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不一样的定境,不一样的心境。华严有八会都是定中境,了解到三昧是什么,就知道他的心境在哪里。
如第四会夜摩天宫是菩萨善思维三昧,表示十住心境就在善思维这个地方,应该来讲善思维是在十住品里面比较恰当,可是十住品是无量方便三昧,因为住是解、求解的意思,解要无量方便。
平常人常讲“”不是说嘛,不是说嘛?“这个叫做中心价值观在干扰着你,”不过,但是,还有,可是“”等等很多很多的那个,都是杂讯,不起作用。十住无量方便,不能够有意识流、意识形态,不能够有概念包,不能够有中心价值观,要回到净识来,才能够修智慧。
十住就是十解,解就是智慧,要先了解,要先知道,这是法身的知,不是大脑的知。
十行要行,行就要善思维,善思维就是思维模式要正确,行才能够建立,思维模式不正确,那个行根本就不对,所以为什么有邪定聚,因为不善思维。
所以要多接触众生,多接触众生不是在那边瞎跩,在那边现,自己很厉害,就弄错了,那叫做不善思维,在堕落。跟众生相处是要观察众生的心性,自己要去调整,从自利自修的立场,自己要去调整。
比如他有这样想法,“对对对”,哎,我为什么说对,因为我跟他一样;他这样讲,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我讨厌他的讲法,那就知道自己的分别心是怎么起作用,自己的好恶心是怎么起作用的,把好恶心要除掉,除掉,一直除掉,一直除掉,才会回到净识这个地方。
假如分别心好恶心不能除掉,根本进不到净识的领域,修行不可能!根本就忙修瞎练乱来。喜欢一张嘴巴一直跟人家讲东讲西,讲的好像都是法,那都是我执作用,我执情执作用,喜欢什么,讲什么。都是人家讲你喜欢听的,一讲到你不喜欢听的,就讨厌人家,那怎么是修行呢?要留意。
从修养上来讲,人家讲到你不喜欢,会讲到你的缺点,一个有修养的人是沉静下来,不讲话,不做响应;讲到你喜欢的,讲到你优点了,或者赞美你,你也是内有喜色而不表现,这个叫做修养好。但是你内心还是有分别,喜好的东西呀,但是你不能表现出来,这个叫修养,你要留意到。
人就是这样子,爱面子,爱人捧,自尊心再不能放下来,不能面对他,没有办法修!要留意到。口无遮拦,喜怒行于色,那根本一点修养都没有,还一张嘴巴在那边逞能,那不是堕落吗。所以要记得,口业是堕落的根本,因为已经表现出来内心的状况就很清楚了,然后人家讲还不听,那不是死定了。这个都要留意到,这是第一个讲修养跟没修养。
然后从修养到修行,不但行不表达出来,身口意不能表达出来,而且内心里的感受,那个差别也要化解掉。这个化解不是嘴巴讲的,是内心到底有没有那个好恶区别的那种状态,有,自己马上要检讨忏悔了,要留意到这里,修行就要在这里了!(海云导师讲十行,圆明提纲撮要Ⅲ1-5)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