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记录昨天想法哲思
科幻巨作原来是这样的套路

科幻巨作原来是这样的套路

作者: 加个零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22:39 被阅读0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科幻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科幻是宏观叙事,是光年尺度下的宇宙审美。

大家关注的是一个族群的命运,是一个星系的发展,是统一的数学规律本身。

在他们心中,个体已经被族群所代替,族群就是个体。

科幻作家不去强求挖掘人的内心,这是严肃文学界在做的事情,他们有一个上百万的创作群体,并且占据了文学主流语境。

因此纵观整个科幻世界,包括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这样的大师,也没有留下特别鲜明的人物形象。

让人记住的仍然是太空深处的黑暗,机器智能的反思,灵魂出壳的火星来客。

作为刘慈欣作品的爱好者,重温一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从《三体》到最近更新的《烧火工》。

读完发现,他的科幻作品不会过多的去描述感性的个体,但并不缺乏对微观的描写,他爱好粒子流的运行,电脑的虚拟运算,数理逻辑的线性辨证,星球毁灭后的末日描绘。

他写得最好的地方,是用三维视角对四维空间的全景式描绘,从翘曲的空间如何一点点进入;

是对文明被毁后的详细解剖,像一个残忍的变态狂面带笑容对人类进行肢解。

每每写到这里,他就开始暴走,开始癫狂,好像人类毁灭与他无关,他从容地直达理性与荒诞的终点,一千万年的时间坐标被他一笔带过,情人的相约则被鲁莽的摔到光年的两岸,刚刚建立的致命均衡立刻被无情撕毁。

从来没有什么和平与友爱,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每个文明都是森林里的猎手,每一个文明都同样也是猎物。

一些读者难免抱怨作者为什么这么冷酷无情,因为在他的笔下,常常是超脱一切的冷冰冰的数学视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幻巨作原来是这样的套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nl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