小打卡”活动中,认识了渑池县的石芸老师。她的每一幅彩铅画都画得既文艺又清新。看着她的画作,我的眼前时常会浮现出一个握着笔低着头,或坐于窗前,或爬于灯下认真作画的青年女教师形象。她那清雅又宁静的样子,仿佛一尊立在我心头的女神雕塑。再后来,我又在“简书”中认识了陈志朋、李桂娟和王恺三位老师,她们坚持写作长达数十万字,实在令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仔细研读她们的作品时,字里行间透射出来的那种温婉而知性的气质更是跃然纸上,令人向往。突然,我觉得自己差她们好远……
“知耻而后勇”。思虑良久后,我毅然决定:我要努力,我要真正地努力起来,向着榜样的的方向奋起直追。心中定下了目标,脚下便有了动力。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在小打卡的日记中喊道:“我的小马达,旋转起来吧!”众人一片点赞。呵呵,这次真的是不转也不行了!
后来又后来,我勇敢地加入了王恺老师的简书写作群,并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使用简书软件,然后一口气扎进了写作的海洋中。幸好我有多年的写作功底,随着一篇篇文字的流出,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简友认可,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能得到好几个专题的自动收录,还荣幸地受到了丝丝老师的入群邀请。我高兴极了,更深深地体会到了努力的甜蜜和意义。
在这里,我真心地感谢广大简友的支持与厚爱,感谢王恺老师的费心指导,更感谢丝丝老师的伯乐情怀。我希望,每个参与本次培训的老师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提示:这个小圈子,既可能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也可能是自己无形走入的,切不可沉迷其中太久哦),一同领略外面世界的精彩!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