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没有读懂三毛,一个契机我懂了。读完三毛和荷西的故事只想到:彼此成就,痛快地活。
我想的很清楚,要留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我才安心,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苦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么?
这是荷西对三毛的求婚,没有恋爱直接就结婚,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没有开始没有发展,序章就是高潮,婚后,三毛义无反顾的爱上荷西。真正对的人没有磨合期。
荷西告诉三毛,他想要一所小小的房子,他要每天和三毛生活在一起,每天下班回家,家里就有三毛等他,给他做饭吃。三毛说:如果爱情不落实到柴米油盐吃饭睡觉这些琐事上是不能长久地。
婚后三毛写出了《结婚记》、《中国饭店》这样普世且能打动人心的三文,全是因为这就是她真实的生活。
婚后,他们搬去了撒哈拉,撒哈拉见证了三毛与荷西甜蜜到炸裂的爱情。她靠着“爱情”的信念,在那荒芜人烟的沙漠“白手起家”,把它建造成了艺术的殿堂。三毛出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温柔的夜》、《送你一匹马》、《稻草人手记》、《我的宝贝》......
有一种人不爱则矣,一旦爱上便是永恒。三毛就是这样一个人。婚后俩人的生活琐碎,但很快乐。荷西像三毛生命中的阳光,驱散了三毛生命中的阴暗。
结婚六周年纪念日,荷西用加班费给三毛买了一只老式手表,对她说:“以后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让它来替你数”。
然而就在这样幸福美满的时候,荷西潜水设备故障,意外丧生。在停尸房,她一个人守着丈夫的尸体,泪如雨下。“再不能看我,在不能说话的你,同一条手帕,擦你的泪,拭我的泪。”荷西那年才三十岁。“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如果有来生,三毛一定还会去撒哈拉,因为那里有荷西。三毛曾说:“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有没有痛快地活着。”因为荷西三毛人生已经圆满,没有遗憾。
有人说世上最高级的爱,莫过于彼此成就,爱就是成全彼此,让彼此成长与升华。荷西成就了三毛,荷西也成就了自己。彼此痛快地活过再无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