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滴滴二三事(上)

作者: 18c3ad7caf58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23:29 被阅读60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交流

    真的是美好出行?

    其实,这篇文章应该挺早就跟大家见面了,但是总是组织不好语言,就一直拖着。想想,还是尽快开始写吧,免得一些事件的细节出现了偏差,而且,我有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废话不多说,我就来说说,跟滴滴的那些事情。

    说在前面

    我先介绍一下,我认为的本文中比较重要的,但有可能是我自己“造出来”的词组的解释:
    1、空放:

    行话:指出租车司机到达目的地后,由于回程的订单少,只能空车回程的一种现象。(大部分司机不愿意遇到,因为感觉这样就只赚了“一半”的钱。)

    2、出租车司机的“订单质量”:

    优质:距离远且空放概率小,如:去浦东机场(距离超过15km)
    一般:距离适中且空放概率小且不太堵车、距离远且堵车,如:非高峰时段从外环周边进市区
    差:堵车时的市中心、距离远但空放,如:晚上十点以后从公司到我家(陆家嘴--浦江镇)

    3、“被完成”订单:

    滴滴出租车出现的一种现象:再接单后不久,司机再未接到乘客的情况下擅自修改订单状态,查看乘客目的地。如果司机认为“订单质量”为差,那么就会主动选择完成现金收款导致订单直接进入结束状态。

    4、黑盒:

    用户只能看到输入和输出,至于盒子内部如何运行,用户无法知晓。

    5、数据废气:

    用户在网页、app的看似“无意识”的举动:鼠标在网页的轨迹,手指在屏幕的点击等。这些看似没用的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级往往可以对产品设计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刻画用户带来巨大帮助。

    出租车“猫腻”

    前段时间,可以说是三天两头要跟滴滴打交道。没办法,项目进入了冲刺阶段,基本上是:

    别人上班,我上班
    别人下班,我上班
    别人到家,我上班
    别人夜宵,我上班
    别人睡觉,我下班

    基本上,每天都要十点半以后打卡吧。我家里离公司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那段时间基本上只要是加班,那就一定会打车回家,所以,跟滴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在当时那个时间段呢,打开滴滴也只会使用出租车这个功能。因为,当时的滴滴确实是处在一个近似“垄断”的地位--其他的打车app基本上都“弹尽粮绝”。所以,滴滴专车的价格是一步步的“水涨船高”,优惠券的活动,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95折、98折的专车券,最高减5元之类的)。而且,一直感觉滴滴专车的司机也并没有像宣传的那样“专业”,平台的司机质量良莠不齐,更别提什么“上海户籍”、“上海牌照”了(还是有很多“套牌”司机,账号上是沪牌,实际见面了呢,司机会提前跟你说:“我今天换了一辆车,牌照是:XXXXXXX”)。所以,在那一波近似“疯狂”的福利之后,我就回归到使用滴滴打出租车这个功能上。
    上面扯了一大堆没用的,其实就是公司只认出租车发票 🤫

    但是有一天的经历,我唯一信任的出租车也让我“大跌眼镜”。让我不禁感叹,滴滴怎么了,原本热心的上海的哥怎么了?

    我的订单“被完成”了

    其实在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之前,我是真的不相信,这竟然真的是真的。
    事情是这样的:

    滴滴的出租车司机客户端,进行了一次升级:
    在到达乘客目的地前,接单的司机无法看到乘客的目的地。
    滴滴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出租车司机的“拒载率”。因为很多出租车司机为了能赚多一点的钱,会倾向于接“距离更长”乘客。(最好就是一天跑个三次浦东机场,这可能是每个出租车司机的“梦想”吧)。
    但是,一直以来,大家总是能发现规则的漏洞。包括滴滴的这条举措。

    你的这个订单可以“被完成”。
    在显示“已被司机接单后”,你会发现司机停在原地不动。突然,订单状态变成了“司机已到达目的地”(这时候司机就能看到乘客的目的地了)。随后,订单状态变成了“已选择现金收款”,状态变成了完成。就这样,你的订单在不到10s内,“ 被完成”了。原因,多半就是:1、距离太短 2、距离还可以,去的方向不好(基本上要“空放”回来。)

    第一次遇到,真的一脸懵逼

    我还在看司机到哪了呢,订单就完成了???
    一气之下,找到了历史订单,给了那个司机一个差评。
    (评价体系对于司机师傅,还挺重要的。据说会影响司机看到的“订单质量”)

    谁的责任?

