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中国传统文化读书
【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作者: 青木诗织 | 来源:发表于2022-04-03 22:46 被阅读0次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修身课》

【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心性工夫: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哲学的心性论为基础的修心养性的道德实践。

中国文化,重视工夫。中国文化真正的工夫,是“心性工夫”,是心性修养的道德实践,是人性和心灵的修炼。心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儒道释法四家,都关心心性,区别在于,儒道释三家是指向心性,关心的是心灵的建设;法家是基于心性,关心的是心灵的控制利用。

下面,我们将讨论心性工夫在道家、佛家、儒家、理学、心学方面的体现。

首先说道家。这一子目题为“心斋坐忘、修心炼性的道家工夫”。老子没有直接谈心性,但《老子》全书讨论的都是人类心性的异化问题,强调的是人类心性的复归,要求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庄子则直接讨论心性,他炼心的工夫,便是“心斋”和“坐忘”。这种工夫,实际还是源于老子。《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就是说,须经过澄心凝神的修养过程,才能“归根复命”,亦即“复性”。

再说“戒定生慧、明心见性的佛家工夫”。要修行成佛,自然少不了心性的工夫(即修行法门),其基本的工夫就是“戒”“定”“慧”三项修炼。佛学尤其是禅宗的本质,是以“心性”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精神超越的心性学说,是一种努力提升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接着说“尽心知性、存心养性的先秦儒家工夫”。说心性工夫,主要说的就是儒家。儒家的工夫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孔门的心性工夫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四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门修德的入门工夫,不玄妙,不空虚,实实在在。二是自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自省是否做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是广泛学习、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四是“坚守”。“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在艰苦中守持自己的立场,不改自己的追求,这就是孔子工夫的高境界。

然后说“静敬涵养、格物致知的理学工夫”。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认为道德本心、本性不能开出道德良知,必须透过格物穷理的工夫,待道德之理清楚之后,方能依此实践。因此他特别强调格物致知,格物穷理,非常重视“今日格一物,明日歌异物”这样的磨练工夫。

最后说“尊德涤非、意静敬事的心学工夫”。陆九渊和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涤非”,就是格除内心的污物,于是他们更关注“尊德性”。对于“致良知”一方面,王阳明吸收了宋明道学的成果,既强调“心上工夫”,又肯定“事上工夫”,具体表现为五种工夫:立志、立诚、敬畏、静坐澄心、事上磨炼。阳明后学将王阳明的五种工夫发展为四功,即“意功、静功、敬功、事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佛道的心性之学,还是原始儒学的心性之学,或者后来理学、心学的心性之学,都难免流于空虚,难免逐渐演变成奢谈心性的空疏之学。我们要继承中国文学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新时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2022年4月3日

相关文章

  • 【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修身课》 【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

  • 追求卓越,成功自来

    Pursu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女排精神,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 随想(三)

    《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放下自我》,追求精神成长,其实就是追求身体、心灵和灵魂的统一。 本书最后一...

  • 苏溪笔迹_2018年11月17日_ 对卓越的追求...

    对卓越的追求, 对不断自我超越的追求, 可能本身就是一种固执。 笔记创作:心灵使者 苏溪 ©严正法律声明 本文版权...

  • 2017-10-26

    建设自我,追求无我

  • 关于禅宗(四)

    禅学精神 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

  • 超越自己

    对于一个真正的强者来说,生存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竞争中超越自己。 超越自我不是填满空虚心灵的精神安慰,它是要你拿出你的...

  • 本我 自我 超我

    精神分析的结构观点理论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人格结构部...

  • 禅意浅谈:

    禅的精神。禅讲究的是领悟和静修,是放弃和舍得,是超越自我超越物欲的追求。看淡人世间的荣辱沉浮。 禅意遵循天地间自然...

  • 锻炼身体是一种精神追求

    把锻炼身体当成精神追求,这就提升了锻炼身体的动机,超越了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有了自我实现的意蕴。这样一来,锻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ta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