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考了很多很多,但我用到的却很少很少。因为我深省了自己的性情,气质,能力,处境,我就选择了对自己最实用的那一小块。这就是自知之明。别人说要越大越好,越多越好,而我要的只是很小很小的。别看我写了这么多,其实我真正用上的只有一招半式,我就打算用这一招半式跟阎罗王过招。我从小就是非常笨的,学多了只会适得其反。当我独自静坐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在干嘛,我没有系统的禅修,我只有一招半式。我就决心一生恪守这一招半式,别人说我是小乘,是自了汉那我就承认好了。能力不够就不要去强求,我的能力非常有限,能把这一招半式弄透我就很满足了。
一个人第一不能有的就是野心,否则就会满盘皆输,谦卑的确是人生的一大美德。那些自诩为男神女神的人,我是至为厌恶远离的。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何必劳神苦思呢?这就是我的态度。我在道法上的努力只是为了寻找一条对自己来说最简明扼要的道路。既然经过长久的探索已经确信找到了,那就自己实行就可以了,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嘛呢?第一要简明,越复杂的东西越难修,越简明的越好,而我探索出来的就是不可能再简明的了。然后就是要专一。绝对不能有二心,一定要忠于自己选定的道法,只要受到迷惑产生二心就一定会彻底失败。必须要有殉道的精神才行。我的选择其实就是命运,就像我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性情一样,这辈子只能如此。我的文章有不少充斥着哲学思辨,但那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死心塌地。
在实际的修持中,我是极其简明的,我只是在享受着解脱的甘露而无其他。我就是一个虽然生于世间却不怎么入世的遗世独立的人。回想自己半生的经历也不免有一些感叹,然而也就仅此而已,到底还是释怀了,我的注意力还是高度集中在解脱之道的境界之上的。这就是思考和经历的共同影响,也就是内在的道路。必须走完这条道路,才能进入解脱之门,这是没有捷径的。历史上很多先贤都是在中年以后才悟透的,因为虽然他们天资聪颖,但是内在的道路只要没有走够,那就不可能歇下来。放下二字谈何容易。很多年轻人满嘴口头禅,就像顺口溜一般,其实离解脱之道还有十万八千里。这是要下实际的苦功的,禅宗史上每一个了悟者都是苦心孤诣之人。书上看两句话嘴上念一念就能管用吗?其实自己心里最明白。
就是念书也要有决心。一卷般若心经,当年我念诵的也不下十万遍。后来就不想念了,为什么呢?因为经文的境界已经现前了,那就没有再念的必要了。所以在你烦恼自己还没有悟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到底投入了多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学道也是投资,并不是免费的午餐,相反是很昂贵的投资,必须明白这一点。一招半式都是表面上的,有人学了管用,有人学了没用,因为两个人的内功不一样,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学就管用的,那是内功深厚的。学了没半点用的,可能是一点内功也没有的。那就把该补的课补上吧,没别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