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266432/5ffe59270332862d.jpg)
爸爸淘汰下来的一个手机送给大宝看抖音。
中午我听到她看的有恐怖内容,绑架呀,残害呀,凶案现场呀之类的,音乐和语言都是恐怖的。
我随口一句:“你怎么看恐怖的呀?你不害怕吗?”
大宝是一个较敏感的孩子,她可能感觉到被批评了,就假装不在乎的说:“嗯哪!就爱看这样的!我不害怕!”――晚上我才发现她是假装的。
当时我以为是真的,我心里感到一点担忧,我想到了蓝鲸游戏,内心寒冷的、冷漠的、极缺爱的孩子才会喜欢暴力内容,长大了才会被蓝鲸游戏吸引。难道她那么缺爱?以至于6岁就喜欢暴力?长大了要是喜欢蓝鲸游戏可怎么办?我现在能做什么?如何引导?思绪飘出去十年。
晚上我们一起做开学要教的作业――年画。我说:“抖音上有很多教画年画的,我给你找。”
拿过她的手机我发现恐怖的推送太多了,血淋淋的,刀插在身上的,断胳膊断腿的,可怕的黑屋子,捆绑,威胁,我随口说出来:“妈呀,太可怕了!我给你消掉吧,你看,长按,点‘不感兴趣’有个破碎的心,这样的内容以后就再也不出现了。”
她说:“不喜欢,不喜欢,那你给我点了吧,我都不喜欢。”
我在首页推荐里一个一个翻,她在一边跟我说喜欢、不喜欢。
她喜欢公主,动画片,玩泥巴,小手工那一类的。我松了一口气。
看到那些恐怖的,她也无意间说出来:“我不喜欢这样的,吓死了。”
我才知道中午她是假装镇定。
看来她是不喜欢,但是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看,结果看的越多推送的就越多。
想想真后怕。
我教给她点“不感兴趣”。
我发现她关注了212个人,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全部取消关注。
我教给她点小心心和加号的原则:这两个不是随便点的,你想想,这一个内容你以后还想看到,才点小心心。如果看也可不看也行就别点了。你可以翻看这个人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喜欢才点加号。
同时我给她搜索了“练舞”“画画”“练字”分别关注了几个适合她的人,这些人的作品我又打开点了很多小心心。目的就是希望这一类的多出现在推荐。
我说:“抖音呀,用好了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可以学会很多东西呢。你们学校布置的各种作业它上面都教的,就看我们选择看什么。”
智能时代长大的孩子从小玩手机是不可避免的,禁也禁不住的,家长的关注和引导就很重要。
任何一个东西,存在即合理,它的性质其实都是中性的,是好是坏,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你也可以把抖音从头痛的天敌变成孩子的良师益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