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复盘,对照提升理解力
一)目的
李笑来以谈英语学习作为出发点,跟大家讨论如何才能产生自我驱动力,进而引申出刚需是驱动力之源。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李笑来叙述的逻辑关系,他说学英语是他的刚需所以他英语学得好,并由此归纳出“只要有刚需就会学得好”。这点一定对吗?
二)使用步骤
1. 建立笔记
-
认知:狗也对双语有反应。
用英语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是刚需。这点在我做英语内训的时候,感觉尤为突出。一线的员工,对他们来说,学过以后基本上就不怎么再用了。
那些所谓善于分析的人,寻求真相、打破砂锅,对他们来说很可能就是刚需。但也不排除一些人钻到死胡同里、或者钻牛角尖,仍然无法得到真相。
优秀是一种习惯。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大脑是可塑的。
刚需塑造大脑。 -
方法论:非虚构类作品,一定要读原版。
为了满足刚需,需要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学什么他们就去用什么,谁也阻拦不了他们。我同事都说我Excel用的好,可我根本觉得,我的水平在高手面前,完全是只菜鸡。这样看来,我下定决心要学VBA也是我的刚需啊! -
行动:今天要把VBA的学习计划制定下来。
2. 分类整理

3. 实践方法论
整理出我现在正在学习的内容,哪些是自己的刚需,哪些不是。
三)认知复盘
Step 1:自我检验
方法:结合分析阅读做过后做的标记,检验自己的最终结论是否正确?
如果只看到这里,你就认为,只要有刚需就会有需求,那就问题来了,我有N多个刚需怎么办?既想学习VBA,又想学习英语,甚至还想学习财务管理?那底哪个才是我最重要的刚需呢?所以李笑来,直到这篇文章的结尾提出了问题:如何认知,选择,培养和正确的刚需?
Step 2:查找原因
方法:根据检验的结果找出其中因为哪一章的出错导致这一问题?
导致发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必须和你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刚需才有意义。哪个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而如果要问起价值观,那要问最经典的保安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Step 3:重新阅读
方法:再重新阅读这一章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在这一章出错。
我照着财富自由之路这部书重新阅读了什么事,决定你的驱动力就会发现:李笑来,其实将刚需决定驱动力以及什么样才是正确的刚需放在一章里面写的。这一章足足有11页,是读到现在为止整本书里面最长的一章。产生疑问的源头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耐心去阅读下来,然后被半路上各种各样的疑问所困扰,几乎快被李笑来给绕进去了。
Step 4:反思提升
方法:用作者的观点,来对自己之前的经历进行反思,如果此事再重新发生一次,学习了作者的观点,我会有哪些提高?
首先还是梳理自己有哪些刚需,看一下哪些是正确的刚需?哪些是不那么正确的?刚需哪些根本是不需要的刚需?
其次是培养自己的耐心,有耐心不等于缓慢,有耐心也同样意味着高效率,因为你只有足够耐心,你才有把时间用到刀刃上(甚至于在很多时候,都没有像《西红柿首富》里面所说的,把时间用在刀把上)。
Step 5:融汇贯通
方法:刚刚学习的这部分知识,是不是能与自己之前的知识进行了融汇贯通,能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局限性在哪里?
学习此篇可以解决我工作、生活中缺乏耐心的问题。
Step 6:体系重构
方法:对自我知识体系重构优化
正在构建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