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生命,一个听上去很“高大上”的字眼,我之所以提出她的起因却要从我的出生和成长环境说起。
我出生在东北吉林的一个小农村——北四村,一个很普通的村,普通的连一个历史名人都没出现过,普通的好像也没听说过什么值得骄傲的村庄历史。我的父母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我爷爷奶奶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看家谱往上追溯,好多代的祖辈都是农民。从小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虽然穷但由于家庭和睦,所以生活的还算比较幸福。
从小就被父母、长辈、亲戚灌输一条好像所有农村人都会给孩子反复唠叨的寄托:“你要好好学习,长大考上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脱离农村,改变命运,光宗耀祖......”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的家人们甚至绝大多数农民,非常不喜欢自己的职业和身份,非常渴望改变它,但绝大部分人不会自己去尝试改变,而是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从我模糊记事起,每年春天开始种地前,都是爷爷和妈妈催他,他才不太情愿的随大流的中点玉米或者花生,他很少主动研究今年中点什么好。他每年秋收时都会拖延着,直到被妈妈唠叨烦了才开始收庄稼,他对于干农活一点积极性都没有,而且是一辈子都没有。
每年都偶尔会听爸爸和我提起:“我这辈子不该当农民的,我如果当初学的是文科那年就能考上了,因为那年文科考试可以抄书,我偏偏学了理科,然而我物理却学的不好,最终考了两年也没考上......我应该在城里上班的,或者当个老师什么的.....”
每次他提起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一生有无限的不甘。因此,他从我很小的时候就非常重视我的读书,把他此生未完成的愿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我也算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考入了重点大学,摆脱了农民的身份,完成了几代人的夙愿。
后来我大学毕业,去了江苏油田上班,找到了一个让家人满意,亲戚羡慕的国企工作。在油田工作半年的时间里,我清楚确信一件事:我如果一直在油田待下去,就会和爸爸一样,一辈子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没有一点热情,最终将遗憾终生。
尽管我的二伯父说:“如果你砸掉你的‘铁饭碗’,你就是在砸掉一个人人争抢,即使花50万都不见得能进去的工作。”
尽管我的父母也担心我辞职后会找不到安稳的工作,但我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的油田,我平静而理性的给爸爸阐述了我的理由:“我不想像您一样,一辈子不喜欢种地,却无奈的中了一辈子,那样我会和您一样此生遗憾。”
因此,我提出“绽放生命”的一个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不该在自己完全不喜欢的职业上蹉跎一生,哪怕有风险也要去追求生命的绽放,不留遗憾。
另一个原因,要从我的亲姐姐说起。
她比我大四岁,从小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水平,而我从小成绩就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在她小学毕业的时候,出于她自己的成绩和家里的经济状况,她没有坚持要去继续读书,父母也没有坚持让她继续读书,因为家里人好像早就默契的确定了一件事——得供弟弟上大学。
姐姐做出“牺牲”的结果就是她只有小学文化,早早的和一个离家不远的农村人相了亲、结了婚,生了孩子。姐夫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前几年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他们花了所有积蓄在我们市里买了一个出租车,跑起了出租,以此为生。
姐姐由于要照顾孩子,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只能找一些饭店的临时工,饭店换了好几个,最近一段时间辞职在家没干什么了,姐夫总开出租也累的腰有些疼,他们有时候会谋划做点其他的买卖,但大买卖没有资本也不敢承担太大的风险,小买卖好像也没啥合适的可以干。
有时候和姐姐打电话,听她抱怨着生活,感觉到她对生活的无奈,很想通过什么方式帮帮她,但由于我在北京,距离很远,一时也不知从何帮起。姐姐总认为自己文化低,又有孩子拖累,很难能做些什么。难道姐姐的一生就该这样吗?难道没有文化的生命真的就不能绽放吗?
最近几年,类似《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选秀节目很多,在节目里我们能看到很多非常普通的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因此,我坚信像我姐姐这样的人也本该能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只是他们没有看到可能性,没有人引导,没有合适的方法。
因此,我提出“绽放生命”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
帮助和影响更多像我姐姐一样的普通人可以找到绽放生命的方法和可能性,活出生命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