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者包括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喜欢从正反两方面来说。认为只有把正反两个方面都跟孩子说了,才更加全面和客观。
可事实是,你越说“要做什么”孩子越做不到,越说“千万不要做什么”,孩子反而学得更快,坚持在那个禁止的点上,怎么也改不过来。
有个妈妈给孩子讲绘本,讲到了“小猴子做完了所有的家务活,洗了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感觉好惬(qie四声)意呀!宝宝,这里说的是很舒服,很放松,就叫好惬意呀,记住是惬意,不是‘侠’意。你长大了遇到这个字,要读惬意,千万不要读成了侠义。妈妈小时候这个字就读不对,总是说侠义……”
“哈哈!小猴子好侠义呀!好侠义呀!”宝宝立刻重复了好几遍,边说边笑。妈妈佯装生气,和宝宝推推搡搡了一会儿,才各自睡觉去了。
没有想到,宝宝以后一遇到舒服的情境,就会大喊“好侠义呀!好侠义呀!”,妈妈纠正了好多次都没有用,这让妈妈很沮丧,觉得自己好心办了错事。
教育孩子,少用禁止。因为——禁止等于负强化成年人对孩童说话时之所以喜欢用正反两方面的内容,很大程度是基于这样的善意:孩子不懂事,社会经验有限,如果只对孩子说怎么做的话,孩子难免会出错;若是同时还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孩子出错的概率就小多了,甚至不会犯警告过的错了。
可惜,这些想法其实是不符合教育学的,也是违背心理活动规律的。所以,恰恰是这份善意使得孩子更容易出错,而错的往往正是教育者特意给出指正或者禁止的地方。
在记忆形成的过程中,孩子首先通过感知接收外部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存储起来,等需要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孩子再从存储的记忆库里查找、筛选,而后把它们提取出来。
上面例子中,妈妈告诉宝宝,很舒服的一种状态叫做惬意,这就够了。相同情境出现的时候,孩子会检索自己的信息,把相关的东西提取出来,试着去对应,那就是真的会了这个词语。
可是,当妈妈提醒孩子千万不能读错时,还给出了另外一个信息,就是不能读成侠义。这个词语以及词语前面的千万不能,引起了孩子的关注,再加上后来和妈妈打闹时的愉悦,一起存在孩子的记忆库中,就形成了强化作用。
教育孩子,少用禁止。因为——禁止等于负强化教育者同时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实质上已非常糟糕地把原本没有必然联系的两件事联结在了一起,从此在孩子的印象里它们将成双成对地出现,孩子在这种情形下做判断,不仅增加了任务的难度,还需要孩子用额外的时间去进行比较与筛选,当时间紧或记忆不够深刻时,孩子往往会出错,偏偏选了家长让其规避的那一个。
很多做父母的对“正面教育”一说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即将它理解为给受教育者树立正面榜样,多肯定受教育者身上积极的一面,少用、慎用批评教育等。这种认识更多地属于德育教育的层面。
基于教学活动和智力活动中的“正面教育”则是指只向孩子提供正确的信息资料、正确的学习内容、正确的操作规范,切忌传递错误信息。这其间,即使孩子出了错,家长也不能确认和复述孩子的错误,而是直接向孩子告知并示范正确的做法让其再次学习,直至形成稳定的印象。
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说,即是:禁止等于负强化。
一旦家长特意强调了某一点,孩子就会将关注点投向某一点,那一点也很容易激发起孩子的高度注意与警觉,即是说,它们被突出被强化了。积极的关注是正强化,消极的关注便为负强化。
教育孩子,少用禁止。因为——禁止等于负强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