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阅大清朝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康乾盛世,三位明君继往开来创造的盛世地位,有史学家发表结论,实际上从三帝乾隆就种下了国运衰败因果,乾隆老皇帝依依不舍地离去,几十岁高龄还在宠幸着十几岁的嫔妃,也是这样一位老皇帝让康乾盛世逐渐走向衰败,病故第一件事,嘉庆皇帝迫不及待打开和珅这座“宝库”,乾隆在世一日就不会有人动和珅,因为他的位置权倾朝野,除非总裁决定处理他。最后赏他一条白绫,留得全尸,也是比较有尊严的死法。
相传和珅富可敌国,打造府邸也相当奢华,有专门的藏宝楼,和珅的负面信息因为“王刚”老师的幽默可爱充满狡黠智慧的面孔所熟知,但历史上和珅却是极其有能力的高人,不仅可以左右皇帝的思维,还可以帮助乾隆处理好国家政务,他的崛起仿佛与整个大清国的国力相符,所谓的富可敌国,指的是当时满族皇室及国库的充盈,而乾隆老皇帝被和珅的投其所好吸引,可以震荡朝野,随着乾隆效仿他的爷爷康熙老皇帝,千叟宴照旧办得风风光光,各国国使也前来拜望。其实乾隆老皇帝比谁都清楚,国运呈现下滑的趋势,对嘉庆的希望却非常大,他的本意是希望和珅老死,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将他送往大牢,这也是嘉庆为之自豪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败笔,随着和珅的倒台,大清国的国运也随之震荡,留下了衰败和屈辱的祸根。
我们所熟悉的满清历史不一定会有多全面,因为也大都是踹想和通过资料获得。真正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和珅府后来的壮丽,和珅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死去会让整个国家动荡和种下衰败的祸根,也不想不到他的府邸同样会被修缮继续创造着价值,比他生前同样辉煌,然而这一切和珅老爷子都没想到,他服务了一生的大清国,临了被三世新君抄家,治罪,这也是嘉庆弟的败笔,就像“削三番”一样,孝庄太后是想通过吴三桂的老死掉而实现削番的目的。但是他的孙子康熙玄烨并没有按照她的懿旨行事,同样创造了不朽功绩,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