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读书
尘世夫妻,情深莫过于此——读《浮生六记》有感

尘世夫妻,情深莫过于此——读《浮生六记》有感

作者: 晴天不会下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6:18 被阅读1次

尘世夫妻,情深莫过于此

——读《浮生六记》有感

有人说,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爱情;也有人说,沈复娶了天下第一可爱女人;但我却觉得,他们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不圆满,而正因为这种不圆满,所以情深至斯,令人无限唏嘘。

初读《浮生六记》,便被其中的闲情逸趣吸引,继而又被陈芸的性格吸引,最终沉浸在沈复陈芸二者的爱情中无法自拔,他们的爱情,或许不是最完美的爱情,却一定是最好的爱情,因为沈复终究是想了念了芸娘一辈子,而芸娘也用自己的一生给了沈复人间最美的爱情。

芸娘是沈复舅舅的女儿,二人自幼相识,青梅竹马。之后喜结连理,日子更是蜜里调油。结为夫妇,却更像知己,谈古论今,赏花品酒。而之后芸娘女扮男装,随夫游玩,情同意合更是志同道合。即便最后遭遇非难,仍如当初,真心不悔,直至相伴一生。

读完他们的一生,我一直在想爱情到底是什么?沈复陈芸,用一生的相知相爱相敬相亲诠释了真正的爱情。在平安喜乐的平常日子里,爱情是锦上添花,是闲情意趣,是琴曲书画诗酒花,让日子更加温馨美好;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爱情是戟,是剑,是盾牌,是相濡以沫,是生死相依,为着生活继续点燃希望。

忽然想起了他们的结缘。“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十三岁的沈复认定了大他十月的陈芸。而少时陈芸“藏粥待君”的一饭之恩让沈复追忆了一生。原来爱情是这般简单,在一句坚定的我要娶她中,在一碗情深的粥饭中。

至于成亲那晚“不知东方已既白”的缠绵缱绻已是夫妻之缘已结。他为她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妻”作为彼此书信往来的凭证,她为他绣尽布衣备好粥食给他一个温暖的小家;他为她被亲人疏远,她为他吃斋数年求平安。他们为彼此不计回报地付出着,他们也收获着彼此最真挚的感情。他们用深爱收获深情,用情深走过岁月漫漫。情深至斯,让人不胜唏嘘。

再读《浮生六记》,却读出了一丝无奈。哪个女人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可是陈芸这个女人,却亲自将丫鬟推往丈夫怀中,笑道“请君摸索畅怀”,便悄然退下,我却看到了她笑意背后的无奈与眼眸中的凄凉。在读到她与妓女憨园结拜,为给丈夫纳妾奔波劳累,事情未成却郁结成疾,最终香消玉殒竟也有此原因,我却看到了她的万般无奈与不甘心。

其实我初读时候是不能理解的,因为这不是明显脑子有病吗?谁愿意与旁人分享爱情?谁愿意让生生世世一双人的爱情被他人插足?可是一想到芸娘所处的历史时代,我虽无比心酸却能理解了,清朝,在那个时代,芸娘纵使才识过人,超越了当时的大多人,却终究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礼节束缚,女子地位低下,而她既不得公婆喜爱,夫君又未曾纳妾,世俗的眼光,众人的舆论,这是将她推入“妒妇”的行列呀。但,即便时代待女子如此刻薄无情,我想这仍然不是根本原因。她的不自信,她无奈的为夫纳妾之举,沈复又何尝没有过错呢?

倘若真的爱她入骨,又怎么忍心让她担惊受怕。她怕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但,沈复爱得又岂止是这美丽的皮囊?可,沈复从未说过。一个从来不问,一个从来不说,芸娘又怎能安心?芸娘为夫君赠美人、纳妾是无奈之举,但沈复的欣乐意接受却是心甘情愿呐。而才是最伤人心的,她爱他入骨,想要生生世世为夫妻,他爱她却只限于这浮生,夹杂着那么多的不纯粹。这份爱,终究还是不平等。

但我仍旧羡慕他们的爱情,因为沈复终究还是因为芸娘而遭受家人冷遇,却不曾想过休妻再娶妻;纵使他多次招妓,却也只因为那一丝与他发妻芸娘的相似。我们大多是是尘世庸庸碌碌的平凡人,我们有私心,有人恶意,也有那么多的猜忌犹疑;我们会不甘心,会失望,会喜新厌旧,会因为激情的丧失而背叛。所以能坚持下来的感情,是如此的难能可贵,所以不管这段感情曾经有过怎样的曾经,都是最好的。而这般至死仍深爱,仍思念,仍在乎,仍不舍的感情怎能不让人向往。

毕竟,相爱容易相守难。

毕竟,贫贱夫妻百事衰。

但他们,走过了岁月的残酷洗礼,走过了茶米油盐的贫贱生活,给我们表达了爱情最好的模样。

第三次读《浮生六记》,却还是参不透生离死别,看不透人间情爱,芸娘离世,夫妻从此阴阳相隔的那一节,竟让我肝肠寸断,泪流满面。

“妾若稍有生机—线,断不敢惊君听闻。今冥路已近,苟再不言,言无日矣。君之不得亲心,流离颠沛,皆由妾故,妾死则亲心自可挽回,君亦可免牵挂。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如无力携妾骸骨归,不妨暂居于此,待君将来可耳。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抚我遗子,妾亦瞑目矣。”

她至死还是想着夫君的前路,希望他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哪怕他新人在侧,她也不忍他孤单。哪怕她尸骨未寒,她也想要他安好。而眼前这个男子的幸福,是她一生所希求的。芸娘一生爱的牵挂的都是眼前这个人,所以就算死前最后,她想的,还是他。君安否?衣暖否?食可口否?

