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164032/7e15b0514cf0078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4032/54d4666660943fd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4032/85fa96df119396cd.jpg)
前言: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发小李峰同学,那天他送来了音乐会的贵宾席。我们几个发小借此相聚在保利大剧院,欣赏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管弦盛宴。
秋夜静谧湛蓝,我们漫步在远香湖,保利大剧院金碧辉煌,远远望去玲珑剔透,似乎是一座华美的水晶宫。我们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不时发出朗朗的笑声,仿佛又回到了十二岁初识的那个九月。
今夜注定是无眠与神奇的,我们要欣赏英国BBC管弦乐团音乐会。这美妙的弦之上跳跃的音符,将带着我们飞去那片美丽广袤的土地,英格兰苏格兰,梦中的绿土地。
BBC音乐会管弦乐团历史悠久,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旗下的五支交响乐团之一,擅长演奏传统的古典音乐,轻音乐、通俗管弦乐、电影配乐等不同风格的音乐,是一支极富艺术创造力的交响乐团。也是享誉世界的伦敦逍遥音乐节主力乐团之一。
弦乐是长翅膀的天使,剧院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置身于其中,高雅靓丽,绅士淑女,彬彬有礼。这样的氛围话语成了多余,连窃窃私语也显得不礼貌。穿着得体的人们静静地等待天使的降临。
悠扬的乐声在空旷的剧院穹顶飘逸回荡,随着乐曲,我们沉浸在芬芳的幻想中。英国的田园生活跃然弦上,跳舞的小伙和姑娘,英格兰曲奇甜品篝火。小伙的苏格兰方格裙,有时肩上还斜披一条花格呢毯,就如华莱士那样的英武。
海风阵阵欢浪声声,杜鹃在春天的枝头鸣唱。我们在树林的吊椅上摇晃,指缝间斑驳的光阴在英格兰人的浪漫中慢慢流过。
那些唯美的油画般的乡村,树木郁郁葱葱,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的野花风中摇曳。蓝天白云之间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林间撒落的村庄珍珠般绽放在绿丛中。一泓清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跳过了山岗,流过了草原,一路叮咚唱着歌来到村头,扎着头巾的姑娘在溪边浣纱。多么令人陶醉的生活呀!
对于英国乡村的印象,最初来自于哈代的小说《苔丝》。那绿茵中的雏菊,那群山环抱中的黑原谷,绵亘起伏的丘陵,肥沃的绿意葱茏的田野,草木从不枯黄,泉水从不干涸。
远处的天际是深重浓郁的紫蓝。五月节喜庆的舞会,欢快的男人与女人,亮晶晶的双眸,闪动的舞裙。这就是美丽纯洁的苔丝姑娘的故乡。而今,我在英国人的弦乐中全部听到了,看到了。
《英格兰舞曲》曲风流畅、色彩绚丽。沐浴在弦乐中,我们仿佛在微风的轻抚之中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云雀从头顶飞过,歌唱舞动的金秋。
《绿袖子主题幻想曲》那柔和的竖琴,轻缓的长笛,温和亲切的小提琴中提琴,拉长了宁静的气氛,令人浮想联翩。那些许忧郁的色彩不时在弦乐中起伏弥漫,仿佛“绿袖子”渐渐消失于云端。在听得见心跳的宁静中音乐徐徐飘远,而我们还在久久回味。
《孟春初闻杜鹃啼》那松弛纯净极具穿透力的双簧管吹奏出了春日无限的感慨,单簧管模仿的杜鹃啼鸣惟妙惟肖。杜鹃声声催人归,分明是曲作者戴留斯温柔的思乡之情。
还有选自《春天组曲》的《正午之歌》、《黄昏之歌》,悠扬的小提琴深情演奏,那一串串灵动美妙的音符轻轻滑过人们的心田,令人想起了飞逝的时光,和时光里的父母、爱人、孩子……
法林顿《海之歌小夜曲》,以及他编配的埃尔加作品《威风凛凛进行曲》。当听到熟悉的进行曲旋律,人们的心开始激动起来,因为那是2011年威廉王子的那场举世瞩目的皇室婚礼上演奏的。
下半场,这美轮美奂的弦之上的英伦风,加进了中国元素,才貌俱全的王贝贝,一个被谭盾称为音乐妖怪的女孩。中国文化部“东方之声”对外推荐的50名音乐家之一,英国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最年轻的讲师。
她赤着脚,披着长发,裙摆飘逸,出尘如仙。打击乐丰富的声响通过她的纤纤玉手散发出。她灵巧地变换各种乐器,定音鼓的狂躁、马琳巴的悲欢,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从使用鼓槌到只有手指手掌的轻扣轮弹,铿锵有力的鼓声随着她的玉手猛烈撞击,气势磅礴地回荡在鸦雀无声的大厅,直抵人心、震撼无比。
她主要演奏的是谭盾的打击乐协奏曲《大自然的眼泪》,以及青年作曲家张梦的《皓曜》。
相比之下,我可能更喜欢那些英伦风的管弦乐,它使我闻到了英式下午茶淡淡的香茗,草莓蛋糕的奶油味。柔曼的藤萝架下,鲜花怒放,慵懒闲散地翻阅《苔丝》。
突然想起一句话: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心灵的一种忙里偷闲,是心灵的瑜伽。因为如此宁静的风景还需宁静的人去欣赏。
齐悦社群季度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