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35岁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裁员总少不了拿35岁员工开刀。
该说点什么呢?这是市场经济的异化,从成本角度看,无可厚非。同样是一台机器,当然要用成本低、使用期长、效率高的。35岁以上员工,混了江湖这么多年,不再为老板的画大饼计划激动,也不再为年会的节目心动,更关键的上有老下有小,操心的地方很多,精力自然不能够全部用在工作上。老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边的小鲜肉们嗷嗷往上冲,于是更新换代顺理成章。
这是悲观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35岁以上人群,步入职场多年,经验丰富, 人脉广泛,做人做事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相比,可以发挥更多的经验价值。他们也是公司的宝贵财富。
刀是好刀,看你怎么用了。也看这把刀如何看待自己。是因此堕落去切菜呢,还是寻觅识货的主人,成为大侠的秘密武器。
不管怎么说,三十岁后身体素质下降,是不容置疑的。
为了继续增值,我们唯一要做的,努力保持健康。
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作息注意早睡早起不熬夜,运动上注意增加锻炼时间,不要再葛优瘫了。
晚上去小学操场,跑了十五分钟。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跑完了做几个拉伸动作,一边伸着舌头喘气,一边享受着运动后的爽快。
懒了几年,发现身体沉重,不再像过去那般轻盈。跑步时仿佛背着一个厚重的壳。心里大声喊叫:快跑,冲刺啦!腿上却使不上劲,心脏也不争气地猛跳!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身体素质差,三十岁前可以埋怨基因,三十岁后只有批评自己。
跑前万般思想争斗,跑后成就感油然而生。思想多了便是束缚。
加油吧,人们!改变命运,从一个短短的跑步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