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颜相机产品初体验

作者: JK_Joker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01:43 被阅读3次

    产品名称:轻颜相机

    产品数据:appstore评分5

    评分数:71.3万

    产品slogan:风格自拍新潮流

    一款连续霸榜的自拍相机,拥有时下最流行的滤镜和美颜效果。主打“风格”:滤镜+妆,只需一键,你也能轻松get网红小姐姐们的潮流自拍。

    拍照应用主要分成三个场景:①拍照前(选滤镜,选美化);②拍照过程;③拍照后(修图)

    而三个场景对应的用户诉求不一样,拍照前用户是需要能够快速帮我找到最合适我的一个组合(形体、妆容、滤镜);拍照过程的诉求是能稳定运行,而且拍照出来后的照片跟我之前所选择的组合不会相差太远;拍照后的诉求是希望能有黑科技能把我拍得不太好的照片拯救一下。对于原素材进行再次便捷的操作;且满足用户拍照后续时间段的需求=分享

    自拍工具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美颜技术要好,图片识别技术要好,可以快速识别到人脸,能够提供我自己美化的空间,而又不至于让脸变形得过于明显。掌握了这一点之后其余的一些小细节即使做的不好,这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仍然有较强的竞争力。

    产品特点:1.个性化微调。2.拍照姿势示范。3.滤镜搭配妆容。

    吐槽:

    刚开启app的时候,整个界面是黑的,然后我一度以为我手机坏了或者是我没开启权限,我立刻跳到设置页面看了权限还是开的,结果回来之后发现还是不行,等了一两秒之后开始出现广告。#个人觉得这样很不舒服,因为一开始的界面会让我有一个预期就是这个app没有广告,但是广告又久久加载不出来。我也理解一个产品需要盈利,需要商业化,如果要在首页加广告的话为何不直接先展示广告,然后再进入页面呢?有可能那个是启动页,但是这个启动页让我有了我手机出了功能性问题的疑虑。页面如下图。

    启动项

    从页面进入之后默认打开前置摄像头可以看出这个产品定位就是自拍美颜相机,而用户打开该产品的前置摄像头看到美颜之后的自己这个时刻应该就是产品的aha moment,让用户直接了当的看到这个产品是干嘛的。而且默认开启的这个滤镜样式应该也是公司做过ab test出来转化效果最好的。

    功能体验:

    1.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一个页面,而且用户可以在一个页面解决掉所有需求。而且作为一款工具产品来说,轻颜没有花里胡哨的其他功能,如“个人中心”,甚至连登陆都没有。完完全全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照相产品,而不打扰用户。符合极简的设计原则,之前体验过某些照相软件,有要求登陆的,也有做了一个个人中心,可以自己发布照片,把社区也做了,极为复杂。轻颜这样处理在主页面甚至连引导都不需要,用户其实就已经明白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了。

    2.唯一一个有引导的是一个隐藏较深交互,滤镜通过左右切换。而且轻颜是进入滤镜页面之后有这样的一步,引导用户进行左右切换滤镜的操作。这个功能解决的是用户“逛”的需求,而不是用户有明确需求的时候。就是用户在自拍,在无聊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滤镜会逐个使用,挑选自己喜欢的滤镜。而平时我们有明确需求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已经知道要拍的物品使用哪个滤镜会好一点,就会直接跳到相应的滤镜进行拍摄。

    3

    3.在每个滤镜都是默认选择开启80的强度,当你调试之后会有一个80的点让你回归到80。#这个设计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回到原始设计。但是用户自己滑动滑回到80其实有一点费劲的。他需要慢慢划回来。看着数字的变动,如果是满足用户回到原始数据,倒不如当用户滑动的时候出现一个按钮,“重置参数”,点击即可回到80.当用户无滑动操作一两秒之后自动消失,这样可以比较好的满足这个需求,而不影响用户正常操作流程。

    4.在相机的设置页信息是有一点臃肿了,把设置项区分开来其实就可以了,没必要把类型都区分开来并且把名字命名上去。并且“画质选择”“拍照设置”这两个分类名称又跟设置字体差不多,刚进到这个页面的时候我还花时间想了一下,“画质选择”这个字颜色跟别的不一样,是说明我还不能进行画面设置吗?

