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目的
临近交付的项目工作呈现出“多、杂、急、复杂”等特点,尤其对于交付风险等级高的项目,临近交付的剩余工程量大或存在硬伤客诉风险点多,需要及时拉通相关条线沟通进展及信息,交圈达成一致意见,明确推进方向,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故定期召开项目交付专题会议,十分必要有效。
项目层面的交付专题会议是必备的,若项目推进顺利,一般不用上升到更高管理层面,若项目交付时间进展或风险等级高,那需要上升到更高管理组织。
会议涉及到条线通常有项目层面各条线,区域/集团工程、运营、客服、招采、法务等。
下面结合以往具体案例分析交付后期项目专题会议常见讨论事项。
二、具体案例
某项目临近交付约一个月,工期紧,由集团客服组织召开双周交付专题会议,工程、运营、法务、项目、建设单位等参会。
1、项目汇报:由项目层面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包括工程进度、验收进度、客户舆情情况,梳理出当前最难卡点,及后续倒排工作计划。
2、各条线进行提问及解答:
(1)工程:临近交付,重点关注市政配套的实施情况,常见问题有水、电、燃气这些大市政配套能否满足验收及交付使用需求,若不足满足,即使手续完备,也需要考虑预案如何应对业主使用及意见。三大关键分项验收的推进情况,人防验收、规划验收、消防验收最晚什么时候完成。对于分期交付项目,地库如何处理,是否可以验收甩项,如果甩项怎么达成验收手续,如何满足业主实际使用需求及客诉风险预案。剩余工程量最晚什么时候完成,遗留的窗扇最晚什么时候到货,联合招采对供货商及工厂的实际货物排产情况摸底和约谈,确保按时到货万无一失。
(2)运营:对比上次会议的工作安排计划,现进度有滞后,需要严密铺排下阶段的工作计划,确保交付。剩余工程量梳理,根据交付时间倒排未到货的窗扇最晚什么时候到货,到货后需要多少人力完成快速安装,若未能达成,后续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案,需周全考虑,并及时拉通信息。
(3)法务:对合同条款进行研究,格式条款约定的合同宽限期有法律风险,加大了对格式条款的监管力度,也有格式条款失效案例,不能确保无风险。疫情宽限期,对于疫情后成交的客户不适用,对于疫情前成交的客户需要事先有发送疫情告知函方有效,若未发告知函存在法律风险,不能确保有效,根据时间点切分,梳理客户并计算日赔付金额。
(4)客服:摸排客户舆情,调研周边项目交付状况,比如交付人流是否集中,当地客户敏感点,判断风险程度。承接查验工作开展,开展力度小,在有限时间内,需抓重点,对质量通病(渗漏等)和客户敏感点进行检查及整改。对于门窗后装法施工容易引发渗漏风险,需要重点关注,提前做好预防及处理方案。最后视进度情况,明确各条线对外释放输出的交付信息口径。
(5)需协调支持事项:部分货物未到场,需拉通招采对供应商进行施压,确保按时到场。门窗后装法增加了一笔打胶费用,需资金支持,拉通成本确认。竣备验收各类资料盖章需建设单位配合支持,加快进展确保竣备。关键时刻,需要打破常规,加强沟通频次,遇到卡点进行预判及沟通,不可坐等靠要。多数工作需靠一线自身解决,集团无法支撑,对于集团可支撑的需要及时拉通信息。
3、总结语
对于交付项目冲刺到最后,一般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总分包就总成本(含成本争议项)及款项支付出现撂挑子,比如总包不配合移交工作面,分包不配合发货,或不提供验收资料,容易扯皮导致剩余工程量大,交付时间紧张。这通常属于资金范围,需要集团协调支持。
(2)施工图与报规图两层皮,货不对版导致验收困难需要与政府沟通,或者是设计硬伤或是分批交付前期考虑不周全或红线外政府配套未能按时落成导致项目的相关大市政配套设施无法完成,带来验收或业主实际使用风险。
(3)销售期行为与图纸不符,带来客诉风险;施工质量及品质不过关,带来客诉风险。这些需要提前进行全面梳理尽早发现问题制定应对方案,引导舆情。工程方面需要加快整改提升品质,并制定后续维修方案,提升交付后满意度。
开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多一双眼睛发现问题,多一个解决方案,交圈信息为项目服务,确保项目交付顺利。
最后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个职场中的两宝妈妈,坐标杭州,研究生毕业,主业房地产。平常喜欢写日记,累计发表了上千篇日记。2022年我组建了日精进群,和一群朋友共同见证2022年的成长,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如果您觉得有帮助,感谢点赞、收藏 支持,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