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音乐是你,另一个自我复活的地方今日看点音乐
音乐随笔:《凭歌寄意》。第二篇:《秋江忆别》,自古就有的心绪,至

音乐随笔:《凭歌寄意》。第二篇:《秋江忆别》,自古就有的心绪,至

作者: 书山寻路 | 来源:发表于2016-07-31 17:12 被阅读151次

         早期的流行歌曲如人的青年,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伴随着感伤,这种感伤不是秋风萧瑟的感伤,而是春日弥漫的心曲。《秋江忆别》正是这样的一首歌。这是由张簧作曲,严华作词和演唱,胜利唱片公司1936年出品的。

         听着这首歌,和《毛毛雨》果然同一个时代,但《秋江忆别》听起来歌词与曲调还不是很黏着,不是很融洽。大概因为新文化栉风沐雨后的野香,依然在人们心中散布吧。这首歌的缘起是严华送别女友一年后,故地重游,那份思念和怅然凝结而成的结果。但唱出来只是少年的快乐与忧伤。当时严华和周璇还未成连理,柔情蜜意恣意环绕。所以唱飘了。幸福的人大概很难写出感人的东西,真正的悲剧或许就是我们只能共鸣在悲剧里。

        这首歌分为四段。归根结底就是两句话:还记不记得曾经的相伴,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当然,唱出来是需要委婉曲折的。

          第一段:“荷花枯焦在水面漂流/黄花朵朵含笑在枝头/太阳才下山又月上柳梢头儿/黄昏时候旧地又重游/想起当初别离我的知心友”。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别离的心绪自古如斯。

          第二段:“我的姑娘/我怎么能够舍得让你走/如今留下孤单单的一个我/我的姑娘/我怎么能够忍住泪不流”。如果说第一段还能感到古意,第二段就完全进入现代了,中国现代流行歌曲已进入自觉抒发的时期。

          第三段:“当年月夜携手江心荡小舟/如今分散可还能聚首/去年今日别离时候泪儿流/千言万语还记在心头/春残夏去又到秋”。进入现代并不意味着摈弃过往,而是真正实现古今交流,这一段难道不就是。去年今日别离时,真是“去年今日此门中”的化身。

          第四段:“我的姑娘/你怎么直到如今还不回头/落花随水向东流/我的姑娘/你可别像那流水永不回头”。最后一段仍是融合,却愈加简约,也更加隽永深沉。

         “离别”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谁都会面对,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境遇不断地经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早就道出。杨过在对小龙女不可遏制的想念中,挥手之间是一记黯然销魂掌。爱情不过是朝朝暮暮。何止爱情,亲情更令人有相隔之痛。年少时只觉时光漫漫,等到祖父辈的离去,才感到遥远的关切一直都在。杨绛说:“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心意清静者尚且如此,不能忘情者又当如何。

          “秋江忆别”这个词也很有意境。秋天是成熟也是生机渐隐的时节,江水自古就满载夫子之叹。在秋天的江畔,回忆那些分别时刻,该是多么让人怅惘。

          元代赵善庆写有一首散曲:《普天乐·秋江忆别》,描绘的是一幅秋日离别图,表达了对分别已久的女友的想念:“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洒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好一曲洒洒风泪,可怜鸳鸯。

        经过第一篇的《毛毛雨》和这一篇的《秋江忆别》,早期流行歌曲的线条已大致勾勒出来,当然,主题肯定不止这些,但流行歌曲的两大基本要素已呈现,那就是“爱”与“别离”。音乐之所以能够流行,在于其扣人心弦。能动心弦者,莫过于此。

    (图片均选自网络,诚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随笔:《凭歌寄意》。第二篇:《秋江忆别》,自古就有的心绪,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tx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