忽然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首小词。——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年年常相见。

夫妻皆安好,相守才可能。但阿芸终究等不到了。

“芸乃执余手而更欲有言,仅断续叠言"来世"二宇,忽发喘口噤,两目瞪视,千呼万唤已不能言。痛泪两行,涔涔流溢.既而喘沥微,泪渐干,一灵缥缈,竟尔长逝!”

她想要的和他生生世世做夫妻,她想要的和他白首偕老,今生既然未能如愿,那来世一定要补上。

沈复每每忆起芸娘,总是慨叹,奉劝天下夫妻千万不要过多恩爱,不然若是一方离世,另一方该如何度日!不禁想起了仓央嘉措的《十诫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想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想念;第三……第四……一直到第十,句句教人如何不爱,但最后“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却道出爱情的无可奈何与无法自拔,这与沈复的心情又是何曾相似!

而我每每读到此处,总是心痛难耐,为何才人与才妇终究不能一起,难道真的是因为“为造物所忌,非寡即夭”?难道就不能让恩爱夫妻白首到老吗?为何天地如此不公,竟容不下情深至斯的夫妻二人?

时隔又一年,我也已经历经一段荒唐潦草却也欢喜热烈的感情,当那场不堪回首渐渐淡去直至可以平静以待,当故事中的彼此渐渐远去直至形同陌路,我越发感动于沈复陈芸的爱情。于是,我再一次拿起了《浮生六记》,在成文前最后一次读他们的爱情。

这一次,也已经尝过人间情爱,也经过感情由浓变淡,亦经过背叛与原谅,到如今的释怀。经历过了,便也有了故事中人的些许感受。我依旧相信爱情,我仍然向往爱情,我也始终坚信沈复与陈芸的爱情是世间最好的爱情。但是,我对当年介怀的事情也已经释怀,对芸娘的离世已经看得开了,或者说看得更远了。

芸娘的死固然是悲剧,但又何尝不是成全了这段爱情的最好状态?她心心念念想要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终于在她死去得以实现。因为,沈复,这辈子,只娶了一个芸娘,也只爱了一个芸娘。如果说,她的离开成全了这段爱情的圆满,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也不算绝对的悲剧了

毕竟,这活着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拥有过最好的爱情,也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爱情;毕竟,这活着的大多数人,从来不知道珍惜,直到失去才会追悔莫及,人死才知人可贵啊。

而在真正的爱情中,无论是爱的那个人,还是被爱的那个人,都是最幸福的人。而沈复与陈芸,都获得了这尘世的幸福。

我们或许会犯错,会背叛;但我们也能坚持,能为彼此努力。忠贞其实是一种选择,而爱情的模样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你种下了什么样的因,就会结成什么样的缘分,也会收获什么样的果。而沈复与陈芸,以诚相待,相濡以沫,最终换得不离不弃,最美爱情。

在这段爱情里,一个给了一个相守相依,一个还了一个不离不弃。

她终究是爱了他一辈子,他也终究是念了她一辈子。

世间夫妻,情深至斯,哪怕没有来世,我想他们也收获了最好的爱情。

而我们呢?这尘世忙忙碌碌的大众,该用怎样的方式去诠释爱情?当金钱名利与感情纠缠,试问我们每一个人,这样的爱情还会纯粹吗?还是我们想要的爱情吗?沈复与陈芸用一生给后人上了一堂感情课,在这场课中,你又懂得了什么?

相关文章

  • 尘世夫妻,情深莫过于此——读《浮生六记》有感

    尘世夫妻,情深莫过于此 ——读《浮生六记》有感 有人说,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爱情;也有人说,沈复娶了天下第一可爱女人;...

  • 浮生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淡淡书痕,浓浓蕴墨,如画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浅浅...

  • 2020年1月12日《老张偷偷收藏的偏古风文艺句》

    老张收藏的这些句子,可以说百读不厌,越读越有感! 1.尘世是非,躲不开人间风月;人间风月,躲不开情深意长。 ——《...

  • 浮生若梦 伉俪情深

    今读《浮生六记》,于文喜而喜之,于文忧而忧之。喜者,天下之伉俪情深如此;忧之,良善浅世夫妻被欺如此。读毕,于查于网...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我一直觉自己与《浮生六记》有隐隐的气息上的...

  • 浮生若梦,把酒言欢

    凄凄惨惨戚戚,人生几何,喜怒哀乐,浮梦一场。 ——读《浮生六记》有感...

  • 母爱之舟

    读《慈母情深》有感。 慈母情深一文的作者是梁晓声,慈母情深,它是一本小说,是一本让人落泪的小说! ...

  • 浮生六记,皆若梦

    读《浮生六记》,良多感慨,不知如何说出口。 开篇,读《闺房记乐》之时,心犹轻快。其夫妻恩爱,趣事颇多,生活似乎也惬...

  • 《傅雷家书》读后感【1】

    舐犊深情,教子情深 ――读《傅雷家书》有感 文/莫雯 视其色如...

  • 浮生若梦,为何几欢

    读了沈复的《浮生六记》,颇觉轻快活泼,尤其是“闺房记乐”中,作者与芸娘的相处之道,夫妻情深,让人只觉轻灵可爱。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尘世夫妻,情深莫过于此——读《浮生六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edpqtx.html