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66期“妆”专题活动
特别喜欢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这档节目,每周一期,周六晚十点半在中央一套播出。如果没有特殊事情,我每周都会看。喜欢主持人小撒的风趣幽默,他和开讲嘉宾以及好问青年的互动总是让你忍俊不禁,也喜欢节目邀请的主讲嘉宾,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从他们的讲述中能了解很多不一样的知识。
这期的开奖嘉宾是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舟教授。吕舟教授是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以《一根线 ,一座城》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北京这座文明古城的魅力和中轴线申遗的过程。
通过吕教授的讲述,我了解了“北京中轴线”的来龙去脉。这根线是隐形的,看不见的,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这根线的历史很长,从13世纪北京始建皇城——元大都开始,就已为北京的城建奠定了标准和秩序。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层层相扣,依序而生。以至于新中国建造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等等,依然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依然是今天国家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北京中轴线既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其连续的空间序列和格局特色,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它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制度、智慧、哲学和文化。
听着吕舟教授的讲述,跟着他一起漫游北京城的中轴线,沿着这条线路从北到南,可以看到钟鼓楼、故宫、故宫两侧的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天坛等知名建筑。吕教授还特别介绍,为了能让人们在这条线上走起来,在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前提下,已经打通了这条线。如果按一步80厘米来计算,沿着北京中轴线走一个来回,正好将近两万步,他建议来北京的朋友要花上点时间走走这条线,看看融贯古今的建筑,体验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有位好问青年是城市漫游爱好者,她在现场分享了对北京的感受:北京是一座非常“正经”的城市,不仅街道大多是正南正北,北京人也特别喜欢用“东南西北”表达方位。尤其是与北京同学一起吃烤肉时那句“你把土豆往南挪一些”,让她这位云南大理人觉得分外“离谱”。接着,小撒也开始添油加醋了,他分享了自己刚来北京时的困惑:“曾经一度以为,所有北京人出门都要带个指南针,不然他们怎么会知道精确的东西南北?”
对此,听听吕舟教授的解释:其实,北京人自带“指南针”的属性与中轴线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轴线决定了北京四四方方的城市形态,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自然会有对应的独特语境和生活方式,这是城市文化的延续,也是城市性格的展现。
看了这期节目,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今年一定要去北京,要沿着这条线走一走,去看看申遗后的北京中轴线的新妆容,去感受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