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凝思“瓦、钩、金”

成事 | 凝思“瓦、钩、金”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00:44 被阅读0次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

对于《曾文正公嘉言钞》中这一引用“庄子说”,我凝思了三日,并查阅了关于这“瓦、钩、金”三赌注的一些现代释义资料。回过头来再思想这条“与李次青书札”的摘抄,认为问题远没有那么复杂,其旨要即是二者:

第一,对于“急于求效,浮情客气”的批判。世人做事,少有不急于求成的,急功近利应该是一个普遍的人生作为“规律”,特别是在个人的“认识论”“方法论”修养与能力未达到相当丰度时。何以克服“急于求效,浮情客气”呢?曾公给出的方法很简单,也形象易记——“泰山当前而不克。”再着急,再快马加鞭,泰山能是一步登顶的吗?

其实,“急于求效,浮情客气”都在于“认识论”“方法论”上仅肯定了主观上的“我能”,而忽视了客观上的“他者能否”问题。所以,做事成事上必须坚持辩证法,在“我能”的基础上,更多地综合考量“他者能否”的问题。

“浮情”在当下是不难理解的,不过“浮躁”,甚至“浮皮潦草”而已,这样的心态与作风,是不大能成事的,也无须赘言。

“客气”则要仔细琢磨一下了。我以为,“客气”不就是客人之气,不能久留或不愿久留的行为之气?反“客气”不就是“在沙家浜札下根了”?深入、深入、再深入客观实际之中,还会有“浮情客气”吗?让现实的、真实的实际情况“重压”自己,谁能“浮情客气”?坑道中的战士会有“浮情客气”?

第二,对于“外重内轻为蔽也久”的批判。这是最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重视身外之物而看轻内在的本质呢?曾公言之“其为蔽也久矣”。其实,到今天也仍是在“为蔽”大多数人。人是物质的存在,其涵义不仅指人本身是物质的,更强调人是依靠物质而生存和发展的。鲁迅先生早就讲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人生逻辑。当人处在求温饱、刚温饱、不充分温饱时,看重身外之物则是必然的,所以,“物质利益”原则无论古今都是最能驱动人、调动人的。但若不让物质利益蒙蔽人的本性,让人注重内在本质的发展,就需要很高的智慧作为了。曾公的书札、家训,正是这方面作为的经典范例。

所以,解决“外重而内轻”的问题,无论是谁,都要考虑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时期和各人经济状况这些最基本的客观事实问题。鲁迅先生讲过一句话:“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我以为,这很有助于我们思考、抉择和解决“外重内轻”的弊害问题。

至于“瓦巧,钩惮,金殙”,不过是曾公引庄子以典明“外重内轻”问题。至于其在今天,我倒以为不然了,该是“金巧,钩惮,瓦殙”——投资市场上,“瓦注者”能巧?谁人会与“瓦注”博弈?

综合上述,我们要特别注意曾公的“成事思维”——内外观照而谋思——“浮情客气”不是察内?“外重内轻”不是观外?一体化之,则可成大事。

成事,首在“思维制胜”。


相关文章

  • 成事 | 凝思“瓦、钩、金”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 对于《曾文正公嘉言钞》中这一引用“庄子说”,我凝思了三日,并查阅了关于...

  • 七律.秋林读书遐想

    鸢飞林隙低枝掠,欲将金钩啄漏鱼。 中道樵夫行暂歇,钓翁彼岸篓还疏。 儒生注目翻经典,野老凝思忆当初。 天地物人相两...

  • 月亮有哪些别称?

    月亮的别称很多。 银钩,玉钩,琼钩,玉帘钩(初月如钩) 玉弓,弓月,明弓(弦月如弓)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

  • 圣诞节要穿丑毛衣、喝生鸡蛋?论这些你不知道的圣诞传统

    来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圣诞传统吧 【乐尚微信ID:chicvancouver】金钩败儿,金钩败儿, 金钩败铃儿响叮当...

  • 回环诗 新韵 秋菊 庆梅 戊戌年秋

    满目秋光剪彩绸, 彩绸剪就俏金钩。 金钩俏丽妆琼叶, 琼叶芬芳满目秋。

  • 菊花带金钩

    秋, 满目春色土里收。 菊花黄, 朵朵带金钩。

  • 金钩钓月

    布钩一月芽 钓取金月圆 哈哈嘿逗子营 若折蟾宫桂 定教人间香 张琦峰 注 感谢哈哈...

  • 金钩葱油拌面

    逛超市偶遇诱人的小香葱,忍不住买回家。经过请教,竟做出了超级美味的葱油拌面。 1.香葱洗净,切成3厘米左右的...

  • 金钩峨眉月

    陈家良,是Q君偶尔在QQ里聊上的,诺大的网络汪洋,陈家良入了Q君的海。 陈家良具体做什么工作,Q君猜测,好像,似乎...

  • 倒挂金钩

    今天晚上又要写简书了,写什么好呢?我一点也想不起来,这时我看到了墙上的单杠,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现在,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凝思“瓦、钩、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lf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