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刘邦有过这样一段外貌描写:“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南北朝的《裴駰集解》一书中引三国时文颖的原话,说:“准,鼻也。”《后汉书》描写光武帝刘秀时,曾道:“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唐朝的李贤注曰:“隆,高也。许负云:‘鼻头为准’。”许负同样是西汉人,也就是说在西汉的时候,“准”即是“鼻”的雅言,“隆准”在雅言里面,就是“高鼻头”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各个地方,各个时期的方言和官方话相关知识,没有看经史学家们的这个注释,很多人就读不懂古代的书籍,他们就不知道“准”还有“鼻头”这个意思。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类似于今天说的普通话,清朝叫官话,孔子时代叫做雅言,官方口音,又叫正音。诗指的是《诗经》,书指的是《尚书》。执礼,就是主持仪礼,今天说的当司仪。《周礼》记载“大史”“小史”的赞礼职责,在朝廷举行祭祀、会同、朝觐等活动时,由大史、小史协同主持仪式。
雅言的说法从周公那里来的,周公的伟大贡献中,包括一本中国最早的词典,叫《尔雅》,尔,或作“迩”,接近的意思。雅,一个牙,一个佳,牙是用来咬文嚼字的。佳,指犬齿,古人视为发音的基准牙。尔雅,就是用词要接近准确,发音要接近标准。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以什么地方的发音为雅言呢,一般是以首都的发音为雅言。比如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在周朝,就是以国都镐京的语音,也就是西安话为雅言了。明朝官话一直都是以南京的下江官话而不是北京话为正朔。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从南京以及附近一带带去了大量的人口,这就是明朝北京人的基础。所以明朝时期官话基本是江浙沪一带的吴音。
推广普通话,是历代王朝的重大政治工作,《周礼》规定,每隔七年,要各国诸侯的“象胥”,也就是外交人员、翻译官,要到镐京来统一培训一次,一是正音,二是君命文辞的统一翻译。每隔九年,瞽史,指乐官和史官,要来京培训一次,也是集中进行文字和读音,包括乐音的规范训练。给人正音,还要给乐器调音。“正于王朝,达于诸侯。”所以中国能维持统一国家到今天三千年之久,跟推广普通话也有很大关系。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是山东人,平时讲山东话,他什么时候讲普通话呢,读《诗经》、《尚书》的时候,他用普通话读。行礼仪,有正式礼仪活动的时候,他讲普通话。
到了秦始皇时期,面对各国不同的文字,又推行了“书同文”,统一各国文字。用简化的秦文“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废除西周以来的“大篆”和东方六国通行的“古文” 以及其他异体文字。并由丞相李斯和赵高等人领衔编写小篆字书,规定作为学童必读课本,想入仕者要通过考试及格才能担任官吏。 另一方面由于战国以来王权加强,官府事务纷繁,公文数量大增,这在实践中又产生了更为简化的字体——“秦隶”。这种书体在民间流行较早,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一批秦 统一前夕的竹简,其字体就是用墨笔书写的秦隶。
后人评价秦始皇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统一了中国,开创了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就是让全国统一思想。如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原来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讲同一种语言,但因信仰不同的宗教(东正教与天主教),采用不同的文字(基里尔文字与拉丁文字,基里尔文字即斯拉夫文字),结果分裂成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就容易分裂。而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要用同一种文字,要用同一种度量衡,这样大家相遇时就可以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了,这些实际上是维系和凝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任何开创性都有代价,老百姓从不适应到适应往往有个过程。所以,回望封建王朝史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所有这些具有开创性的朝代,最后都出现了短命的现象。当年秦朝开创性地制定了很多开创性的制度,而且很多制度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但是秦朝却是特别短命的一个朝代,只有几十年就灭亡了。秦朝之后就是汉朝,汉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开创性的东西,它其实整个继承了秦朝的这套衣钵,包括郡县制在内的这些东西,但是汉朝延续了好几百年。后面另一个开创性的朝代是隋朝,后面延续上千年的科举制、现在还在发挥作用的大运河等,都是出自隋朝,但同样隋朝是个昙花一现的朝代,而紧随其后的唐朝,却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是中华文明的巅峰时刻。
回到原文,正式礼仪活动要讲普通话,这是政治原则。就像香港一回归,香港官员宣誓就职,也必须用普通话,97年的时候,他们讲不好,用广东话笑称“普通话”是“刨冬瓜”,但也要认真刨。刨了十几年,现在都刨得不错了。祖国统一,文字要统一,发音也要统一。
这一点今天看来,意味深长,这是文化传播的关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