    发生这件事的时候,我女友就在旁边,那第一时间肯定是找她吐槽啊。
    吐槽吐槽着,也确实发现了很多“现象”:

    出租车据载率慢慢提高了

    很明显,从出租车司机能知道乘客的目的地的那一刻起,乘客和司机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司机可以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订单。那对于扬招的乘客,司机肯定不愿意做他们的生意。知道目的地的订单,我还要挑挑拣拣呢,更何况你们那些我不知道目的地的呢。

    老年人的打车,越来越不方便

    对于那些老年人,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是几乎无法追赶上的。用智能手机拨个电话可能都很困难,更何况下载并使用滴滴呢?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冬天在医院的门口,很多老年人无助的看着一部部扬长而去的出租车。

    发生这种事情,应该怨谁呢?

    司机也辛苦

    上面也说到了,一般我打出租的时间点呢,都是十点半、快十一点的样子了。其实,最开始的经历,还挺吓人的:司机毕竟不是机器,在那个点很容易犯困(再加上工作时间已经很长了),基本上开着开着就有点瞌睡。经历过两次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跟司机唠唠嗑!也是聊到了一些东西的:

    1、滴滴平台,给出租车司机看到的“优质”订单,越来越少。(滴滴平台不从出租车订单中“抽水”,可想而知,一些“优质”订单,平台会自动导流至专车)
    2、开出租车的上海人越来越少、年轻人越来越少。出租车行业年龄区域中老年化。
    3、份子钱越来越多,为了赚的更多,一般是两个人一辆车,一个人一天至少在车上14-20小时才能赚的“足够多”。
    ......
    所以,为了在更少的时间内,赚取更多的钱,那就需要司机“手动”去除那些自己认为不好的订单,也就发生了拒载,也就发生了订单“被完成”,也有可能受到司机的一顿“吐槽”......


    跟女友吐槽完以后,就像我之前文章说的那样,女友又给了我很多“灵感”,让我想到了一个“细思恐极”的版本。

    平台的“无为之治”

    我想,订单“被取消”这件事,肯定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却没有看到滴滴公布的任何办法或任何声明,我想,滴滴这也是“坐收渔翁之利”。滴滴或许根本不想管这件事!

    1、滴滴不会在出租车订单中“抽水”。反观专车,每个专车订单,滴滴从司机收益中抽水“20%”。专车订单是滴滴平台收益来源的“大头”。因此,滴滴不关心出租车。
    2、出租车司机的这种行为,滴滴是更愿意看到的:乘客的第一感觉是出租车司机的恶劣行为,反倒是衬托出了专车的“好”,至少是受到一个大平台监管的,对吧?遇到这样事情的乘客会有多少概率,转而使用滴滴专车呢?

    细思恐极的地方来了

    1、滴滴作为一个app,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盒”。

    我们点击“发送订单”到app 显示“司机接单”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无法知晓。甚至连app上显示的“出租车图标”,我们也无法知道是真是假。(读到这里,你可能想到了我之前那篇文章:《瓜分100w?你真的赚到了?》,实际上,所有的app,都是黑盒。我们看到的输出的真实性,都无法验证)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滴滴完全有能力控制用户看到的“一切”?

    2、滴滴拥有足够刻画“用户画像”的海量数据

    作为一家存在了多年的“独角兽”公司,对于自我平台的数据留存,肯定也是做的很成熟了。我相信,现在的大数据公司,肯定会留存各式各样的数据:出行时间、起始地、出发地,甚至用户的任意点击事件这样的“数据废气”也会被精准记录下来!!那么,有一个数据,滴滴肯定也会有:“被完成”订单的用户,有多少会继续叫出租车,有多少会转向专车?

    滴滴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海量计算,肯定轻而易举的就能算出这个数字。通过这个数字,计算出“被完成”订单对于一段时间内专车的收益的影响。

    滴滴完全有动机操控这件事情的发生啊!

    1、滴滴有用户画像,我可以更精准的去给专车导流。

    滴滴让那些容易受影响的用户更多的遭遇“被取消”订单,那么,滴滴专车的生意就来了。

    2、滴滴能控制你看到的用户界面

    app上显示的司机就一定是“真实的”?
    通过后台数据修改,完全可以“造”出一个司机用户,对用户实施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3、就算滴滴真的这么做了,对用户来说,也只不过是个黑盒子。上面那两点,都是瞎猜!

    对,这一点不能否认。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猜想。


    好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环境,提倡一种自由选择、双向选择。

    你可以选择“刷流氓”,我可以选择“换一家”。

    说来也巧,在经历过这件事以后,嘀嗒和美团双双进军打车界。我很开心啊:

    滴滴至少短期来看,不会那么“垄断”了。

    跟滴滴的其他“恩怨情仇”,就留到下次再讲吧。


    现在我一直在用嘀嗒:有优惠,平台上面的司机相对“优质”(应该是我的心理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滴滴二三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cs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