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城里有的人过春节不贴春联?

作者: 孤山踏歌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1:33 被阅读14次

在城市里贴不贴春联还真是个问题。这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城里的人不贴春联,确实不在少数。

古代春联起源于在大门上贴桃符,以驱邪避恶。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春联这件事。

贴春联放鞭炮吃年饭,是以往迎新年的标配,传承了几千年。近年来鞭炮的禁放,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放鞭炮在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上确实造成了危害,但作为一种文化记忆,也在无可奈何地遗失,而且还暂时找不到象样的替代品。放鞭炮那种怯怯的害怕和喜欢,造就的恰如其分节日氛围,似乎没有什么替代物是可以象鞭炮那样表达民风民俗的。

春联的命运比鞭炮似乎好一些,但前途堪忧。春联的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它承载和体现了古老文明,与传统古代诗歌、民俗文化、书法文化、文化名人紧密相关,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

时至今日,在广大农村,过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也不同程度呈现出差异性,一些地方还不很兴盛,说得不客气点,很多乡村已经见不到门前的那抹红了,着实让人觉得,既“年味”不足,也不见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风味。

城市更是如此。现在城市商品房里的人,即使住在隔壁,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你知道对方的名字吗?邻居从哪里来?每个人获得的信息都还比不过刷人脸的那台机器多。一般人对邻居家门上贴着的春联,当然也就未必能驻足观看赏评。开个玩笑,也许贴着一张商品房推广广告,都觉得比春联有“价值”,这就是文化的悲哀!

还好还有很多城市里的家长,还能鼓励自己的孩子,以文房四宝这样的旧方式,用稚嫩的古体字,记录和传承着春联这样的文化样式。

本来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还真不知道,何时起,才能重新把春联这样的文化记忆,从即将荒芜的地方拾起,通过什么载体,在城市得到还原和普及?

除了城市病带来的问题外,很多城市商品房,很多门的建造结构也有问题,似乎容不下一对春联、一条横批;哪怕一张“福”的位置,也因为“猫眼”“看人”的需要,也无处安放。

还有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吃“洋食”。要不是各地的小吃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绞尽脑汁地努力顽强地生存着,刺激着国人的味蕾,估计年夜饭也会变得不伦不类,一桌子的菜,怕是要用外文翻译成中文的方式叫出名字来。

救救春联吧,特别是那些整天叫着要“快速迭代”的年轻人!

米芾式春联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城里有的人过春节不贴春联?

    在城市里贴不贴春联还真是个问题。这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城里的人不贴春联,确实不在少数。 古代春...

  • 春节贴春联,有很多讲究,乱贴闹笑话❣上官皖儿

    【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但是,有很多讲究,不可乱贴】❣@上官皖儿 ❣禁忌一:左右联勿贴错。 在张贴春联时,有的人会...

  • 趣侃古人妙书春联

    趣侃古人妙书春联 过春节写春联、贴春联,古来有之成了习俗成了传统。这辛丑年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

  • 春联

    春联 春节的脚步近了,想起贴春联的事。 小的时候,每到春节,父亲都要把贴春联当成一件大事。早早的就请人写好春联。等...

  • 春联

    马上就要春节了,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贴春联的? 原来自秦汉以来,中国贴春联的历史由来已久,为什么中国...

  • 春联里的年味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把红色的春联和“福...

  •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 每逢春节,我国民间家家要贴春联。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

  • 春联趣事

    在我家,每年春节,贴春联必是全家出动意义丰富的事情。贴春联起源较早,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小...

  • No.91 我家的春节

    过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贴“福”字、看春节联欢晚会和吃年夜饭。 今年春节的上午,有亲戚朋友来找我玩、吃...

  • 过年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我非常激动!好盼望春节的到来呀,春节有很多美食,可以边看晚会,边吃饭。春节可以贴春联,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城里有的人过春节不贴春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i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