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3月
11年的3月,到泰安参加过一个会议,待了2天。
会议日程挺紧,时间太短,没爬泰山,饭前饭后,附近转转。
发现住的地方离山农不远,按照养成的习惯,第二天早饭前,去了一趟。
和背着书包,啃着面包,匆匆走过的学生擦肩,感觉好像有又回到了简单活力的当年,很享受的感觉。
时间不够充分,来去匆匆,只拍得几张照片,算是到此一游,没有太多的印象。
前段时间,网上盛传山东要组建第一工业大学、第一医科大学、第一农业大学的消息,感到有些好玩。
第一工大、第一医大或许为了避讳山工、山医,第一农大似乎断无必要,继续叫山东农大就挺响。
当年,山东大地,除了山大等上属学校外,山工、山师、山农、山医基本可以代表山东的高教水平(山医也是上属学校);后来,山工、山医销号,有些年轻高校持区位、专业、拨款渠道等各种优势,后来居上,但山师、山农两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在省内高校中的地位依然坚挺,发展态势不错。
只是当年报考大学时,很多同学都不考虑山农、山师。
教师自不必说;至于山农,读初中时,很多同学考不上学回家种地,都说自己考上了农业大学,农业大学成了“修理地球”的代名词;读高中后才知道,还真有农业大学。
班里有些同学坚决不考农业大学,除了好说不好听的原因,还源自一消息灵通人士,说农业大学毕业,一律回农村当公社书记,发展前途不大。
三十多年过去了,全班同学,当到公社书记这个级别的也不是太多,更不用说重权在握的乡镇书记;一窝蜂读工科的同学,工厂破产,下岗再就业,颠沛流离的倒不少;当然,破产后自己当老板发大财的也有,不多。
相比之下,几个到山师、山农的同学,现在活得似乎更滋润。
少不经事,人这一辈子,说不明白的事,忒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