    5.产品的水印设置是默认开启的。这点是为了用户拍的照片带上水印可以为产品做品牌宣传,无可厚非,毕竟也提供了关闭水印的按钮。算是在kpi和用户体验两端做了一个平衡。

    6.有一点很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登陆过账号,但是设置页面自动显示了男生妆容搭配,猜想做到这样的有两个可能性,一是背靠头条大山,我的大数据画像分析出我是一个男生。二是因为我是用过了产品拍照,产品后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分辨出了我是男生,所以有这个选项。但是这样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两点只是猜测我是男生,万一我是女生的话,那这个设置也改不回来了。不过猜测公司后台意见反馈应该没有这个小概率问题发生过,所以一直保留现有的这个。

    7.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拍照完成之后有一个地方不一样,后置摄像头多了一个“拯救废片”的功能,试用了一下发现是一个自动美颜的功能。有可能是出于这样考虑的,自拍的时候自己已经选好滤镜、妆容和风格,拍成什么样自己心里都清楚,而使用后置摄像头的有几种情况。①觉得自己前置摄像头太渣了,有后置摄像头自拍。(现在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都做的比较好了,这个可能性不大)②出去玩的时候别人帮自己的拍照,但是别人毕竟审美和自己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所以需要修改一下。

    尽管有这两个场景,但是就我身边的女生而言,他们拍完照片往往都会选择慢慢修图,从脸修到腿,再修色调,往往不会轻易接受一个自动修图的功能,#所以如果我是产品,我主观意愿这里会做一个修图的入口,点击可以调色调妆容各种设定。

    8.风格功能=滤镜+妆容,这个功能相对来说会比较复杂,分了两个维度对整体照片进行美化,一个是色调(滤镜),一个是人物妆容,用户选择了一个组合之后还可以通过调整两个不一样维度的参数来美化图片。而且再主页面上,风格和滤镜在同一层级上。这样的分类会给用户造成困扰的,我自己觉得照片美化应用的分类应该是两个, 一个是对照片整体的修饰,如滤镜色调这些;一个是针对个人的精修应用,如妆容,对形体(瘦脸,长腿)的修改。轻颜现在的做法我会困扰的是,风格和滤镜到底有什么区别,都是切换了之后整体画面风格改变了。对用户感知来说没什么区别。

    9.拍照后的页面有一个功能可能是产品故意而为之,也可能是出于技术原因不能实现的,就是删除功能在这里是没有的,这里有一个场景是,当我使用产品的连拍功能,我拍了很多张照片之后,发现有些作品不太满意,我需要及时删除掉,在轻颜上无法实现,只有我自己跳到系统相册里面删除。

    10.拍照完成之后再创作的功能,这里集全了产品所有的功能,风格滤镜美颜补妆瘦脸。底部这样的交互设计可以达到了两个目的,①在不占领高度的情况下,一排给到了所有功能曝光的空间,给最后一项也给到了一些空间,让用户知道这里也有一项的同时悬浮固定一个功能,左右滑动不影响该功能的曝光。从功能排布以及曝光可以看出,“妆容”这个功能是有一定门槛的,用的人也不多,所以放到了最后一个。“去瘦脸”应该是用户诉求比较强的一个功能,所以交互上把这个功能固定住了,而且颜色标红。可以看出自拍类的修图功能,这个是一个比较核心的功能。

    11.这个页面有个小想法是“拯救废片”功能如果可以告诉用户调整了哪些参数,那样不止满足了用户的修图需求,还满足了教育用户使用产品的需求。可以让用户知道“哦~原来这样设置照片整体感觉会好一点。”

    创新功能点:

    1.划重点,这个简直是直男福音,体会过的本人都说好。通常会有以下场景,一个不怎么会拍照的男生和一个不怎么摆姿势的女生出去玩,女生有需求需要拍照,但是男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女生摆姿势才好看,才自然。然而这个产品可以满足这个需求,选取了一些景点场景的动作姿势,让拍照的人可以依照这样的姿势指导被拍的人摆出自然好看的姿势。不得不说想出这个需求的产品真的是有场景思维。

    2.以前我们拍照的流程都是这样:出去玩,选滤镜,拍照,回来选照片,然后P图。但是轻颜有个功能是动态美化(形体+妆容),可以直接在拍照页面上设置适合你的参数,然后直接拍照。出来的效果图就可以直接分享了,减少了中间一个回头重新筛选的步骤。是一个动态P图功能,这个功能在技术实现上应该有一定的门槛。

    商业化:

    产品的商业化主要是广告+导流。广告就不展开说了,依托巨大流量,让广告主投开屏广告。导流这个可以展开说说,因为在以前,工具化产品的变现思路大致要么是先做工具,圈住一部分人群,再跟进这部分人群建立社区/电商进行变现;要么直接跟进那部分人群,在产品里面开个口子,直接给广告主导量。而头条的做法是有创新的点,通过收购投资市面上的工具产品,来给自家的社交产品(多闪)导量,轻颜就是头条投资的。这些工具产品都不需要自己做社区,只需要维持原有的工具属性,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把工具做到极致,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又自然而然会导到多闪上来,没有了变现的负担,自然而然可以把产品往用户体验最好的打磨。而变现的责任就放在被导入流量的多闪身上就好了。这是头条产品矩阵的产品哲学,很有魅力。

    以上是我体验拍照工具轻颜相机的全部思路,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轻颜相机产品初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uv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